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天书 > 分节阅读 82

分节阅读 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朋友多多光顾你的店铺的”

“哦上帝啊,可怕的魔鬼,千万不要给我介绍什么客户,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们了”

宋影陪着吴迪向古玩街入口走去,吴迪要将铜镜和琉璃瓶放回去,带着这么多东西逛街有点不太方便,尤其是这琉璃瓶子还很娇贵,是易碎品。

“这瓶子值五万欧元怎么我看那老板卖给你的时候好像挺高兴的”

“呵呵,这瓶子是一件古老的伊斯兰琉璃,和德国柏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盘口贴塑梨形玻璃瓶极为相似,和1987年陕省宝鸡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一件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更为接近,那老板估计也不确定这件东西的年代和真假,所以才会觉得占了便宜,否则的话,就算我讹诈他,他宁肯去坐牢,也不会卖的”

“我说你刚才怎么好心,慢慢给加到五万了呢那老板太可恶了,居然敢讹诈我这下好了,老恶棍碰到小恶棍,反被小恶棍讹诈了”

“敢骂我小恶棍待会儿就让你知道恶棍的厉害”

“有本事你来啊谁让谁知道厉害还不一定呢”

“”

出租车上,十足的小财迷又开始打听琉璃瓶的价值,吴迪想了一下,说道:

“这件东西在国内不会有太大的市场,不过如果拿到伊斯兰国家拍卖,我估计得要五千万美元吧”

“五千万天哪,这不就是古代的玻璃吗”

“你错了,琉璃是琉璃,玻璃是玻璃,虽然二者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但是当代国家级的权威专著华夏古琉璃研究中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是92不通透-99,我们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玻璃最大的不同。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写诗咏琉璃: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就是对琉璃最贴切的形容。”

由于琉璃的发现者,也就是范蠡的原因,在先民眼中,人们认为琉璃和水晶一样,具有记忆与传承功能。更重要的是,琉璃可以保佑拥有者“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所以在古代,琉璃制品显得格外的珍贵

大约在元代,随着汉文化的人为断层出现,汉王室的许多技艺也失传了,琉璃就在其中,所以到了明清,琉璃就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有了。西游记里,沙僧原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就是因为失手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凡间,由此可见琉璃的珍贵。

宋影看向吴迪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东西,

“阿迪,你懂得真多,一定看了很多书吧”

“是啊,整整两大书柜,每个月都要考试,不过还要挨板子二师兄就挨过,说是打的很疼你没见我包里还装着十多本书吗”

“那都是骗人的,又没见你看过”

“某些人在呼呼大睡的时候,我都有看书哦。也幸亏这样,才看到有些人梦里也会脱衣服啊”

吴迪惨叫一声,腰间的软肉被宋影两指提起一丝拧了个360度

“你不想知道这包东西是什么吗很漂亮的,你们女人绝对离不了的”

宋影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转移了,她松开拧着嫩肉的手指,象征性的远远吹了两口气,问道:

“什么宝贝”

“金、宋时期的青铜镜,很精美”

吴迪拿出一面品相最好的,递给了宋影。

“啊,居然能看清我的脸天啊,这么多年了咦,这一大堆为什么有的暗黄,有的发青呢”

“金朝因为官府铜禁甚严,合金成分中含锡量明显减少,含铜量增多,锌的比例也增大,因此金制青铜镜发黄。宋朝经济要差些,所以含铜量降低,镜子就发青。你看,金初受中原文化影响强烈,所以制镜多具唐镜遗风,镜子的纹饰主要是人物故事画。不过宋镜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这些铜镜还另有名堂,绝对是古镜精品中的珍品。”

宋影接过吴迪递给他的一面暗黄铜镜,仔细的看了半天,摇了摇头。吴迪指着镜缘一处纹饰说道:

“你再仔细看看。”

宋影努力辨认了半天,迟疑道:

“这好像是两个字”

“没错,是两个金文,贞懿。贞懿太后的御用镜,这一堆里居然就有四面贞懿太后是金国第五个皇帝金世宗完颜雍的母亲。金国九帝,世宗最贤,所以这些镜子的质量上乘另外还有几面宋镜,虽然也是皇妃之物,却要稍差一筹。很符合当时两个朝代的国力啊。”

吴迪拿起一面青色的宋镜,指给宋影看,果然在镜子的侧面也有两个篆文,容妃。

宋影长叹了一声,

“看来我还是不要学古玩了,这庞大的知识量,实在是太让人绝望了”

“呵呵,世人都只看到捡漏的风光,谁想得到我们背后要下多少的苦功啊”

依靠天书横行古玩、赌石界的某人恬不知耻的教训着宋影

回了一趟酒店,放好上午的收获,两个人啃了个热狗,接着逛。

这个店面卖的东西种类比较杂,以东南亚国家的工艺品为主,吴迪晃了两分钟,眼睛一亮,拿起了放在屋子一角的一块灰色浮雕砖。

这块砖呈正方形,长宽都在30厘米,厚度有11厘米左右。正中深凹处为圆形佛龛,浮雕人像高鼻、深目、大耳,为一胡僧。僧人身背经箧,手持拂尘,一只虎紧随其旁。吴迪知道,这是唐宋时期比较常见的“行脚僧”图,描绘的应该是西域胡僧东来传经授法时的情景。

吴迪仔细的将砖看了几遍,暗暗点了点头,用天书鉴定了一下,果然,这是一块北宋时期的天清寺繁塔古砖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在吴迪的眼里,这块朴实的古砖,显得弥足珍贵

北宋时期,天清寺的名声很大,与当时的相国寺、开宝寺、太平兴国寺并称为京都四大名寺。宋开宝年间,重修天清寺时,同时在寺内兴建了一座砖塔,名为兴慈塔,也称天清寺塔,因其坐落在繁台上,故俗称繁塔。繁塔是等边六角形宝塔,原塔高九层,是当时汴京最高的塔。元代因雷击部分损毁,清代在第三层的基础上建起一座六层小塔。古繁塔每块砖上均雕有精美的佛像,共108种造型,7000余幅图案。塔内存有178块宋代佛经碑刻,都是珍贵的佛经碑刻精品。

吴迪小心的将砖放到柜台上,问道:

“老板,这块砖怎么卖”

那老板是一名中年胖妇,闻言看了一眼,笑道:

“这是印度中世纪时的一块佛砖,对于研究古印度的佛教很有价值,不贵,一万欧元。”

宋影咋舌,这一块破砖头就要一万欧元,差不多是她一年的生活费了,还不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