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天书 > 分节阅读 101

分节阅读 1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将笔筒放下,又拿起旁边一个,问道:

“这件多少钱”

“这件可不一样,你仔细看看,这是我摊位上最贵的了,小兄弟如果要的话,三万”

麻雀看着这一件还不如一百的那件好看,而且稍稍有点残,不禁问道:

“刚才那件明显好看的多,怎么这破的反而贵这么多”

“小兄弟,这是古董蔡时敏,你知道不清中期嘉定竹刻名家,最善圆雕人物。这件就是他的作品。喏,你看,这儿还有他的留款,还有这包浆”

“那我手里这一件呢”

“你那一件,只要一百。”

吴迪笑了笑,将蔡时敏的笔筒放下,讲话就是这样,九真一假,让别人以为实在,才能抓住冤大头。老板这整个摊位的东西,估计都是为了衬托这一件的。他看似随意的拿起另外一件淡黄色的竹雕笔筒,问道:

“那这件多少钱”

“这件就是仿的了,你别看是新竹子雕的,可也是名家的手笔,而且仿的是乾隆年间竹雕名家吴之璠的作品,看看这刀工,要的话最少要五百。”

吴迪一听价钱,就知道老板走眼了。这件淡黄色的竹雕,从表面上看时间不久,甚至朱皮都没有来得及变成深色,但绝对不是什么新竹子所雕,反而是一件真正的老东西。

这种手法叫做“竹刻留青”,是竹雕中难度最大的一种,一件留青作品大功告成,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乃至数年。它是在竹雕时只留竹子青筠的一种雕刻技法,所用之材为成长数年的腊月毛竹,施艺时,将纹饰以外的竹青剔去,仅露出纤维状竹肌,由于竹青与竹肌在质地、色泽上的明显差异,故作品能取得笔墨神韵般的艺术效果。这种竹刻,不仅精巧,而且外表润泽,随着年代的逐日推移,青筠处泛黄,其图案显示的独特韵味也会越发神奇、古朴。

留青竹雕一般有臂搁、屏芯、笔筒、香筒、诗简、扇骨、虫具,文具等,其中尤以臂搁居多。

有史以来第一位留下名款的留青大师,是明末清初的张希黄。而这件被老板说成是仿吴之璠作品的无名款笔筒,从风格上来看,正是张希黄的作品,价值最少两百万以上其实,值多少钱倒是其次,关键的是数量,吴迪记得,师父好像无意间提过一嘴,在整个收藏界,张希黄的作品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件

吴迪懒得还价,直接数了六百块,示意麻雀拿上他看中那一件,起身离去。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老

吴迪带着几个尾巴,掉头缓缓向市场走去。这一趟,他也不看货,只是集中精神,想看能不能感觉到点什么。也许是他的直觉还没成长到这一步,也许是市场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他直觉注意的东西,反正是从头走到尾,什么都没发现其他几个人也没有丝毫怀疑,车子停在这边入口,从市场穿过来当然是最近的回去的路了。

吴迪站在鬼市入口,深深的看了那在晨光中显得有点寂寥的街道一眼,转身上车。车刚刚开出老街不远,他把玩着手上的竹雕,再也忍耐不住,一边摇头,一边哈哈大笑。麻雀等人各个莫名其妙,即便是得了一件汝瓷,似乎也用不着如此高兴啊更何况还是残的

“你们不玩这个,听了也不懂,总之就当我又捡了几块玻璃种就行了。”

吴永泉暗暗咋舌,玻璃种还几块难道,那根雕和竹雕也有玄虚

回到宾馆,已经六点多了,再吃了早餐,时间直逼七点。几个人约好,也不用睡了,稍稍休息一会儿,直接出发去赌石

房间里,早就按耐不住的吴迪开始给师父打电话,这趟鬼市得的不止是汝瓷大盘和留青竹刻,那块根雕也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近两千年的铁桦树根做成的根雕,拿来送给师父这种老人家刚刚好

常老听了吴迪对粉青大盘的描述,悚然动容,让他速速将粉青大盘的照片传过来。吴迪用他那古董级的金立直板照了几张,都不太满意,后来跑到屋外又照了几张,才挑了一张传了回去。

不一会儿,电话打了回来,吴迪一接通,从师父的第一句话里,就听出了不同,师父有点激动了

“小五,这件百分之九十是真的不开片的30厘米汝瓷粉青大盘,嘿嘿,嘿嘿,你马上把它带回来”

挂了电话,吴迪挠了挠头,这就回去还没赌够呢无奈之下,正想喊机器猫订票,电话又响了,还是师父。

“小五,我又想了一下,你还是先别回来,你马上去见一个人,找他出手,把瓷盘补好,再带回来。”

“哦这边有高手”

“呵羊城西关古玩城是全国十大古玩市场之一,你说有没有高手你现在就去见他,我先给他打个电话。如果这老头儿知道你拿着一件直径超过30厘米,没有开片的汝瓷大盘过门不入的话,只怕会直接杀到京城来”

荔湾公园旁边的小区,是羊城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挨着这个天然的城市绿肺,西关古玩城也显得生机勃勃。

常老让吴迪去拜访的大师名叫周予同,是著名的瓷器大师,在历代瓷器的鉴赏、修补、制作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房子就在荔湾公园的后门不远处,是一个独门小院,这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中,显得分外的珍贵。

吴迪带着机器猫登门拜访,麻雀和吴永泉在车上等候。

门铃响了三声,屋里传出一个洪亮的声音,

“是吴迪来了吗快点进来,让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瓷器,这个老常头,一大早的就扰人清梦,还不肯揭晓谜底整的跟个小孩似的”

吴迪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小院不大,布置的也很简单,一张石桌,几颗绿植,给人的感觉素淡而雅致。一个红光满面的壮硕老人穿着简单的短裤背心,正朝门口大步走来。

“早就听他们说老常头收了一个得意门生,本以为年底的斗宝会上才能见着,没想到你自己跑羊城来了这认了门,以后就不是外人,欢迎常来不过我有个条件,每次都要带两件东西过来,让我老头子也开开眼界”

让您老开眼界吴迪流了一头的白毛汗,您老是想看小的们耍猴戏吧心中嘀咕,面上更加不敢托大,连声谦让中,双方在小院一角的石桌旁坐下。

周老显得有些迫不及待,还没等吴迪坐稳,就急急道:

“好了,到底是什么宝贝,赶快拿出来,老常头居然敢说我绝对没见过开什么玩笑这瓷器还有我没见过的”

吴迪微微一笑,这些大师在他的面前都毫无掩饰的表现真我,这是对他的一种亲近,也是对他师父的一种信任。看来,师承确实很重要,他要是一名普通的收藏者,别说是看到周老的这一面,只怕是抱着宝贝登门拜访,都不会太容易见到人吧

他从包里拿出用软布裹着的大半块瓷盘,轻轻的解开,将软布垫到石桌上,才小心的将瓷盘放下,然后抬头,一言不发的看着周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