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分节阅读 98

分节阅读 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何况爱情呈可贵。生命价更高。蝼蚁尚知惜命,何况人乎从本质上来说。所有人都是怕死的。之所以有人表现得不怕死。无非是两种情形:一是无知者无畏。二是有其他的东西比死亡更让他害怕或者说不能容忍。而且少帅军中可使很多人都知道,我不但怕死,而且怕痛。说起来,柴公子比起我来,还是强上一些的。”吴浩拍了拍柴绍的手说道:“珍惜生命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这件事唯一只能说明只能是你对李秀宁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喜欢她”

柴绍神情有些激动:“多谢少帅绍必不负少帅所望”

此时,尤俊达走了过来。“少帅。王君廊和麻常的队伍已经到了。吕重和杨镇的队伍估计二个时辰之内,也要到了。”

“很好,稍事休息。今夜咱们就向飞马牧场开拔,趁着夜色。把牧场的前、后两个出口都给堵上”吴浩一脸的兴奋。

三人往山坡下走去。将要分手时,柴绍鼓足了勇气问道:“少帅,我想冒昧地问一下,秀宁,李秀宁,您打算怎么处置她”

“放心,辣手摧花,我是不会做的。不过,她的本事可是不小,放虎归山我就更不会做。反正我和李阀迟早是要对上,后果就是不死不休。我会先把她押回南阳。如果,李渊不起兵的话,那么等天下太平了。我会亲自送她去太原,给李渊上门赔罪。如果他起兵的话,那我就对不起了,把她送到洛阳或者扬州去。杨广手上有了这张牌,怎么打,就在他了而李渊是否顾全他的女儿,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不过她和昏君以及杨侗说起来也算得上是亲戚。也许后果不会太严重也未可知”

吴浩的话让柴绍再一次的无语了,神色郁郁怅然而去。

“少帅,这个柴绍就算再有才,但是他贪生怕死,连自己的女人都可以舍去。这样的人,少帅您何必理会他。听您的意思,你还要重用他,这样的人就怕到了关键的时候会靠不住啊”尤俊达待柴绍走远了,一脸着急的说道。

“俊达,这天下的人有几个能是又忠心又能干,还要不怕死的。如果都要用这样的人,那我们恐怕就没有几个人可用了。用人只要用其长处,避其短处,也就是了。我当然知道他在关键的时候恐怕靠不住。不过,第一,我不会把他放在关键的地方,第二,我会把他只放在冀州和李阀作战。他是个聪明人,出了李秀宁这件事,自然知道李阀是不可能轻易放过他的。而且他更知道李渊为人气量向来不大。所以除非我们少帅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否则,他是不会有什么异心的。如果我们少帅军真的有那一天,靠不住的恐怕就不是他一个人了。而且将来对李阀作战主要有四支部队。有杨公、药师节制他,还有一个王君廊在。他掀不起什么浪。”吴浩又说道:“我最看重他的就是他本是世家子弟,又是临汾的望族。有他在,我们会减少许多阻力和不必要的麻烦到时候,只要我们不太大的触动当地豪强的利益,铁了心跟李阀走的人就会大大的减少”

第七章城楼一叙

第七章城楼一叙

深夜,两万七千余名少帅军把飞马牧场的前前后后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堵在后面峡口的是王君廊和吕重两个营。外加两千名弓箭营的士兵,共计一万两千人。布署在前面峡口的则是麻常、杨镇的两个步兵营,阴显鹤、裴行俨的俩个亲兵营,外加俩千名弓箭营的士兵。共计一万五千人。这一次少帅军在南阳的部队可谓是倾巢而出。留守的只有王德仁率领的一千弓箭兵。此外就是三千多人由柴孝和暂领的娘子军。

吴浩率领的三千亲兵是一路轻骑出动也就罢了,其他的部队多是步兵,两万四千余人分成四队,行进间相差不过十余里。浩浩荡荡穿过了襄阳郡。虽然部队一直都是在急行军,而且从来不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停留,但是整个襄阳郡无不是风声鹤唳。襄阳有十一个县如今却统共只有一万俩千多隋军。除了在襄阳城驻有六千隋军外,其余各县多则七、八百,少则三、四百。

南阳的少帅军在豫州各郡闹得轰轰烈烈,襄阳的大小官员早就是一个劲的往扬州要援军。可是如今是处处烽火,各郡都在喊着要援军,杨广哪里还顾得上现在还风平浪静的襄阳郡。因此襄阳的官员们只好成日里提心吊胆,就怕少帅军南下。荆襄一带比豫州的状况要好一些的就是各地还算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还能过的下去。因此唯一的不安定因素原来就是盘踞在历阳一带地江淮军。现在可好,北面有多了支更厉害的少帅军。

怕什么就来什么。面对着两万多少帅军的突然入侵。十个县的县尉有八个跑到了襄阳。而南漳县的县尉则更好,干脆自己换上了少帅军的大红旗。只是等了三天,却就是不见少帅军派人来接收,无奈之下只得赶快派人去南阳联络少帅军。

