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天书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坊里加工玉件的工人,有个别的居然连口罩都不带他摇了摇头,现在是赚钱了,可这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来的,这个帐过去不懂,难道现在也还不知道吗

老板娘所说的屋里也没好到哪儿去,除了一些常用的,其他的东西面上都落着一层或薄或厚的白灰。

“这屋里乱,没空收拾,大家将就一下吧。”

老板娘看了看地下摆着的一尊尊白玉观音,有点尴尬的说道。随后注意到吴迪正在打量那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雕像时,不由的笑道:

“现在机器越来越先进,再加上供货量太大,手工的已经渐渐的不吃香了。老板,我这儿不止是观音像,什么东西都能接,要不,我给你们拿两件样品出来看看”

老板娘客气了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生意上。

吴迪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阿富汗玉的一些小件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吸水、锁水、保湿的功能,长期与人体接触,就表现为很容易吸收人体的汗渍、油脂,而有益成分则被人体吸收。所以,阿富汗白玉与人体接触越久,玉越有油脂感,而人的皮肤也越光滑细腻。

另外,阿富汗白玉还具有光电效应,在摩擦、搓滚过程中,可以聚热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使人体产生谐振,促进各部位、各器官协调运转,从而达到稳定情绪,平衡生理机能的作用,起到保健强身的功效。白玉中的有益微量元素还可以改善皮肤的外观,均衡皮脂的分泌,有助于维持细胞适当水分,让皮肤看起来更滋润、更年轻

既然白玉有这种功效,如果两女不介意的话,买几件小东西回去把玩还是可以的。

老板娘进去拿东西了,吴迪的目光转回到地上的观音雕像,忽然神情一动,注意着脚下,艰难的伸手弯腰,拿起了一尊色如凝脂,精光内蕴,厚质温润的白玉观音。

老板娘拿出来的是一些阿富汗玉的挂件、手镯、按摩棒之类的小件,看到他拿着一尊观音像正在打量,就笑道:

“这类东西在粤省很受欢迎,那边的人都迷信,很多家都请的有。老板的店在哪里不妨拿两件回去试试,要是销不动,再拿回来就是。”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吴迪答了一声好,吩咐机器猫又从地上的观音像里拿出两件,笑道:

“一共带三个,试试也亏不了什么钱。”

“就是,这东西不值钱,批发一件才八百,卖的好的几十万都有人要你再看这白玉梳子,长期拿来梳头,头发会变的油光发亮,水润保湿,这可不是我胡说,很多书上都写着呢”

吴迪点了点头,亲自出手挑了几件,交给机器猫拿着,这东西,经常用着,即便是没什么明显的作用,也应该比不用强。

闻斓她们看不透吴迪的举动,但机器猫却知道其中一定有鬼,而且多半就在吴迪亲手拿起的那尊观音雕像上,所以装货的时候格外的多要了点黄裱纸,否则在这乡下的土路上奔波,万一蹭坏了可就麻烦了。

、第四百零四章 真假难辨

s:谢谢子伽、飞扬大大、万遍大大的打赏,谢谢飞扬大大、猪猪大大的月票马上还有一章,明天接着泡工地年底了,居然忙成这个样子,不过自觉状态恢复了,这几章比前几章写的要好些了

又多了一个箱子的商务车驶出村子,朝着不远处一个掩映在春天的嫩绿色中的村庄开了过去。

“这个村子里都是些翡翠饰品,不过不是本地加工的,是从平洲、揭阳那边进来的成品。在街上摆卖的时候一般都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再加上有些染了色的,看上去件件晶莹剔透,可漂亮了,其实那些料子很多连玉都称不上。”

客串导游的小汝有点看不起这个村子,哼,买成品,还不是被人吃的死死的,只能赚点辛苦钱就这样居然还敢不到姑奶奶家进货

听到小汝这么说,吴迪笑了笑,这样的不看也罢,一道成品过了无数人的手,是没什么漏可捡的。不过今天居然能够在一堆阿富汗玉里发现那么大一块羊脂白玉,还是让他很是吃惊。想必这些人是作假作久了,真货摆到了面前都不认识他哪里会想到这些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什么羊脂白玉,再加上又不防,怎么可能会认的出来

“这个村子主要做一些印章、玉石麻将、玛瑙围棋等东西,什么金沙石、虎睛石的都是些烂石头,或者是合成的东西,也没什么看头,不过旁边一个村子倒是可以参观参观,那才是真的手艺活。”

“哦,什么手艺”

“古董作假,这些人将一些东西埋到土里,或者用稀释的酸水腐蚀。反正怎么合适怎么来,弄出来的东西看着新不新旧不旧的,放到网上,居然还有不少老外要买,全是按美元计价村头那一家就是网购做发了,一把仿日本武士刀,成本几十块,卖上千美元,这才几年,身家已经过千万了。”

吴迪心中一动。制假,多半会有真品做模子,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用透视眼看到。不过,如果能通过小汝的关系,了解到一些制假的手法也不错这个一定要看看。

“别想,那都是各家的绝招,我都看不到呢这样吧,带你们去一家见识见识,他们还是我妈家的远房亲戚。我叫大舅爷的,听说一年只出手两次,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各大博物馆溜达,找原型。今天也不知道在不在。记住啊,进去不管看到什么,不管他们怎么说,反正只有一条。让我掏钱买东西,没门”

吴迪笑着点了点头,现在这些都已经半公开化了。反正别人也没说是真是假,一切都是你自己看。成交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再加上地方的保护伞,这一带居然就这么畸形的发展了起来。

老百姓的生活是好了,富裕了,可是精神文明却被败坏的一塌糊涂。不过,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现在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一切要向钱看,哪里还有什么净土可言

小汝的大舅爷不在家,接待他们的是他的儿子,小汝叫小舅的一名中年男子,听到吴迪他们是小汝带来看货的,也没什么怀疑,大大方方的拿出两件东西,笑道:

“这两件不是老爷子做的,是收上来的,真货。就是价格有点贵,你们先看看,看好了咱们再说。”

吴迪微笑着扫了一眼,眉头一皱,表情凝重的率先拿起了那件看着和现代工艺品差不多新旧的蓝色缠枝莲纹棒槌瓶。

这是一件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目测高约45厘米,口径和足径差不多,应该在14厘米左右,

看完尺寸看器型,盘口,直颈,丰肩,筒形腹,圈足,是标准的大清康熙年间的制式,再一看款识,果然没错。

看完器型再看釉色,只见这件瓶子外壁通体施洒蓝釉,釉面光润,洒点均匀,采用的是釉上彩绘。纹饰为金彩纹样,颈部为双龙戏珠纹,肩部锦地开光内绘花卉纹,腹部为缠枝莲纹,胫部为莲瓣纹,精致细腻,画工精湛,乍一看,竟似是一件真品。

洒蓝釉为明代宣德时期创烧的一种色釉品种,为低温釉。采用吹釉工艺而成,釉面浓淡不一,浅蓝色地上散布着深蓝色点,犹如散落的蓝色水滴,故称为“洒蓝”或“雪花蓝”。清南窑笔记也称之为“吹青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