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313

分节阅读 31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康熙闻言一愣,刚想驳斥,却忽地又犹豫了一下,端起一杯苦茶沉沉思索,公务吏三个字却渐渐有些打动了他。他不是看不出来,其中“垂直管理”和“政责自负”思想的闪光点,但还是有个巨大的问题横在那里,问道,“庞大薪俸自何出难道你不知道,有些奸猾胥吏比命官还要有钱胃口之大。甚是难以填铇”

见康熙问到这里了,凌啸却不想提出犯罪成本和合理税政分配地那套,毕竟那离现在的议题实在太远了,假装苦叹一声,“唉,皇阿玛。儿臣只是要选择一部分精英书吏加以栽培,不是全部。您说的这个,儿臣也没有想好。但反正儿臣可以保证,若是淅闽这样搞,儿臣就算砸锅卖铁耗尽家财,也要养出一批廉洁书吏,给百姓一片青天。”

康熙一方面心中赞赏凌啸的态度,一方面也意识到自己离题了,笑道,“朕居然喜欢和你谈这等政务罢了。接着说,如何让书吏云起拥护朕的超越”

凌啸却不直接回答,“皇阿玛,儿臣要讨一个差事。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儿臣想挑选一千名年轻童生书吏,随儿臣出使西洋五国,前去一窥究竟,看看他们。因何可以渡海四万里之遥因何可以船坚炮利殖民无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采他山之石,师夷之所长以制夷而书吏们去开了眼界之后。自然就能理解到皇上的苦心,一旦遇到攻击,当然是为王前驱”

这厮不在国中先考察了康熙大吃一惊,瞪大眼睛看着凌啸说不出话来。

他满族能入主中原,和后来地清末不同,从来都是学来学去,连打仗都是奉三国演义为兵法经典,连国仪政思都是学的汉族儒学,在起初并不是闭塞的。要不然康熙也不会对西学那么感兴趣了,虽是当初因觉得太过威慑到满汉主奴地位,毅然决然而冰冻西学束之高阁,但此刻,从儒家经典上已经找不到超越办法的康熙,倒也不反对再学习一次。

不过,凌啸竟是要亲自远涉重洋,这就让康熙不能接受了。

“不行你朕提醒你一句,郑和几万人出使西洋,也不过是走到了大食那一带,汤若望和南怀仁说还有老远呢朕可没说流放你,你奈何要自逐四万里”康熙的脑袋摇得晃鼓一样,口中虽没有说出,但他几乎要落泪的紧张,把舍不得凌啸离去的心绪溢于言表。

凌啸看着康熙,脑海中却闪现出,一百七十年之后,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岩仓使节团。正是这次前所未有的出使,开阔了日本朝野的视野,认识到工商致富、健全法制、专制集权、文化教育和新军事改革等是富国强兵地根本,掀动了万众一心维新的开启。

作为同样的东方儒学国家,无疑,开眼界是必须要主动的,等到被打得去开眼的时候,已是晚了但和岩仓使节团全是高官不同地是,现在的中国还没有日本那种被打破国门的耻辱内因,凌啸的人缘也不好,请不动“父母在不远游”的保守高官们,只好把目标瞄上了功利心强,上进心也强地低层读书人了。效果虽是大打折扣,但这些书吏也有比高官们更好的视角,无他,书吏就是执行律法的,连睡觉梦话都是各种法令,无论他们去西方看什么学什么,首先地第一直觉会想到的就是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比起派些童子仅学科技,在对社会的意义上要强上一百倍。至于他们地位太低,有康熙和自己在最高权力上支撑,倒也不惧怕提拔不起来这些人。

“芶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福祸趋避之”凌啸慷慨了。

他知道康熙舍不得自己万里飘零,也晓得这一走两三年内,康熙独立超越没有信心,当即起身给他猛地磕了一个头,下猛药道,“皇上,儿臣想,超越大计,还得要中西合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您老人家分忧,既是忠道之大,也是孝道之大。儿臣恳请皇阿玛同意。”

一句剽窃自林则徐的豪言壮语,让康熙大为感动。和主动请缨的凌啸一比,吓昏的熊赐履,那简直是屎坨一般。

康熙的眼泪已是不觉淌了下来,有些哽咽道,“啸儿,不要说了,你要书吏们出使,朕同意,但你亲自去受那海上腥闷之苦不测之危,朕决不同意万一有个好歹,可教欣馨她们怎么办。可教朕怎么办罢了,朕和你就将就着变一变法吧,只要略微超过汉唐一点点就好了”

这下凌啸傻眼了,看着康熙用食指拇指比划地那“一点点”,心知自己下地药还不够猛。

他并非不知道海上生活的苦闷,但他也有不得不亲自去的理由。今天还在四书五经政令律法的书吏。去了万里之外一门不知二门,考察什么学习什么全都一抹黑,那是得要自己亲自指导决定的如果说那是长远大计地,此刻就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要务,得他凌啸亲自去办,那就是和历史上不同的一点,五国已经提前到了南中国海和东海,不去分化和结盟一番,难道等着五国长期来骚扰不成

凌啸开始吹牛皮了,“皇阿玛。海航难度之事,儿臣已有定计,可以役使五国舰队为我们使团保驾护航儿臣可以告诉他们,我中国派出的庞大使团,就是前往西洋。和他们去谈判沿海通商之事的,要他们派舰队护送,乃是小菜一碟。”

康熙一愣,“通商物产外流怎么办怎么讲”

怎么讲鸭同鹅讲

鸦片为何流入我国还不是因为英国佬通商八十年之后才发现,和中国这自给自足的小民经济国家。越通商越没银子,贸易逆差高得日不落大英帝国都受不了,才倾销鸦片弥补逆差的。可是。这简单的道理,能跟康熙说得清楚吗这封建君主,还停留在物产外流的初级层次上呢

凌啸只好用最最简单的贸易壁垒方式,来瞎解释了,好在主张自由贸易地亚当斯密版国富论,还得要在八十年后的英国才面世,现在也没有wto,凌啸不怕有老外投诉,笑道。“我们其实不怕通商,只卖我们剩的赚钱,不买他们剩的赔钱,重要物产漫天开价,要到他们买不起,不就是既丰了国库和百姓,又没有重要物产缺失之忧”

“嘎嘎,你忽他们啊这样虽然不合范蠡的儒商之道,不过朕喜欢”

康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把通商目地讲得这么透彻,忍不住再一次嘎嘎笑了,但他很快就醒悟过来,笑道,“啸儿,你既然有这等才干,和朕一起君臣同心,那一点点很容易超越嘛罗马,就让别人坐洋夷舰队去就是了。”

这下凌啸彻底没有脾气,一阵阵晕眩。

靠,只听说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没听过有“恋婿”情结的

豪言壮语和牛皮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