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422

分节阅读 4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了,全都葬送在凌啸的手里,前一次败仗后签订卖国条约,国人对不是将军的他或可见谅,这一次又有辱使命,国人肯定皆曰可杀

比李鸿章还李鸿章的戈洛文,终于抹了眼泪,“超级kg殿下,我愿意代表俄罗斯签署一份五国见证的赔付补充条约,但签订之后,希望你能给我安排一间静室,一些毒药

“特使特使,不是特来中国求死要死,回莫斯科去死”凌啸看出了他最后的伎俩,嘎嘎笑着斥退了戈洛文,便不再屌他一眼,而是盯着外蒙王爷,逐一森然冷视,“尔归不归”

“认不认流”

藏布海察等外蒙四部地王爷们。已经如丧家之犬,哪里还敢再大放厥词,一个字都不敢多说。不料,仅能浅懂白话却不识文言的玛丽女王,瞠目结舌地娇声问黛宁道,“达琳啊,乌龟,我还知道类似于王八,可人流是什么啊”

人流是什么,除了凌啸大家都不知道。但乌龟王八却是国人尽知的,一时间,金銮殿上为凌啸的刁钻问法哄堂大笑,直笑得那些蒙古王爷们面红耳赤。众人都明白,凌啸肆无忌惮的几近羞辱,已经宣告了蒙古贵族的美好日子,自此一去不复返了,而和平改土归流已成定局之后。长期经受北方铁骑威胁的京都安全,也将拥有至少四千里的战略纵深

很快。笑声未停中,凌啸便当众宣布,明天举行一系列隆重的国家最高庆典中外咸贺皇太后寿辰。

明晨即将举办的这系列庆典,无疑是太平盛世里国家地巅峰盛事。想想都能令人血脉贲张。可是,对于亲自参加了上午大朝会的文武百官来说,他们心头的却是难言的空白,一种被震撼后的懵懂,早就让他们难于平心静气了,甚至还有一些恐慌。无知后的。

凌啸弹指一挥间,便收拾了蹦上窜下的蒙古王爷集团和扯牛皮蒙战鼓的罗刹,干净利落得简直就是没有费吹灰之力。建功之伟,立德之速,立威之猛。着实令人瞠目。而其最致命一刀,不是中国长久以来奉为经典地王道布化常法。也不是一味的硬碰硬付诸武力,却是不折不扣地卑鄙无耻和借用外力的以夷制夷,两种手段,形式都是颠覆性的,效果也是颠覆性的通而化之,对于当官的人来说,卑鄙无耻谁都多少会一点,可要是不通洋人的那一套,在“鉴洋变革”铁定势不可挡之下,建功立业先不谈,这官职保不保得住就很成问题呢

人就是这样,震撼了就会懵懂,懵懂了就需要互相探讨,探讨就能交换和获得,于是,不经意间,有关外国事务地名词也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番务”变成了“夷务”,“夷务”又很快地变成了“洋务”

官员们渐渐重视洋务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惜,里面折射出了一种利益驱动的浮躁心态,颇为吓唬到了一群人分开始,文英殿的门槛,都差点被某些消息灵通的中央高官给挤破了。

在这里,高谈阔论者有之,争相询问者络绎不绝,套关系攀亲戚同乡的更是比比皆是。这一切都源于,此时地文英殿群组建筑,突然被划给了一群人作为衙署,他们,便是刚刚回国的使节团随员六部九卿下的中央官员们,就算再没有眼力,也看得出这些海归随员的资历,比天子门生还天子门生,其前程用“炙手可热”来形容犹嫌不够。此时不来探个究竟,攀个亲近,晓个大概,显然是不合为官之道的

不过,众所周知,当日出洋地家伙们,去漫漫海上漂泊,你以为他们心甘情愿啊,不过都是后台没人家硬实,迫于无奈才西渡几万里的低级官僚,现在一看到昔日长官蜂拥上门,和颜悦色地拉着问东问西,着实让他们有些因祸得福地幸运感。

但当人越来越多之后,凌啸的这些随员们,渐渐感到太受宠若惊。尤其是长官们死缠着要些洋国资料的要求,更让大家疲于应付,只得都望着先生戴名世,希望他能以其独特身份拿个主意毕竟,俗话说,宰相门房还七品官,何况是摄政王亲自尊拜的老师呢

不料,脸皮都被海风吹皱了的戴名世,脸皮厚得很,一弹抽上瘾了的古巴雪茄,笑道,“你们这些笨鸟,王爷当日逼你们学习法语英语的笔记札子呢,现在不拿出来高价卖掉,换钱回去哄哄老婆小妾,还等何时定价,一千两,卖”

第五百五十五章 朕乃朕之贤婿之姘妇之前夫

几本破札子,就要卖一千两白花花的白银,在不抢劫的层面上,这是不敢想像的。

然而,中国人无论是赶什么样的潮流,浮躁都是第一位的,更遑论,洋务热本身的背后有着强烈的功利心,不管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鉴洋变革的趋势也好,还是打着购买学习洋务资料的名义以结交这群新贵,都让本就收入不菲的各部高官,宁愿纷纷争相解囊。而当有随员不经意地透露出,参与护送使节团的勤王海军、凤凰骑兵与公主府扈从也都学了番语之后,众高官的内心深处,便很是由衷的后悔。

他们不是为自己后悔,而是为自家的子弟们悔不当初,白白错过了一次见世面的机会,尤其是这种机会的意义在于,它是能转化成飞黄腾达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后悔了的高官们,毕竟都有着非比常人的决断,很快就有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到傍晚时分,嘀拧着精致的礼品,或独自成行,或呼朋唤友,涌向了几个府邸去谋求一件事情:反正科举一日三改,走势诡异难辨,何不送子弟们去勤王军体系投笔从戎,混些同袍人脉人情,挣些再次外派的机会,旱涝保收稳打稳扎

张廷玉、容若、怡亲王、理亲王、信亲王之类的,地位太隆,门槛太高。而黄浩、舒恕、等人,是与凌啸交好地宿将名臣。官很大却也不顶天,荐任小吏去勤王海军凤凰二旗,还不是小菜一碟所以,这些新贵的府邸,也就自然成了撞木钟走后门的热门去处。官员们对新贵的趋之如,其实是好理解的,毕竟,新的时代,意味着一切都是新的挑战嘛

康熙皇帝,现在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今晚的保和殿。布置得喜气洋洋,一大溜御宴桌子摆满了整个殿堂,逼粗的红烛照得亮如白昼。宫女太监穿行不息,美酒散发着琼浆玉液地芬香,佳肴更是以其色香味勾人涎垂,一水儿的宗室王公内大臣和三宫六院嫔妃全在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