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262

分节阅读 26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暗叹一声,凌啸安慰道,“娘娘是否真的牵连到这个大案之中,现在还是模棱不明。姐夫的职责,就是秉承皇阿玛的遗志,确保大清的平稳过渡,有诏遵诏,无诏择优,胤禵,你需当打起精”

“爷,八阿哥九阿哥请见”胡骏快马而来在车外禀报,打断了胤禵地翘首以闻,气得老十四恨不得出去把两个哥哥拳打脚踢一通。见凌啸无奈起身,老十四心中一动,不顾肉麻,抓了凌啸的手落泪道,“姐夫,皇阿玛促然驾崩,多少大事压在姐夫肩头,十四弟好生心疼,望姐夫善加保重,他日首辅朝政,内革弊政外扬国威以致盛世巅峰,诚乃天家至福,要是把你累垮了,将来再无人可担革新大任,那可就是江山社稷的莫大损失”

凌啸听完他的保证言语,忍住鸡皮疙瘩的酸楚,后退小半步,在车门口躬身一礼,方下车而去,弄得胤禵心花怒放,半晌都记不起老娘背叛地痛苦,等到想起来,却已经感觉不到那是痛苦了,“皇额娘啊皇额娘,四哥早封贝勒又怎么样,皇阿玛提前驾崩又如何他连权奴都容不下的人,又怎么能容得下权臣,又哪里知道利用权臣你这次可算是算错了一大半,哼到时候可不要告诉我,你是为了让我当一个平安王爷才帮四哥的”

“他方苞犯贱”

静静听完八阿哥九阿哥啰唆了半天,根本就不畏惧八阿哥地凌啸,用冠冕堂皇的言语解释了为什么抓方苞,“圣驾初现异相,他凭什么不赶紧知会上书房和监国辅臣凭什么扣留九位阿哥在邵武这穷乡僻壤致使阿哥们失去了和我一起提前解救圣驾的时机,还以不可告人的心思揣度于本太师,破坏了非常时刻最需要的安定团结”

此言一出,八阿哥再也不能说什么了,再纠缠下去,火就要烧到他自己的身上了,方苞想要做的,哪一件不是为他胤禩所做的摆出一脸“明白了”的神色,八阿哥恭恭敬敬地礼送凌啸出去,和老九苦苦思索着遗诏地内容,别有一番煎熬的滋味。

始终踏不出自立门户那一步的胤禟,看到八哥关己则乱的踌躇苦闷,却反而清明些,笑道,“八哥,凌啸单独和十四谈话,说明了什么说明老十四大有希望,所以你也不要太过忧心,要承认我们这次是输了,以后方苞是杀是剐,八哥,你都千万不要说话。再说,真是十四当位的话,日后那刀也砍不到我们身上咧”

老八既然是首脑,总有他当首脑的实力。

方苞一看出圣驾异相的,胤禩就大呼不妥,心中哀叹父皇死得太早,凭他不得康熙喜欢,遗诏就不能作指望了,按照目前的贡献榜名次,现在他也优势不显,所以他才在底下做小动作啊看着反过来安慰自己的九弟,把嘴角一撇,恨铁不成钢地斥责道,“就这一点,你以为我看不出来要是你八哥看不出,我会让方苞扣留所有阿哥唉,只可惜那胡涛来得太快,不然我们早就先跑到了京城,此刻说不定已经黄袍加身了事不可为,天命未到啊。”

老九一愣,却见八阿哥眼中精光暴闪,咬牙切齿又道,“哼,帝位是要用屁股做的,椅子翻不翻,还要看来日方长把凌啸拉来询问抓方苞的理由,你以为八哥是吃饱了撑的告诉你,九弟,八哥是在为你避祸啊,这不,色厉内荏地纠缠半天之后,他还有心思追究,是谁提议抛下皇阿玛灵柩先行的吗”

胤禟顿时明白了八哥的苦心,他并不是不承认失败,却是在掩护自己这抛下灵柩的首倡议者兄弟情深与否他说不上,但八哥照顾党羽这一点,他老九忍不住那心下的一阵感动,泪水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但抛下康熙灵柩的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囫囵过去的,这帮阿哥们既然敢放弃灵柩,凌啸就敢逼得他们在冰天雪地的城外苦候灵柩抵京。

这么做的原因,一是为了康熙皇帝出气,至少在天下人的眼中,死的就是康熙皇帝,不在灵柩前宣示遗诏,不合太平盛世的礼仪。。二是凌啸需要时间整肃布置五城都察院、顺天府、九门提督衙门接到监国十五阿哥的批示条子,一面在内城实行宵禁和戒严,一面大索各家私藏兵器。而城外的京畿各驻军,也理清了全部的统属关系,勤王军更是做好了时刻准备入城的准备。

等这一切都安排妥当,康熙的灵柩也在释垒和御林军的护送下抵达京师,全城白幔幔一片的哀悼祭奠之中,裕亲王福全、太子太师凌啸、监国辅臣佟国维,率领了十五阿哥等十位皇子,在通国勋贵和满朝文武的簇拥下,奉康熙皇帝宝柩进紫禁城,入封闭了大半月之久的乾清宫盛放。

这一天,是康熙三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正是除夕。明日就将是新的一年,无论改元成什么年号,都预示着一种天时和势力富贵的更替

人都是好奇的,满殿的二品以上重臣们如此,王爷们如此,凌啸也更是如此,就连端坐受哀礼的皇太后,也好奇地望着容若和德楞泰亲手取下的遗诏金匣子,那就更别提十个皇阿哥了,他们之中,今日有一个将会为君,可以操持其余人的生和死,这就又不得他们不翘首呆望那个金匣子,心中是紧张、期望、怨恨还是苦闷,他们自己都难的说清楚。

凌啸也说不清楚,只晓得自己该紧紧盯着那金匣子

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云覆雨手

金闪闪的匣子体积真不小,容若的双手也很匀称,可惜没有人会去欣赏,大家关注的,只是他的表情。

按照程序,是由他来开锁掀盖,他将会成为第一个看到有没有遗诏的人,到时候,容若第一眼看到匣子内的表情,就很能说明问题纳兰性德能够以词曲名垂文学史,无疑是多愁善感的人,但此刻他心中飘过的,却不是自己的词曲,而是顾贞观的那首金缕曲,“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翻云覆雨手”命运翻云覆雨,把康熙送往天国,留下的遗诏无论是谁,一样堪称是翻云覆雨,因为,身为皇帝的康熙,本来就是可以造就他人命运或喜或悲的造命之人。

咔咔几声金属微响,容若小心翼翼地掀开匣盖,却被匣内的情形惊得一愣,骇然变色。

他的脸色这一变,顿时就引发了乾清宫的连锁反应,因为,最先跟着容若色变的,是他背后端坐的皇太后,方位的关系,使得皇太后第二个看到匣内有什么,如果目瞪口呆不能形容太后的话,那瞠目结舌应该可以了。

难道匣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