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地师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再打一个井,一般也是能够出水的。但这样多打一口井并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同一个范围内的地下水是有限的,多打了一个井,其结果就是两个井的出水量相当于从前一个井。

李兴大摇其头:“不是不是,郑典吏岂敢这样欺骗知县大人。今天打的这口井,距昨天那口井有3里路远,一个时辰出水250担。”

“还真让郑春说准了”韩文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他突然一拍桌案,大声喝道:“大胆李兴,你竟敢花言巧语,哄骗本县”

李兴被韩文这一嗓子给吓住了,好半天没反应过来,不知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惹得知县如此恼火。他连连磕头道:“知县大人,小人所言,句句是实啊”

韩文道:“你从实说来,郑春是如何找到这些井位的”

“这个”李兴语塞了。以郑春的意思,是不想过多地提及苏昊这个人在打井中的作用,这样郑春的功劳就显得突出了。反之,如果苏昊的事情被韩文知道了,那么郑春的成绩就体现不出来了。

然而,韩文哪里是那样好骗的,郑春此前一口气打了15口废井,突然之间就人品爆发,能够接连打出好井,这背后肯定有其他的原因。郑春在打井之前就敢声称打出来的必然是好井,这说明郑春找到了一个有本事的风水师,对于这样的事情,韩文岂能不问个水落石出。

“知县大人恕罪,我们的确是找到了一个人,这两口井,都是他给选的井位,果然是一打就出水。”李兴一害怕,赶紧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嗯,这还差不多,你们从哪找的风水师,竟有如此才能,本县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韩文的脸色和缓了一些,问道。

李兴道:“回知县大人问,这个人不是个风水师,他是龙口村的一个秀才。”

“秀才”韩文有些意外,“秀才怎么还懂得打井的事情”

“知县大人,你可不知道,这个秀才能耐大得很呢。”既然已经把秘密说开了,李兴也就不再遮掩了,他眉飞色舞地对韩文说道:“这个秀才,年方17岁,看着瘦瘦弱弱,风一吹就会倒的样子。可是他只看了一眼,就说我们选的井位不对,肯定打不出水。我们郑典吏对他说:那么秀才,你能指一个能打出水的井位吗你猜怎么”

“怎么”韩文也被李兴的叙述吸引了,情不自禁地问道。

李兴道:“这秀才摇了摇羽毛扇,掐指一算,然后指着东南方向,说道:由此方向,700步打一井,60尺深,每时辰可出水400担结果,打井的匠人堪堪打到60尺处,就出水了,而且正好是每时辰400担。”

“竟有这样的事情”韩文这回是真的震惊了,“这秀才姓字名谁你说他才17岁,那应当就是这一两年参加童子试考中的秀才啊,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秀才名叫苏昊,是去年才中的秀才。”李兴答道。

“苏昊”韩文拼命地回忆着,但死活也想不起来有这样一个人。每年在县里参加考试的学生不少,不过,如果真是有点水平的学生,韩文应当是有些印象的。

闻讯而来的方孟缙站在一旁悠悠地说道:“大人,这个苏昊我有点印象,他的文章倒是写得四平八稳,但其中毫无灵气,并不像是有大才干之人。”

“可是,就这样一个人,不但能够选到合适的井位,居然还能估出水量。方先生,你可曾听说过有谁有这样的能力”韩文问道。

“闻所未闻。”方孟缙摇头道,“这地下之事,变化多端,谁能洞察我想,这秀才可能也只是放出豪言,哗众取宠而已。”

“知县大人,师爷,这苏昊可绝对不是瞎说啊”李兴跪在下面争辩道:“昨天那口井,他说一个时辰出水400担,村里的百姓拿桶提水试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出的水也就是400担左右。今天这口井,他事先就说了,每时辰出水是200担至300担,结果打出来之后,果真是250担。我们那个风水先生陈观鱼都打算拜他为师了。”

“告诉郑春,把你们那个陈神棍赶走,折桂乡明明有水,他指了15个井位都打不出一滴水,这样的骗子,还留他作甚”韩文随口说道。

“是”李兴赶紧答应。

“这事竟然是真的”方孟缙看着韩文,“如果真有这样的奇人,光放到折桂乡使用,实在是可惜了。现在全县都在打井抗旱,打出废井甚多,浪费钱粮不说,耽误了农时,关碍可就大了。如果能得他指点一二,不说每口井都选对,哪怕两口井之中能有一口好井,也比现在要强得多了。”

“李兴,你马上赶回折桂乡,传那秀才苏昊到县衙回话。”韩文说着,便提起笔,准备写传唤人的信牌。所谓信牌,其实就是古代的介绍信,是在一张纸上写明具体事项,再用朱笔签押,盖上官印,这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大人不可。”方孟缙连忙制止韩文,说道:“这苏昊如果确有如此才能,则属圣贤之士,不可轻慢待之。”

“也对。”韩文也反应过来了,像这种有本事的人,是应当笼络过来的,如果发个信牌像抓罪犯一样拘传过来,未免太煞风景了。

“李兴,你去传我的话,就说本县请那秀才苏昊到县衙一叙,你说话的时候要客气一点,不可惊扰了那秀才,你可明白”韩文说道。

“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请那苏昊。”李兴大声地应道。

第011章知县召见

“知县召我去县衙”

苏昊两只手沾满了粘土和草木灰,脑门顶上沁着细细的汗珠,回过头看着站在他身后的郑春和李兴,平静地问道。

这两天时间,苏昊除了带郑春去勘定了几个新的井位之外,剩下的时间就在忙着帮村里其他的人家改造省柴灶。杨根娣心里想着不能耽误苏昊的学业,但乡邻们求到她的头上,她又实在是无法推辞,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骗自己说:这是最后一家了,下一家自己绝对不能答应。

在苏昊帮几家平时走动最多的邻居改造完省柴灶之后,里长苏仲亲自拎着一条腊肉上门来了。他先是海阔天空地和苏昊大谈了一通国际国内形势,探讨了一下古圣先贤的语录,然后才话归正题,原来他也是来求苏昊帮着家里改灶的。

以苏仲家的家境,倒也不会在乎一年多用多少柴草,但苏昊改造的省柴灶在村里已经逐渐被神化了,有些人没有去找苏昊帮忙,而是自己看着邻居家改好的灶,学着去改自家的灶,结果有其形而无其神,改过的灶虽然比传统的灶要好一点,但与苏昊亲手改的灶相比,还是差得很远。

于是,众人纷纷传说,苏昊改的灶所以好用,是因为经他手摸过的灶,沾了文曲星的福气,这福气不但能够让家里烧火的时候省柴,还能驱邪避晦,家里有发蒙的孩子的,能够受这福气保佑,未来中举人、中进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