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分节阅读 75

分节阅读 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吴浩摊开了两页长生决。众人均坐在一旁。一幅图乃是一个人在走路。经脉穴位以红点虚线标示,一个粗黑的箭咀,正对着头顶的天灵穴。另一幅却是仰卧的人像,粗黑箭咀指的却是右足涌泉穴,最后归结却是左足涌泉穴。

吴浩知道这两幅修练得正是一热一冷,两种截然不同的真气。不过他并没有去看图,而是先去看那些下面的甲骨文。

看了一会儿,吴浩的眉毛皱了起来,那些甲骨文他倒是认识,可是其中的语句拗口生涩,搞得他头都快晕了。不过他可不想,象双龙一样冒冒失失的就依图练习,如果直接按图就可以修炼,那广成子何必还要啰啰嗦嗦的在每幅图下面写一大堆话呢而且旁边还有许多黄帝的批注。根据吴浩修炼“乾坤一击”的经验,广成子的话倒是可以不求甚解,因为他颇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而且总是夹叙夹议,拼命地为他的前三幅修真的图打广告。而黄帝则务实的多,除了有字面解释之外,还有许多他自己的练功心得以及他认为有弊病或者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所以他早就下了决定,那就是不把那些文字全部搞明白之前,绝不会去修炼长生决。

虽然双龙依图修炼,获得了成功,但是他们修炼的过程却颇为凶险,差一点就走火入魔。这和广成子开篇中的叙述以及黄帝对于这两页内功心法的描述实在是大相径庭。在他们的叙述中长生决中的内功讲究的是阴阳调和,中正安舒,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又说此功最紧要的乃是练功者的天资,尤其是悟性。由此可见,修炼了长生决之后,到底有多厉害不可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修练过程绝对不应该像双龙一般的凶险。

吴浩心中隐隐的把长生决归为玄门正宗一脉。他们的武功未见得就是天下翘楚,但是修炼的法门则绝对是凶险很低,可是双龙的修炼过程倒是很像拔苗助长的魔门一脉。

最重要的是吴浩始终认为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保证安全,那这长生决不练也罢。即便自己不练长生决,只要把和氏璧中的能量吸收完毕,吴浩估计自己至少也能达到接近婠婠的水平。虽然说不能成为三大宗师级别的顶级高手,还是有些遗憾的,但是活着比什么都强。

终于吴浩看完了两页上的所有文字,众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吴浩却一言不发,站起来走来走去,最后象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众人:“何为阴阳”

这两页文字加上黄帝的批注差不多有两千余字,其中提的最多的就是阴阳二字。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对于阴阳不能说是完全陌生,可是真要说个所以然来,却是摸不着头绪。吴浩的那一点点的认识除了一个太极图外,大多数也就是从影视中萃取而来,这其中虚张夸大、以讹传讹的成分由占了九成。

到的这个世界,老实说吴浩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再则无论是书写的方式还是字体,都让吴浩忍受着看不了多长时间。吴浩心中无数次的暗下决心。如果自己真有一统天下的那一天,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必须把书写方式改成由左到右,并且把竖列改成横排,否则这读书可真是要命的一件事啊

所以吴浩有此一问。

程咬金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金波想了一下,缓缓地说道:“纯阳而为仙,纯阴而为鬼,半阴半阳则为之人”

凌风在一旁补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聚为阳,散为阴。人死神气分、魂飞魄散,所谓化为鬼,是为纯阴。神气凝集,聚之成形,可以长生,化而为仙,是为纯阳”

“关于阴阳,我所知不多。”李靖支着下巴说道:“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阴显鹤煞有介事的摇头晃脑。

吴浩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最后说道:“去,你们把所有能够找到的关于阴阳的书都给我找来,我得好好的补补课”

李靖等五人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苦笑。这兴洛仓城中原来除了守军就是民夫,一个读书人都很难找到,哪来的书现在的兴洛仓粮食和人倒都是一抓一大把,可是这书啊,可着实难倒英雄汉。灾民虽然不少,但是这些人吃饭都成问题。这个时候还带着书的人那可真算的上爱书如命了,这样的人恐怕真要算万中挑一了。

吴浩扬了一下手中的两张盗版长生决。“如果不看明白了。咱们要么就不练,要么走火入魔,你们选一样吧”

“轰”门开了,五个人用最快的速度冲出门去。

一场寻书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了,让众人意外的是,爱书如命的人还真是不少。有鉴与此,吴浩听从了贾闰甫的建议,把灾民中的读书人召集了起来单设一营,总数达到了四百余人,由贾闰甫统管。这些人将来无论是补充到军队或者地方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最起码也多了一大批中下级的官员,管理南阳八县显然是富富有余了。吴浩想不到找书还另有收获,差一点笑歪了嘴。

吴浩自己看书觉得别扭,于是就让各人轮流给他念书。偏是他精力旺盛,又好打破沙锅问到底,到最后这项任务就交给两位才高八斗的新人:祖君彦和贾闰甫。

吴浩三天之内听破百卷书,以至于祖君彦和贾闰甫二人喉咙超负荷运转,变得沙哑无比。那声音显得格外的让人难受。以至于三日来,婠婠都退避三舍。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凡居阴阳之中者,莫不有数,所以人不能出阴阳壳中,惟天上无阴无阳,是谓纯阳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