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行戈 > 分节阅读 167

分节阅读 1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字。

迟衡被这声惊呼惊醒,猛然收住了手。

心想真是混了,骆惊寒喝醉了酒什么都不知道,自己要是对他做出禽兽的事还怎么对得起他。这一想,迟衡也不管身子底下硬成什么样子,一个翻身下了床。

骆惊寒起身一把拽住了他的衣裳。

二人同时静默,迟衡急忙说:“惊寒,你醉了,先歇下,我就在门外。”

骆惊寒幽幽地开口了:“假惺惺的,都做一半了走什么走。”

说罢,手一收将他往床上拉。还有比这更清醒的人吗还有比这更明白不过的话吗迟衡立刻解了衣裳扔在地上,爬回床去。

诸位亲,情须放纵,文需谨慎,或点作者有话说,或复制文案首句之址,此略去浮艳千余字。

次日醒来,迟衡苦恼睁眼后怎么面对,虽然脸皮厚了,但也得锣对锣鼓对鼓。

左右危难之际忽然,脸颊被什么东西戳了一戳。迟衡睁开眼,对上了乌发凌乱的骆惊寒,半撑着手臂俯视迟衡,光着肩头和锁骨,眼窝里全是笑。

正月的将军府很忙碌。

乾元军以行军作战为主,故行军上将领衔阶较为详实,文职简略。依着纪策规划好的军衔名录,迟衡在粟山关与容越石韦等都已商议完毕。原来军中只笼统地分为:兵卒、百长、千总、校尉、都统、参将、中侯、将军,这次的军衔越加明细,废了中侯之位,另增设其他多个职位,尤其是文职分设了许多层次。

一、武:大将军;文:副使

二、武:镇军将军;文:少卿

三、武:统领、都统、云麾使;文:知事

四、武:骁骑参领、校尉、城领、佐领;文:司事

五、武:都司、城尉、千总、锋校、仪尉;文:都事

六、武:司戈、守御、执戟长、百总、少监、团练;文:宣教、令史

以上均为行军职务,每个职位均有正副之分,如统领分正统领和副统领,校尉分正校尉和副校尉;而有些职位又含多个职位,比如锋校一职,有前锋校、后锋校、左锋校、右锋校之分;根据行军不同,掌军将领虽统一级别亦各有分工,如同是骁骑参领一阶,又分步兵骁骑参领、骑兵骁骑参领、营垒骁骑参领等九个职位。总之详尽但绝不繁冗,在此均不细说。

随着攻下的城池越来越多,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虽然大部分文官均投诚乾元军,但元奚国战乱已久,百业待兴,民不聊生,所以事务极多,地方文官极为紧缺。

骆惊寒理出了一系列理事文官职位,大抵参照前朝官职,略有改动,这次他来主要就是商议此事的。

因战乱元奚国的官职紊乱,如一州之主有称太守的,有称知州的,迟衡定为州牧。

其余,如布政使、通政使、司运使、知府、县丞、通判、府尹、提举、理判、典史、驿丞、府丞、主薄等不一而足,从上到下官职不下百个,分门别类十分清晰,比武将的阶衔繁复了许多,正适合经营越来越稳定的各个州池。

知道他是用心经营过,比自己清楚,迟衡一眼扫过,遂大笔一挥批准了。批完之后迟衡笑着说:“惊寒,虽然你是地方文官,但现在你管辖所有打下的州池,封为州牧又小了,不如随军中职务封你为少卿,如何”

骆惊寒一笑:“还封我端宁侯就好”

现下乾元军辖七个州。垒州夷州征战中,泞州有迟衡坐镇,炻州、元州,矽州、缙州这四个州池地方事宜均由骆惊寒管辖。

一年之计在于春,管辖四州骆惊寒踌躇满志。

炻州:虽然稳固,到底地处偏僻,许多地方未开化,能力有限。

元州:虽才收复一年,生机勃勃百业兴盛,年底一算,无论是税收还是征兵均大大压过了炻州,可谓潜力无限。

矽州、缙州:因是初定,未大动干戈。

管辖一州还好,凡事可亲力亲为,但同时辖控四州骆惊寒分身乏术,自然得要人相助才行,其中一州之主州牧之职的人选至关重要。

矽州,有麻行之封的州牧在辖,骆惊寒说暂不插手。

缙州,迟衡将杨氏祖孙三人杨雍、杨略、杨济的事一说,杨雍已老,杨济太年轻,杨略年纪正好,谈吐学识及品格均为上乘,迟衡已发信函让杨略即日启程去元州见骆惊寒,骆惊寒听了意味深长地说:“你相中的人都是不错的。”后来骆惊寒见了杨略,也甚是满意,任为缙州州牧,在此不表。

元州,骆惊寒将坐镇元州,州牧之选可暂缓。

炻州,炻州两年励精图治可谓风生水起,得挑一个稳重的人选为州牧。

前一年乾元军广开举荐,网罗各地人才,举荐者多如潮涌举荐事宜由骆惊寒一手主持。骆惊寒递上一个花名册,中间四五个圈了圈,是他最为看重的几个人,可任炻州州牧一职:“这十几个人是我最满意的,昨天随我到了将军府,你可随时检测,看谁最合适。”

与这十几个人交谈之后,多次择选,迟衡最满意其中一人,该人四十余岁,名任尺。任尺稳重老练,口才不佳但见解独到,二十余岁时任过前朝的官,后来战乱又受人诬陷丢官归田,但在任时政绩极佳,品行高洁,因此被举荐上来。

迟衡将任尺定为炻州太守,又与任尺在这十人中挑了五个人任要职辅佐前后。其余青年才俊,迟衡让骆惊寒自行安排任职。至此,炻州始算万事皆定。

炻州犹可,元州、矽州、缙州才收复,空缺的位置数不胜数,但骆惊寒极自信,把关很严宁缺毋滥:“炻州有很流畅的举荐之制,人选已补得七七八八了。我会将此举荐之制推至其他州池,约莫四至五年就能补得差不多。”

在骆惊寒布置事务之时,迟衡叫上宇长缨在旁谛听。

一日事毕,宇长缨伸手直捶后背,忍不住赞许:“端宁侯确实了得,处理起事务干脆利落而且奇思妙想极多,我见过的官员之中能比得过他的屈指可数,难怪治一州富一州。我以为端宁侯身体弱,想不到一天下来我比他还扛不住。”

当然最末一句只是说笑。

骆惊寒其实也累。都是细致活,即使早有定论也得一个个看过去,骆惊寒每天都是才亮就开始直至暮临都没停歇,夜以继日整理事务,顺手还替迟衡把泞州的事务一并处理了大半。

省心之余,迟衡感慨:“你要是一直留在泞州也挺好的。”说完就悔了,心里泛出苦涩。

骆惊寒斜挑一眼:“还不是你说了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