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天书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闻斓的短信,

“接到了,一下飞机就问你,要你晚上过来吃饭”

吴迪挠了挠头,晚上吃饭肯定是和孟瑶她们一起,说还是不说总不好一来就给人当头一棒吧算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这新姑爷还能躲着不见老丈母娘不成,先去看看情况吧

下午一开场,宋世明就遇到了难题,将一幅纵轴画拿来求教何良栋,吴迪也伸着脑袋看了一眼。

这是一幅雪景图,无款。但诗堂有王铎的题诗,证明是北宋山水画三大家之一范宽的作品。

画中山石树木直现于幅前,不留空间,让观赏者觉得有一股寒气袭来的身临其境感。群山簇拥,直指天空,深深的沟壑中,密林隐藏着萧寺,丛岩叠嶂中,“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折落有势”。山下寒树苍劲坚挺,势如铁帚,气势非凡。

“这幅画从画风上看确实是范宽的作品,你们看这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群山深谷,山顶密林寒树丛生,山涧布置古刹、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无不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但是”

何良栋一边指出画作的精华之处。一边急速的思考着。这么高明的仿画,多半也是名家所作,到底会是谁呢

吴迪认识这幅画,雪山萧寺图。虽然仿的几可以假乱真,但仍然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因为它的真迹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而且这一幅上也少了嘉庆的诸枚玺印。

“请问,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的作品吗”

“范宽啊我上网查了。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

何良栋摇手打断他滔滔不绝的话语,问道:

“那你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馆也有这么一幅几乎一模一样的画吗”

“知道啊但是大家都说我这幅才是真的。后来,我找了好几个专家看过,也都认为是真迹。我就说嘛,这真迹肯定是要留在大陆的,对吧,如果跑台湾去了那叫什么在大陆,必须的”

原来你说真迹的理由是这个啊那他娘的老子还冒什么被绑架的危险买画有病啊干脆直接找人画一幅说是不就得了这台北都不行了,何况是美国必须的

何良栋哭笑不得的打断他,

“哦,那既然确定是真迹了,为什么还要拿过来”

“嘿嘿,这个这不是心里始终不踏实嘛听说几位大师都是行里的泰山北斗,就急匆匆的报名拿过来了。再说了,咱们如果能在电视上证明这是真迹,对那边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是”

几个人面面相觑,这位奇葩大哥,你就没想想我们要是敢说您老这幅是真迹,这脸可不就丢到台湾去了

何良栋面带不虞的皱眉道:

“既然这样,那我就直说了。你的这幅藏品是仿作,它和台北故宫博物馆馆藏的那幅雪山萧寺图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少了嘉庆的几枚玺印。如果之前你请的专家没有告诉你这一点,那他们就不配称专家不过,你的这幅画用笔流畅,布墨均匀,风格上模仿的很像,有可能也是名家的仿作,但是今天在这里就不讨论了,下一位。”

那人卷好卷轴,对着吴迪做了一个往前递的动作,吴迪不由得苦笑摇头。这幅画确实画的不错,如果不是很贵的话,他倒是想要,因为天书多半能告诉他这是谁的仿作,说不定那个人的名气比范宽还要大。可是,你看这哥们的德性,他敢沾手吗

经过这个小小的插曲,接下来的鉴定显得一帆风顺,很快就到了中场休息的时间。

吴迪和宋世明两个烟枪躲在后台的角落抽烟,忽然看到一个人探头探脑的摸了进来,宋世明将烟头一脚踩灭,骂了一句“草”因为进来的竟然是持有那幅雪山萧寺图的奇葩藏友。

“两位大师,冒昧打搅,冒昧。我过来主要是想将这幅画出手。这个,最近手头有点紧,这幅寒家珍藏了百年的名画也留不住了,不知二位大师”

、第三百三十五章 老妈来了

吴迪笑的很开心,看宋世明着急上火的样子,这家伙应该没什么好果子吃。不过那幅画确实还不错,待会儿不妨问问价钱,留下个联系方式再说。

“手头有点紧,还寒家珍藏百年呵呵,王总给你这幅画估价多少啊”

宋世明皱了皱眉头,出乎吴迪预料的和颜悦色的问道。

“这个,这个主要是几位大师没有明确这幅画的出处,王总最后给估了一万二,不过我想,即便是仿作,这个十万块钱还是值的”

宋世明露出一抹高深的笑容,看向吴迪。兄弟,千里马来了,貌似这个价格翻的倍数,和你买的那个葫芦也不差仿佛

“一万二,行就把画留下,不行的话,就只有靠你dui支撑起对抗海峡那边的重担了”

吴迪哭笑不得的瞪了宋世明一眼,我很像是个傻子吗嘴上还是没忍住,刺了那人一句。

“革命兄弟千千万,大家一起挑重担兄弟,五万成不”

宋世明没绷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在吴迪的耳边悄声道:

“赶快打发走吧,这人那儿有点不正常,说不定这画是从家里偷出来的,买了会有麻烦”

吴迪微不可查的点了一下头,说道:

“等会再说吧,休息时间马上就到了,我们要进去了。”

说罢,冲那人笑了笑,进化妆间补妆去了。

那人在他身后伸了伸手,却又颓然放下,这个世界上,怎么就没有人理解支持他的革命事业呢

最后一批藏友进场,吴迪看了一下大概的人数,平均每人再看二十多件,这两天的鉴宝录制也就结束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有没有什么感谢晚宴之类的,要是回去的话,这,这晚上的那顿饭可是不太好吃啊

仿佛知道他的心意,手机轻轻震动,提醒他来短信了,

“晚上吃饭取消,我和瑶瑶商量过了,能瞒多久就先瞒多久,你回四合院吧,有空我会打给你。”

看的同时,又进来了一条短信,

“蓝蓝住她大哥那里,我和妈妈住出租屋,你的拖鞋被发现了”

吴迪急出了一头的汗,死妮子,后边呢这又不是什么暧昧情节,你怎么学维果那厮爱用省略号拖鞋被发现了没什么,关键是你把它说成是你们谁的男朋友的了这万一要是突然遇上,你说我是该跟谁表现的亲热点比较好

他想回条短信,又不知道那边的情况,万一这就跟电视上演的,瑶瑶正在洗澡,她妈妈拿起了电话

“这件是清光绪年间仿乾隆粉彩九桃大瓶,你看,这个款识“大雅斋”,代表的就是当时的最高水平。这件大瓶在浅松石绿底色上绘制纹饰,色泽浓艳,彩略厚,胎釉致密精细,尤其是手工绘制水平上有自己独到的艺术特色,华丽生动的纹饰也更趋于完美庄重,是件精品。其实,与前朝相比,光绪时期的制瓷工艺出现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精良之作,值得大家关注。好好保存,不错,不错。”

打发走最后一位藏友,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吴迪忽然有了一种恍惚的感觉。其实,这种鉴宝对他来说,并不轻松。虽然有天书打底,绝对不会错认瓷器,可是曾几何时,他还是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收藏新丁。可这才多长时间,他的语言已经简练犀利到甚至比很多浸y了数十年的专家都还要厉害了难道这也是天书的功劳

录制完成后就是后期的剪辑了,其实一台节目的成功与否,后期制作的水平可能占的比重还要更大一些。时间很紧,张导挨个给专家发过红包后,相约以后有机会再聚,至于吴迪期待的晚饭嘛,没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