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行戈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出,瞬间就引起敌手的追杀。他第一次那么清楚地打量着自己的那些对手们,笑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自己的对手。

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将所有的追杀者们,并成功地令他们只追杀自己。

而他,也不出意外地走到了悬崖之上。

从早晨,到傍晚,迟衡勒住缰绳下了马,抚摩着雪青马的马背,雪青马长嘶一声。

他蹭了蹭马的鼻梁,将马辔摘下,径直扔下悬崖,哐哐当当落入悬底,将所有的东西都扔干净了。雪青马的眼睛极大,夕阳下闪光,迟衡眷恋抚地说:“雪青马啊雪青马,我与你有三年之缘,已经够了,你跑远吧,越远越好。”

雪青马却不愿意走,眷恋地蹭着他的腰。

迟衡笑了:“你快走吧。”

那马却通晓人性一样怎么都赶不走,一双汪汪的眼睛似要流泪一样。

迟衡鼻子一酸:“雪青马,走吧,你走得远远的,他们才会以为我走远了啊。”说罢手执马鞭轻轻一打,雪青马长啸一声,竟然像听懂人话一样奋蹄而去。

望着前方,一轮圆日,渐渐西沉,千里外的万物晕染了一层红,红到炫目。而低头,是悬崖峭壁,石头泛着温暖的夕阳之色。迟衡释然,没有回望大好河山,而是往前跨了一步,如一片叶子一般直直地跌落万丈悬崖。

149一四九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山,名无名。

无名山绵延数千里,风景最妙在青竹山。青竹山常年烟波渺渺,恍如天境。

青竹山顶有寺,名青竹寺。

青竹寺背靠崖壁而建,背北,即北倚风光大好的青竹山;面南,南边是一段峭壁,峭壁上有树,峭壁下是山谷,山谷云卷云舒,谷里的树一年四季色彩斑斓。若下雨,则云雾如海,青竹寺全隐在云里。

青竹寺是一个小寺,一殿、一院、三偏房。

青竹寺有一尊石佛阿弥陀佛,由天然石山开凿而成,高三丈有余,宝相庄严,雍容大度,眼含笑意,普度众生。

但因隐在深山,少人问津。

山路又陡峭极不好走,稍微上点年龄是肯定爬不上来的,有时半月都来不了两个香客,寺里香火寂寥,就逢年过节热闹点儿。青竹寺也旧,锈钟,颓墙,苍劲古树。青竹寺里的僧人都是俗世僧人,也坐禅,也诵经,也吃斋饭,当有人请下山做法事时也收些香火钱,但更多的是砍砍柴、种种田、诵诵经,日子过得清贫悠闲。

青竹寺有一个老方丈、两个和尚、一个小孩。

老方丈法号智仪,极削瘦,形同枯木,但诵经的声音低沉圆润,连绵不断,如同从胸口发出来的一样。虽然听不明白吟诵的词,只那韵律都令人心生安宁,迟衡从没有听过比这更好听的声音。

一和尚三十有余,微胖,法号恒戒。

一和尚二十出头,法号恒素,恒素也爱诵经,手脚勤快,总是把寺庙收拾得很干净。小孩是从山下捡来的,才五岁,叫小栗子,爱咬着手指跟恒素。

恒素砍柴回来,捆得一扎一扎的,放在灶房里。

才生起火。

小栗子就跑过来,吧唧着嘴巴:“恒素师兄,今日就是五月初五,包粽子吗恒戒师兄说今年你会包百果粽子,特别特别好吃”

恒素奇道:“他怎么知的”

一边将洗净的青叶摆好,从碗柜中拿出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食盒,把从昨日就开始腌渍好的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青梅都取出来,堆成馅儿。

一看就是包粽子的架势。

小栗子眼巴巴地看着,悄悄地说:“那个成天开凿石头的施主也吃吗”

恒素刮了一下他的鼻尖:“淡饭腹中饱,万事随缘了,你要吃,怎么他就不能吃小小年纪怎么一点儿不知大度。”

小栗子吐舌。

才说着,灶房转进一人来,微胖,下巴成双,正是恒戒师兄。恒素笑道:“恒戒师兄,来早了,还得半个时辰才能过斋。”

恒戒打着哈欠:“终日瞌睡,罪过罪过,下次再有法事,必得你去才行,师兄委实熬不住啊。法事的主家非让师兄带些斋饭斋菜回来,热热就能吃,跟寺里的味道不同。”

寺中的味道,大抵清淡寡味。

恒素赧然:“师兄,今晨给迟衡施主热过了,咳,他全吃完了。”

恒戒瞪大了眼睛,而后大大叹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是他在寺里白吃白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

恒戒冷哼:“既是伤筋动骨,不好好歇着跑去凿什么石路。恒素,你捡回来的这人啊早点让师父剃度了吧,看他力气还大,人也傻傻的,能留着当个苦力使唤也成,力气活就有人干了。”

把粽子蒸好已是傍晚。逢节,香客来烧香布施,有些路远,便住在寺里。

晚饭就是粽子。

有位老香客咬了一口道:“老朽自小就爱吃青竹寺的素食,比如这粽子,染了佛缘一般,食起来自有一股与尘世不同的香。方丈做的煎豆腐也是一绝,可惜,好些年也没吃过了。”

老方丈自从当了方丈,就不再做饭了。

后来是恒戒,现在是恒素,煎豆腐恒素也是会做的,不如方丈的好。

青山寺旁的山泉甘甜,青山寺下的黄豆颗颗饱满,青竹寺有一方石磨,碾磨出的食物极为细腻。除却一般的滤豆浆、烧沸、点卤汁等豆腐制法,青山寺的僧人爱摘上几片石佛前古树的叶子,碾碎,搀入豆浆中,如此做出来的豆腐,又柔又滑,就是清嚼生吃都两颊生香。

制法与别处并无不同。

说来也怪,有那专门卖豆腐的掌柜的上来,学了个透,在山寺里做出来的豆腐妙不可言,但一出寺,却味道依旧,香客们均说是那千年树叶的缘故。

嫩豆腐做出来,蒸着炒着都好。

老方丈年轻时做的煎豆腐极妙,据说青竹寺最盛的一年,香客们全卧在偏堂里,专等他的豆腐出锅。

到了恒素这里,他总将水嫩豆腐铲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