虽然是夜间,但是少帅军这么大的动静,飞马牧场方面自然早已经察觉了。不过他们除了拉起吊桥,在城楼上增加了一些岗哨以外。并没有采取其他地行动。

而少帅军的步兵们整夜都在挖壕沟。之前麻常听说了少帅军在李家洼阻击李密时曾经用过挖壕沟地办法,大加赞赏。于是提出在飞马牧场前后各挖几道壕沟。这样飞马牧场的骑兵就丧失了作用。王君廊也随即附和。

吴浩的心中其实不以为然。他并不认为这场仗能打起来,而且也不希望双方开打,不过既然两人这么热情,他也不好拂了二人之意。再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虽然不想打,但是还是要做好打仗的准备。

于是少帅军的四营步兵士兵整夜都在那里挖壕沟。而弓箭营的士兵则也陪着警戒了一夜。到第二天早晨,吴浩起来一看。只见飞马牧场峡谷的前面已经赫然出现了三道壕沟。完全阻断了飞马牧场地出路。第一条壕沟宽约十二、三尺。在后面大约六尺左右的地方就是第二道壕沟,宽度约十尺。再往后三尺的地方就是第三道壕沟,宽度大约也在十尺。壕沟倒都不深,也就是三尺左右。在后面五、六丈的地方,则已经垒起了一道土墙。用料自然是那些挖出来的土,土墙足有六尺多高。而土墙离飞马牧场所建德城楼足有三百多步远。无论是普通的弓箭还是一般的床弩都没有这么远的射程

王君廊也差人来报:峡谷后壕沟也都已经挖好,和前面基本相同。

一夜之间。竟然有了如此变化,吴浩深感自己真是没有走眼,麻常和王君廊果然是能当一面地人。接着麻常又说道:他准备首先把土墙夯实一些,然后在土墙上一律斜向上排列削尖的木桩,然后在土墙后面每隔八丈九建造一个箭塔,这样不但不以布置哨兵和弓箭手。也可以把床弩布署在上面。此外他还提到要在第一和第二道壕沟里尽量的插满削尖的树枝,然后在往坑里多洒一些树叶和枯枝。以方便将来的火攻。如果再有时间,他还准备把第三道壕沟再加宽加深,然后再把峡谷前那条小河的河水引入第三道壕沟。

吴浩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专业人士了,什么叫做一丝不苟。在南阳时,吴浩已经说得很清楚,包围牧场只是做个样子而已,可是看麻常地架势那简直就是要把飞马牧场来个长期围困。不过吴浩心里还是很高兴。这麻常果然和杨公卿别无二致,简直就是完全的翻版。平时不苟言笑,打仗就更是一板一眼。中规中矩。吴浩知道自己指挥打仗那是不行的。但是他的眼光还是有的。

在他心中如今自己手下这些将领里面,要说能够独当一面的也就只有四个人。那就是杨公卿、李靖、裴仁基和孟让。要说打仗打得最精的那就是李靖了,他的胆子大,最善出奇兵制胜。可是打仗最稳的就是杨公卿了。最容易青史留名的自然是李靖这一类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地将领。杨公卿之类地保守型的将领是最容易遭到诋毁和或者干脆藉藉无名。但是吴浩却知道如果兵力相等地情况下李靖遇上杨公卿,那么最后的结果多半是李靖败北,最少也是平局,杨公卿绝对不会输。这就好比攻势足球虽然好看,但是郁闷的防守反击却最为实用。而李世民的用兵和李靖是如出一辙,好行险,喜用奇兵。最为典型的就是在虎牢关下迎战窦建德的战役。就常理来说众寡悬殊,此战李世民必败。安全的做法就是退回长安为好,虽然说李世民最后赢了,但是如果他遇到的是杨公卿这样的决不行险,按步就般的稳将,那么他会败的一塌糊涂。所以吴浩早就给李世民预备好了杨公卿。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杨公卿不可能速胜李世民,但是却可以完全把他压制住。任他有妙计千万条,依杨公卿的脾气必定是岿然不动,这样就能把李世民郁闷得够呛。即使是打成个平手,但是其他的各路李阀军队就会被李靖、王君廊和柴绍打得落花流水。

在吴浩的原来的想法中就想让麻常独领一路进攻巴蜀,但是麻常从来没有离开杨公卿单独领兵作战过,吴浩还是有些犹豫和担心。历史上李孝恭平巴蜀还是很顺利的。而且就现在的形式看,在巴蜀的确也没有想要抢夺天下,或者割据巴蜀的势力,但是那里的帮会势力也不小。取巴蜀最重要的一个字,吴浩认为就是稳,领军的将领不要因为开始的顺利而飘飘然,最后阴沟里翻了船。而说到稳,除了杨公卿,那就是麻常。见到麻常如今的做法,吴浩算是彻底放了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