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逍遥人生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懊恼地给了自己前额一巴掌,后悔早上没有看清楚再买

“彭叔叔,我让人蒙了,您先回去,我争取尽快把真东西给您”

“我想你也有苦衷,具体情况我就不多问了,但有一点得跟你打招呼,后天就是预展,你真得快点了,不让我也帮不了你。”

我憋了一肚子气,送走了彭先生,抱着罐子就往聚行斋赶去。店里除了胖老板和她妻子,还有个客人正跟他讨价还价着一件鼻烟壶。我哪还顾得上礼貌不礼貌的问题,一把将元青花罐放到柜台上,打断了胖老板与客人的交谈:“有你这么经商的吗你自己看看这罐子是我预订的那只么”

我来的突然,嗓门也挺大,仨人均被吓了一跳。胖老板凝眉不悦道:“你把话说清楚,东西怎么不对了”

“怎么不对你心里明白”我绷着脸指了指罐子:“要是我自己打了眼,买错了我也认倒霉,可没有你这么干事儿的,明明我选好了一个罐子,转天却让你给掉了包,我告诉你,你这是欺诈”

“你说话干净点”

“比起你偷偷摸摸做得那点脏事儿,我说的已经够干净了”我咬着后槽牙道:“你也甭跟我拐弯抹角地兜圈子,罐子到底对不对,你知,我也知别跟我说两个同样花饰、真底假身的罐子就是一种东西,对我来说,差别太大了,我要买的是上次我看到的那只,而不是现在这小了一圈的罐子”

一旁正捏着鼻烟壶的客人许是个比较“严肃型”的收藏者,听到我们的争吵,他皱皱眉毛看了眼胖老板,摇摇头,放下鼻烟壶,退出了店门。有时候,买古玩也是要看店主人品的。

见客人走了,胖老板脸色不是很好看,转头对他妻子道:“把门关上。”

我的嗓门引来了几人,也清楚这么下去对谁都没好处,没再言声,只是一眨不眨地盯着胖老板的眼睛,等待他的答复。

“也不瞒你,是,东西确实换了,但这件比起上一件的做工可还要好上一些,算起来,反倒是你赚了。”

我赚个屁亏大了还差不多我压了压火,道:“这么说吧,不管你做工多好,但给你订金时说好的却不是它,我只想要原先的那件,你拿出来,我二话不说立马走人。”

胖老板的爱人站出来打圆场道:“先消消气,小伙子,你干嘛偏偏看中那个罐子了”

“具体原因我不能告诉你,但我要它的底足有大用,且非那件不可。”我道:“不然你以为我花大价钱买个元青花罐仿品有什么意义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s:高潮又要来了,求推荐票

第75章找人求推荐票

“你先别急,嗯,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中年妇女询问的目光瞧瞧胖老板,转过头,歉意地看着我道:“但实在抱歉,我们事先也不知道那罐子对你那么重要,嗯,其实你昨儿个拿那件仿品磁州窑来之前,有个客人已经把那元青花罐买走了,唉,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他到店里逛了几圈后,死活就看上了那件罐子,我爱人告诉他罐子不卖,被人订了,可他就是不干,非要买,唉,最后没辙了,我们就把罐子卖了他,然后又赶紧托熟人去当初的地方买了件几乎一模一样的回来。”

“明明是我先订的而且订金都给了你们吧”听闻东西没了,我脸色一下就变了,我明白,肯定是那人出价比我高很多,不然胖老板不会冒着风险卖他的。

“那件罐子是拿不回来了,你看这样行不行。”胖老板放缓了语气:“你手上的这件,我把六万块钱退给你,再多补出,嗯,你订金是一千吧,我再补给你两千,这件事就算到此为止,好吗”

我脸都气红了:“哪有这么简单你这叫言而无信”

中年妇女忙道:“别急,别急,这次是我们不对,我们给你道歉,但事情已经这样了,咱们总得商讨一个解决的法子吧嗯,要不多给你三千”

“你现在就是多给我三万,也一点用处都没有”我做了个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定定神儿,我咬牙道:“我也不多拿你钱,你告诉我那人是谁,家住哪就可以了。”

中年妇女苦笑:“关键是我们也不认识他啊,那人眼生的很,肯定是第一次来我家。”

“总得有点线索吧”

胖老板假寐着不言语,大概是怕我找到那人告诉他元青花罐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吧

比起他来,中年妇女的态度还是比较好的,她观察了下丈夫的脸色,一叹气:“口音应该是山西人,三十岁出头的样子,瓜子脸,眼睛不大,其他的我没记清楚。”

拿回了自己的六万元钱,我气冲冲地往店铺外走,临出门槛前,脚步一滞,侧头撂下一句话:“我若找不到那人,这事儿咱们没完”不得不承认,这回是我太大意了,太相信前世的经验了,本以为白大爷儿子过阵子带记者来琉璃厂前,元青花罐都绝对不会跑,但我却忘记了一件事,我是这一年前的世界里的唯一一个变数,自然而然,很多历史会因我而改变,就像邹月娥,原本她是不会住进我家四合院的,更不会跟我有任何交集。

该死的蝴蝶效应

茫茫大的北京城,要去哪找一个山西口音的男人

此时的我根本不敢想拿不回元青花罐的后果,心里乱糟糟的,像个没头的苍蝇一般在琉璃厂的店面里挨家挨户问着,“您好,请问昨天您这儿来没来一个山西人他可能抱着件元青花,三十多岁,哦,没有啊,谢谢您了。”这句话我反反复复不知说了多少遍,临近下午六点钟时,才算打听出了几条不知有用没用的线索。

其中,一个卖书画的老板告诉我,有个开理发店的山西人在早上生意淡的时候,有来逛琉璃厂的习惯,三十多岁,跟我形容的差不多。我管不了三七二十一,往家里打电话知会一声后,急急忙忙打车到果子巷,拐进狭窄的胡同,终于寻见了老板所说的发廊,推开那扇脏乎乎的门,我眼神在这十平米不到的小店里扫了一扫,开门见山地对一个正给客人理发的男人道:“请问您是李先生吧嗯,昨天您是不是跟琉璃厂买了件元青花罐”

那人狐疑道:“没有啊,怎么了”

我怕他藏着掖着不说实话,就道:“您上当了,那是件元青花仿品,顶多就值五万块的。”

“我上当我都没买过上什么当啊”男人停下了手里的去薄剪子,“再者说,你以为我一开小买卖的能有多少钱我怎么可能花五万买个罐子琉璃厂我倒是常去,不过也只是看看,过过眼瘾而已。”

见他不像说谎,我道了个歉,急急奔去下一地点。

一个晚上的时间,我足足找了三四个地方,可不是找不到人,便是对方并没买过元青花。我行尸走肉般地回到家,一头扎进被窝里,两眼无神地盯着顶灯,久久不语。兜口的手机依旧在震在响,不用看也知道是彭先生打来的,这已是他打过的第五、六个电话了。我却没有接,因为我不知该怎么和他开口。

告诉他元青花底足找不到了

告诉他别给元青花打宣传了

躺在床上,我辗转难眠,直到午夜手机再次响起时,我一犹豫,终于还是按下了接听键:“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