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地师 > 分节阅读 189

分节阅读 1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想查处当地官吏、豪强勾结的事情,没有百姓的支持是万万难以做到的。

苏昊在勘舆营中倡导官兵平等的思想,队伍的作风是非常过硬的,这就使得他敢于大胆地把勘舆营化整为零,分散到汝宁各州县的农村去了解情况。仅仅一顿饭的工夫,整个马桥村的百姓就接受了这支队伍,尽管队伍里的那些大兵说话的口音是如此陌生,却也并不妨碍村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老莫啊,你家这眼土灶,打得太差了,要不要叫我这位尹兄弟给你改改”

吃过午饭,众人围坐在桌边聊天消食,廖一明指着莫三家的灶间,对莫三说道。

“尹老弟会打灶”莫三奇怪地看着尹国贤问道,经过一顿饭的时间,莫三现在已经能够很自如地以老弟来称呼这些士兵们了。其实士兵大多也都是农民出身,只是身上多穿了一件军服而已,如果不是自己刻意要装出一副嘴脸去欺压百姓,那么与寻常人又有何不同呢

尹国贤道:“正是。小弟当兵之前,是做泥瓦匠的。不过。这打灶的手艺,却是蒙我家守备所授。在我们老家淮安,现在家家户户都用的是我家守备发明的灶,这个灶是以我们淮安知府的姓氏命名的,叫作韩氏灶。”

“你家守备怎么还会打灶啊”听到尹国贤的解释,莫三更纳闷了,守备这么大的官,不是应当成天游手好闲的吗。怎么还会发明什么灶

尹国贤自豪地说道:“我家守备,那可是有通天彻地之能,连皇上都知道他的名字。对了,他还见过皇上呢。他发明的这个韩氏灶,比寻常人家的灶能够省一半的柴草,如果和你老莫家的灶相比,能省出七成的柴草呢。”

“果真如此”莫三瞪圆了眼睛。守备大人有没有见过皇上,这与他没什么关系,他更关心的是尹国贤说的省柴灶问题,“若能省出七成柴草,那我家一年下来,光柴草也能省出几百文啊。”

山里人家的柴草不用花钱买。但同样需要花力气去山里砍。如果能够省下这些柴草来,挑到集上去卖,那就能够变成现钱。莫三没什么文化,但在这种问题上,他的计算是极其精明的。

“闲话少说。老莫,趁着现在吃过饭没事。我就给你改改这个灶。”

尹国贤说着就站起身,挽起袖子往灶间走。莫三装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象征性地拦了一下,也就随着尹国贤一起去了。

苏昊利用后世知识所设计的省柴灶,经过在丰城的推广之后,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韩文从丰城调到淮安去当知府,捎带着把省柴灶的经验也带过去了,在淮安全境推广,将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要推广省柴灶,韩文当然要借助苏昊的力量,而苏昊则是把技术传授给勘舆营的官兵,然后让他们再去传授给当地的泥瓦匠们。因为这个缘故,勘舆营官兵或多或少都懂一点省柴灶的建造方法,这么一项技术在农村无疑是能够得到极大欢迎的。

农村里面,各家各户的事情毫无秘密可言。尹国贤给莫三家改造省柴灶,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全村。莫三家小小的灶间成了一个展馆,村里的男男女女轮番过来参观,一边看一边评论。不久,又有其他人家也传出消息,说住在家里的官兵也在帮他们家改造炉灶。一时间,全村都闹腾起来了,有一路小跑去村外挖黄泥的,有忙着去集上找铁匠打炉篦子的,也有东家走走、西家串串看热闹的。

“这些官兵到底是想干什么呀”乡老莫正相、莫正元凑在一处嘀咕道。

“听里长说,他们是什么勘舆营的。”

“勘舆那不是道士做的事情吗”

“不是道士那种勘舆,他们说他们是画地图的。”

“画地图的这和打灶有什么关系”

“圣人说,事有反常必为妖,我看其中必定有诈。”

“圣人说过这话”

“”

这样的讨论当然是没什么结果的,事实上,同样的疑惑也在汝宁府无数个乡村的士绅们心中盘旋着,但他们根本无法猜出这其中的玄机。有些豪强也听说了这样的消息,他们同时还知道这支名叫勘舆营的队伍是跟着那个朝廷派来查案的苏学士一起来的。但他们的脑子无法把查案与改造省柴灶这样的事情联系起来,最后就只能把这些都当成苏昊的一种亲民秀了。

这个年轻的学士,估计就是靠这样一些鸡鸣狗盗的手段爬上高位的吧至于说要查什么豪强侵占土地案,呸

地主和官吏们都这样轻蔑地想道。

第287章汝宁科学院

“苏学士,吴先生,你们看这个科学院就建在此处如何”

这是在汝宁城外的一处农庄,崇王世子朱常津兴致勃勃地指点着庄子上的房舍,对跟在他身边的苏昊以及老学究吴之诚说道。几名随从都被朱常津赶得远远的,因为朱常津嫌他们太没有眼色,会影响他与苏昊、吴之诚之间的谈话。

吴之诚是苏昊推荐给朱常津的,朱常津带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差人专程前往江西丰城给吴之诚下聘书,请他到崇王府来当幕僚。吴之诚起初对于这个邀请很不以为然,如其他读书人一样,他对于这些藩王是非常不屑的,更不觉得这些人会有什么真正的求贤之心。

不过,朱常津派去的下人同时还带去了苏昊写给吴之诚的信,信中对于朱常津的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说明朱常津此次聘请吴之诚,是出于探寻格物之道的想法,这与吴之诚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是非常吻合的。吴之诚读过这封信之后,改变了初衷,带着自己的几大箱子书,千里迢迢地来到了汝宁。

朱常津在自己院子的客厅里召见了吴之诚,二人不知谈了些什么,到吴之诚出来的时候,朱常津竟然亲自送到了门口,这可是从来没有人享受过的礼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