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全能闲人 > 分节阅读 234

分节阅读 2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易看眼大柱子暗暗摇头,不用比了,一闻味儿就知道,全村的卤肉就是大大爷家的好,明显不是一个级别啊。可大柱哥刚才说什么祭祖的时候老爸要远远的站着看,这是什么规矩

不过这话也就是在心里想,周易没仔细问,怕惹老爸不高兴。

“哼,那可未必”

周茂通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也不知道是累的还是气的,按说坐在独轮车上,累得该是周大柱才对嘛。

“大鹅大回来了”当地人称爹为大跟着周大柱走上一道山梁梁,独轮车停在了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农家院子前;车还没停稳当呢,七八个孩子就涌了出来,大的有十三四岁、小的也就比仓娃略微大一点,孩子们围着周易一家好奇地看着,最大的那个孩子忽然叫起来:“是爷鹅认识爷呢”

“大兄弟,让你见笑了。哥哥早年间穷,娶媳妇娶得晚,所以孩子不多,算上仓娃,一共才九个”周大柱一脸的惭愧。

“呃,九个确实不多啊”

周易从老母亲眼里看到一丝渴望的光芒,顿时打了个激灵,知道绝不能就这个话题继续谈下去了,否则麻烦大大地。忙掏出一叠老人头一个孩子发了一张,笑着对那个最大的孩子道:“娃儿,你叫什么名字,带叔看看你家的窑洞好麽”

山阴的窑洞被称为神仙洞。据说是冬暖夏凉,就是在数九寒冬,温度也能保持在十度以上,而且不干不潮,比住别墅都舒服。周易早就想见识见识了,另外也是为了远离孩子堆儿,免得又被母亲抓住教育一番,告诉他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云云

“春生,带你叔去吧,回来就该吃饭了。”

周大柱的媳妇儿何秀秀见到周易出手大方,也是非常高兴。在村子里,长辈给小辈见面礼,这是理所应当的,不算瞧不起人;而且周易给的也是恰到好处,除了最小的仓娃,一个孩子一百。

“叔,跟鹅来吧,带你看鹅家最好的窑洞”周春生得了好处,立刻跟周易亲热了起来。

“呵呵,你今年有十四了吧怎么没上学呢”

“鹅大说,初中毕业就好了,让鹅明年去城里打工呢”周春生有些黯然。

“是麽”周易愣了下,摸摸春生的头:“你大说的不对,还是应该去读书,行了,这事儿就包在叔身上吧这就是窑洞麽呵呵,果然暖和。”

周春生家也有四口窑洞,都是窑口伸出五尺,权当雨檐,其余部分就都在山体中。刚走到门口儿,就是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让人十分舒服,不像空调吹出的热风,虽然也暖和,却非常干燥。

洞内有桌有床,还有一些简单的家电,虽然没啥装修,却是十分干净。周易在洞内坐了会儿,嗅着黄土地特有的泥香,一时有些陶醉,感觉这里既陌生、又熟悉,就像是很多年前来过一样。

这算是和祖宗的感应麽周易笑了笑,他不迷信,而且何秀秀的喊声也响起了,吃午饭的时间到了。

走到院子中,只见周大柱夫妻已经摆开了两张桌子。按照农家的规矩,是由周大柱陪着周易一家坐一桌,何秀秀带着孩子们坐一桌儿。周春生因为是长子,也快成人了,得以和周易他们坐在一起,比母亲的地位还高了些。

菜也很丰盛,除了几样时蔬外,还有一大盘辣子炒鸡,虽然比不上名厨的手艺,却胜在大锅大灶、真正的柴草烧火,这味道比一般餐馆的都强;另外还有几大盘卤猪头肉、猪蹄猪下水什么的,油亮亮地摆了一桌子,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周大柱开了坛自家酿的粮食酒,先敬了周茂通夫妻一杯,然后就笑吟吟地冲着周易来了:“大兄弟”

“哈哈,大柱哥你就甭说了,我知道规矩”

周易哈哈一笑:“要先喝三碗对不,不喝完还不能吃菜”

三秦子弟,个个都是烈酒怒马的豪放汉子,不拼酒还成老爷子年龄大了,周易就知道大柱子得找他拼酒,早就做好准备了。

“哈,大兄弟是明白的人,那就来吧”

周大柱分别在自己和周易面前摆开了三个大黑碗,把酒倒的满满的,豪笑道:“哥哥先来”说着,端起碗一仰脖就干了。

周易看得一呆,这一碗足有半斤啊,就这么喝了幸亏是自己,这要换了旁人,今天也不用吃菜了,估计喝完三碗酒就得直接趴下

第三百四十九章卤肉不是这样做的

三碗酒下肚,周大柱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叔,大兄弟,快尝尝鹅做的卤菜好不好吃今年鹅要好好比一比,赢了他们,在祖坟前抢个位子”

他口中说的他们,自然是周易大爷爷和二爷爷家的人。如今周易的大爷爷已经没了,二爷爷却还健在,这两家的小子都是得了二爷爷的手艺传授,卤菜水平傲视全村,周大柱早就不服气了。

周家祭祖,有三年一中祭,用的是鸡鸭鹅小三牲;十年一大祭,用的是猪牛羊大三牲。在大祭之前,各家各门的人都会做出卤菜,由周姓村民公选,很有些原始的味道。周大柱的父亲当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跟着周易的爷爷离开周家店,一直被排挤压制,这属于阶级仇民族恨,周大柱早就想着要报还了。

“嗯,肉炖的挺烂的,也入了味,还算不错。”

周茂通夹起一块猪头肉送入口中,边嚼边点头,给的评语却有些言不由衷。

周易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他都不用吃,一闻就知道,大柱哥这卤菜做的确实不错,要是拿到楚都卖,也能靠这手艺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可要说立起招牌来发大财,恐怕就不行了,还差着火候。

“叔,鹅做的要是还不够,您就多指点一下吧,鹅现在缺少的就是周家嫡传。”

大柱子是面憨心巧,心眼儿其实不少。他知道老爷子是周家正宗血脉,祖辈嫡传的手艺,就想趁机学两手,哪怕不能在祭祖的时候拔份儿起腕儿,靠这手艺将来也不愁吃喝了不是现在的城里人多会吃啊,个个都是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的主儿,只要手艺好,赚钱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老爷子阅历何等丰富,还能不明白他的想法也不是不想教,可有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做菜更是讲究个火候掌握,他当年是跟父亲学过做卤菜,可几十年下来别说大三牲了,就连根猪口条都没卤过,学得那些东西早就还给了祖宗,他拿啥教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