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404

分节阅读 40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凌啸却很不识趣,一个标准的叩谢礼下去,深孚众望,浑不把那椅子的事情放在心里,毫不犹豫欣然接受,并喋喋不休地表了老长一段的忠心和誓言,「归来,大部分的经历见闻,已经拜折奏上呈送御览。而儿臣们西洋一旅,深感西夷诸国正处于一日千里的突飞猛进之中,其兵锋所指,已能抵达我大清海域,其国力蒸蒸日上,定将在几十年间超越我泱泱中华,而皇阿玛亦尝深知洋夷贪婪之心,有恐数十年后为祸我国的断语为大清国祚计,为子孙未来计,为黎民福计,儿臣恳请陛下,颁发国诏,下旨变法求新务强」

「儿臣也恳请陛下,颁发变法国诏」他的提议一开口,老十三和老十四立刻争相附和,两位少年亲王极其潇洒地一撩王袍跪下,却昂首朗声奏道。三个最得康熙喜爱的亲王,一唱一和,分量之重,不容小觑,立刻就转移了大家对黄椅的注意力。

太和殿上,好比是一锅沸油里面倒入了冷水,嗡地一声,炸炸然议论起来。

第五百三十章 好多人有才

短暂的无序之后,汉族文官中一下子站出来了七八个,数量虽是不多,但显然是不怕死的。

尤其令凌啸感到有趣的是,这些人的年纪没有一个是超过四十岁的,很明显,越老越世故,越老越怕死,是人间不易的世态。康熙也觉得有趣,睃了一眼许多噤口不言的老臣之后,心里对自己的大兴党狱很有成就感,也就抱着姑且听之的心态,指了最先站出来的光禄寺汉卿李宏,笑着示意他奏议。

李宏才三十四五光景,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三绺青须像极了吕洞宾,得到康熙的首肯之后,他马上滔滔不绝地开了口,“皇上,超亲王奏请陛下变法,臣以为万万不可何者,天下大道,皆有其理,天下生民,皆服圣诲,至理无真,唯时可检,至圣无德,唯道可行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天下,就不再是先秦那种四分五裂的模样,虽有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之短暂乱时,然历数两千年总体,皆是大帝国大”定德时候为多,可见,儒家,才真是我中华应该永远遵行的道统而反观不行此道统的时代,如曹魏求才不求德,如两晋求玄务清谈,如五胡以胡统乱华、如蒙元以牧理治天下,要么昙花一现,要么自我崩溃,诚为我大清之鉴啊陛下。”

这家伙不仅姘散结合,字字珠玑,而且思辨极其清晰,将两千年来的史实信手拈来,既为佐证。又有比较系统的论证,说得极其有理有利有节。他这一席话说出来,就连凌啸也不禁对李宏刮目相看起来,爱才之心顿生。。。。。在言必称“孔曰尾云”。行必谈“三皇五帝”的古代,这家伙研究地方法,看事物的角度,还是颇为难能可贵的。至少,他没有拿儒家经典说事,也不教条地信奉经典,反而从儒家入主国教后的效果入手,是个史学家和思想家地胚子啊

凌啸这一怜才的当口,众人见他瞪着李宏看来看去,还以为是凌啸被他给难住了。当即就有不少人想要帮着李宏乘胜追击,可是,就如同凌啸所看出的那样。李宏的论辩方法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腐儒们也跟不上他的思路,只得全盯着凌啸,看他如何回答。就连康熙皇帝和老十三老十四也急了,在李宏的剑走偏锋之下。他们想要帮凌啸的腔,却在片刻间也寻不到反驳的破绽,只好在一旁干着急。

这一来。明地暗的保守派,全都在心底里欢呼起来,“难住了吧第一个问题你都接不住,还想当圣道毒药,还想改革”

可就在这时候,凌啸忽地发话了,“你太有才了,李大人不过你也说了,两千年来。内面的三国曹魏也就罢了,可你刚才也提及了一个问题,我们不妨细数一下,汉有夷狄入侵,寻致迁都而西汉便东汉,晋有强胡南下五胡乱华吧,盛唐都不免有吐蕃侵扰,后又终至五代十国,尔后宋朝孱弱,受制契丹西夏女真蒙古,到明朝更好,一败于鞑靼,二失国于我大清。呵呵,本王就不解了,儒术如此地好,却为何总是护不住中原热土呢”

一句反问出口,李宏当即就呆了,保守派也哑口无言。

这本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说再多的理由,也决不是一时间能够讲明其根源的,但凌啸却无需他们思索反驳之策,“诸位,时移势易,现在我大清早平定了西北两疆,早已没有了北方游牧侵扰之害,但是,塞防方安,海防又急,新的狼,更加不同文同种地狼,来了请诸公想一想,当年一个明朝倭寇之乱,就乱得大明朝几十年手忙脚乱,耗费钱粮兵丁无数,却也仅仅只能做到驱逐敌寇而已,断然称不上是御敌于海疆之外,试问,那时候,儒术的功效何在哼,一句父母在不远游,立刻就绝了多少人远赴海疆报效家国的念头,人都没有,还御敌海疆之外”

李宏败了,他毕竟还只是学者型地儒生,玩这些学术性,甚至是转换概念的玩意,哪里是凌啸的对手,只好满脸通红地退了下去。

不过,一个李宏倒下去,立刻就有新的李宏站了出来,这一次,是鸿胪寺汉卿林思慎,此君见凌啸破坏了李宏不引用经典的规矩,公开指责“父母在不远游”,顿时大怒,“王爷,父母在不远游,是朱子说的,又不是孔孟所言,圣人和亚圣都说要君子入世济世匡时,这才是正典,你难道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吗,焉能加以混淆”

可能是气愤太甚,林慎思的话说得又急又快,殊不知凌啸等的就是这破绽,哈哈大笑起来,“你太有才了,林大人这可是你说的,大家都听见了,朱子和圣人产生了悖理,哈哈,好,既然如此,我们今天就不要谈程朱理学啦,因为你林大人已经把它开除出了儒家嘛”

林慎思倒得更快,而且更惨,满殿上地科举官员,鲜有不学习理学的,一听老林放出如此屁话,莫不对他怒目相对待要和凌啸辩一下朱子的这句仅仅是针对孝道而言,但细想朱子“灭人欲存天理”的体系之中,似乎又多有和孔子那句著名的“食色性也”相悖离的,一时间,竟是不晓得说什么好,只好哀叹儒家经典千年积累中老有矛盾的地方,实在怪不得人家凌啸啊

见自己阵营发生了路线的偏转,凌啸等人一时间气势暴惩,康熙皇帝也拈须窃喜,顿时就有人挺身而出,绝口不提朱熹,仅以满口的孔孟原典,对凌啸吊了一阵书袋,这让听得似懂非懂的凌啸大感无趣,将手一挥,早等得全身兴奋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上书房行走李绂立马上阵。开始了以文治文,以士治士。而他自己,则望着恬静无比的康熙会心一笑,退到一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