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逍遥人生 > 分节阅读 150

分节阅读 1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吸了一口,偷偷瞅了眼她四陷下去的乳沟,道:“几千人那瓷器肯定占了绝大多数吧你再教教我瓷器的鉴定”

晏婉如摇头道:“那种场合。瓷不容易捡漏的玩意儿了,而且你想花一个晚上就把民窑官窑等等类别全学会显然不太现实,嗯,我想想啊。”定了定神儿,晏婉如的食指敲了敲她迷人的嘴唇,“想临阵磨枪,干脆学个稍微冷门点的类别吧,运气好的话,没准真能让你碰上个不懂行的呢。”

“哪类”

“紫砂壶。”晏婉如娓娓道来:“紫砂壶是个被收藏者认识比较晚的收藏类别,长久以来,其价值一直处于被低估的阶段,直到一件被拍出一千多万的紫砂壶面世,才掀起了一波紫砂壶收藏热”

认真听着晏婉如的讲述,我还分出一份心思感觉着被子下的温度。

她回来后没换衣服,还是那身套裙,讲着讲着,她支撑着身子的手或许有些累了,就换了左手,连带大腿也跟着动了动。呼,我膝盖一软。碰到了什么肉肉的东西,从被子上勾勒出的形状看,应该是晏婉如的了,而她却没在意,依旧滔酒不绝地讲述着紫砂壶的鉴定。

我脸一烫,身子立玄僵硬起来。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随着晏婉如吸气呼气,臀部自然会微不可察地颤上那么几下,一道道肉波纹在我膝盖上溅起,好痒,好软。

“靖,你在听吗”晏婉如狐疑地用手背抵住我的额头:“脸怎么了发烧了”

我忙一脸正色:“没有没有,咳咳,在听,你继续。”

这一挪位置,晏婉如的臀也离开了我的膝盖,不过紧随其后的。是肉丝袜的触感,她丰满的大腿又与我腿若有若无地接触上了。唉,被窝就这么大点儿地方,想不碰到都难。我心头愈加火热了些,真想像对待部月娥那样,一把将晏姐抱住,扯掉她的丝袜,”呸呸,又瞎想

晚上六点。

我、晏婉如、莲莲、鲍奶奶坐在餐桌上吃饭。当听说我明天早上要去易县,而晏婉如送不了我时。鲍奶奶不禁皱起了眉头,“小靖身体还没好利落,没人送我不放心,你有事不能推一推啊”

晏婉如苦苦一笑:“我说了,可小靖不让送。”

我道:

鲍奶奶摇头道:“这样,一会儿你们吃完饭干脆就去易县得了,送完你,再让婉如回来。”我推辞了几句,但鲍奶奶死活不同意,无奈。我只得慢慢点了头,接受了这一安排。

为了赶时间,我和晏婉如六点一刻就出发了。

等到了易县,给我跟旅馆开好房间,晏婉如就溺爱地拍拍我脑袋,连夜赶了回去。

看着照渐渐消失在视野。我揉了揉太阳,也不知自己是个什么心情晏姐骨子里那份小温柔实在太吸引我了。可我已经结了婚,有了部月娥,当然不应该再对晏婉如有什么想法,唉”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左手搂着晏婉如,右手抱着部月娥,仁人躺在大床笑笑着,幸福得要死了。

次日清早。

我六点钟就从旅馆出来了,一边往海选现场走,一边琢磨着如何下手。

易县,古称易州,西绮太行山脉,东临翼中平原,因境内有易水而的名,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

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易县活动。将在国家级景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举行。

此次中央电视台寻宝一走进易县活动分为三大环节:一是从即日起进入宣传发动和报名阶段。凡民间收藏的陶瓷、青铜、字画、杂项等各类藏品通过提前报名均可参加。在保定、易县分别设立藏友报名处。二是今天上午,在狼牙山风景区举行宝贝海选活动。届时,来自国内4位权威专家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现场免费鉴定。选出函余件藏品进入复赛三是举行专家鉴宝。各位专家对海选入围藏品逐一进行鉴定评比,最终推荐二件藏品作为易县的“民间国宝”由市领导颁发“民间国宝”证书。

脑子里想着这番流程,我渐渐加快了些步伐。

如果等藏家们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专家鉴定,我显然就没有捡漏的机会了,所以,我必需打个时间差,提前把藏品收到自己手里。

离得还几百米距离,我就看到广场上有两台高空摄像机在高处绕来绕去。一栋红色小楼前,搭着四五个简易小棚子,应该是专家鉴定团要坐的地方,棚子的前方,横横竖竖着几条隔离带,一米宽,似乎是为了让藏家自觉排队而拉起的。那边,各方工作人员正忙忙碌碌地坐着准备工作,看看表,才七点钟不到。现场也没有几个藏家在。

我走上空空旷旷的小广场,略微熟悉了一下地形,旋即四顾张望,寻找着提前到场的藏家。

视线扫了几圈,我目光锁定住了广场西北角的三个在聊天的人。

两男一女,岁数全在四十岁左右。他们手里抱着东西,有瓷器,有。

我做了个深呼吸,抬步走过去:“叔叔阿姨,您几位是来参加海选的”

那抽着烟的中年人看了我一眼,笑着点点头:“你也是吧时间还早呢,得九点才开始。”

我哦了一声。试探道:“您几位拿的什么参赛,我能瞅瞅么”顿了顿,我又加了一句:“实不相瞒。我不是参加海选的,就是想收两件东西回去。”

抽烟的中年人没对我有戒心,一听就乐了,“行啊,来,看看我这个怎么样。”三人里,就他怀里抱着的东西盖着布,外面看不太清。等他撤掉丝布我才看到,那是一件黄花梨的笔筒,不过细细一审,这件非常眼熟的东西好像还真出现在了以前的节目里,如果我记得没错,这是个质品,笔筒表面的包浆是人为坐上去的,材质也不是黄花梨,应为很不值钱的草花梨。

但我没好意思明说,只是道:“嗯,挺好着的。”

中年人呵呵一笑:“是吧这是我去年跟南方出差收来的。”

旁边另个男子见状也把他手里的梅瓶往前推了推,没看我,而是对那中年人道:“也看看我这个。”此梅瓶我没跟那期节目上见过,当然。也可能是我忘得差不多了,反正没什么印象,不过,从晏婉如那里学来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从花纹上看。稍微有点僵硬不自然,跟晏婉如家里的两个梅瓶差距很大,八成不是真的。

那人看过后,大点其头:“你这瓶子好啊,能值个,几十万吧”

“嗨,不知道呢,但愿吧。”说罢,他看向身旁的女人:“妹子。你这是什么画”

女人犹豫了片刻,还是解开带子。把画摊开了一半,只露出上面半幅山峦风景。

我眼角猛然一跳。“我能看看落款么”

六,,哦。好吧。”

等女人把画全部展开。我反反复复地咀嚼了一下,心中顿时一喜。这是幅清代的“水村图”我重生前这期节目上见过,虽然不清楚它的具体价舟但我记得当时专家鉴定团是鉴定为真品的,想来应该廉价不到哪去。

我尽量让脸色连结平静,对女人道:“您这画打算卖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