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仗恶仗很少发生。不过,矮子里面拔高子,在义军中我个人还是看好窦建德的”吴浩说话的时候特意扭头看了一下尤俊达,果不其然,他听到这里,撇了撇嘴,小声的嘀咕着他自己才能听得到的话。

李靖听到了这里。终于忍不住了,站了起来:“少帅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我却不以为然。瓦岗、江淮军的确是内部矛盾重重,在没有顺利地解决内讧的问题之前,的确是前途渺茫。而窦建德的确是一个兵法大家,而且懂得收揽民心,也有一定的威望,在义军中的确是拔尖的人物。可是我认为隋朝虽然已经是岌岌可危,但是天下落入义军手上的可能性却并不高。

四姓大阀,无一不是财雄势大,人材辈出,决不会坐看隋室天下落入义军之手。而四阀最优胜的地方在于四阀无一是屡世显宦,精于治国行军之道,又岂是一般起义的山野之民所能及如果他们登高一呼,无论是朝廷的官员还是民间的士子们大多数都会选择他们,而弃义军。而且这种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谁都没法改变”

终于来了,李靖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吴浩知道能不能收复李靖就看这最后一下了。吴浩“拍拍拍”的鼓掌:“说得好说得好”

fu“可惜你光说了门阀的有利一面,却没有说出他们的隐患和不利。”吴浩笑着说道:“四大门阀的确是财雄势大。首先说孤独阀,皇亲国戚,财大气粗,可惜的是他们敛财不少,也有不少人在军中任职。可是他们却没有一块自己经营的地盘。而且子弟们多在侍卫中任职,官倒是做得不小,可惜没有抓住多少军权。所以他们顶多也就是做个权臣,辅佐一路人马而已,想要争天下,只能是水中望月了。”

“再说,宇文阀。他们原本就是北周皇族,被杨坚夺了江山,心中难免有愤恨。如今宇文化及几乎把持了朝政,看似风光无限,可惜比孤独阀也强不了多少。虽然宇文阀在禁军中势力很大,但是自己却也同样没有一个稳定经营的地盘。此时他随驾杨广在扬州,而禁军中十之都是北人。离乡多年,恐日久生变。再则他为昏君杨广的近臣,放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死保杨广,那么他的下场可想而知。二是,起兵反对杨广。可是如果他这么做的话,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对待杨广想要挟天子令诸侯,在现在的情势下,显然不会有什么作用。如果杀了杨广,那更遭,那必定会引起其余三大门阀和他的决裂,以及长安代王杨侑和洛阳越王杨侗两股隋军最大的势力的敌视,各地的隋朝官吏也大多不会投奔于他。所以宇文阀顶多也就是为别人做嫁衣。”

第十七章归心下

“当然盘踞岭南多年的宋阀和镇守太原的李阀就要强得多了。宋阀盘踞岭南已有数代之久,虽然名义上是隋朝的臣子,可是山高皇帝远又有高山偏阻之险,大家心里都明白那里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宋阀的生意是做的那是响当当,无论是义军还是朝廷对于宋阀的商船那都是格外关照。宋阀的水军实力恐怕更在隋军之上。如今的各方势力,单以水军而论,那是稳居第一了。而且宋阀之主天刀宋缺无论计谋还是武功都是顶尖的人物,对于朝廷也早有不臣之心。可是岭南人口太少,又远离政治中心。而且宋缺虽然地位尊崇,但是也正因为他自成一体,所以对中原的各个政治势力影响在四阀之中是最小的。那些隋朝的官员和士子们对于宋阀也是了解有限,正是由于宋阀的地理位置和他一贯独立于朝廷之外的政策,使得宋阀实际上被边缘化了。宋缺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不可能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如果在中原没有找到他的可靠盟友之前,他是不会有什么动作的。因此宋阀只可能是某一方势力的强大帮手,夺取天下嘛,轮不上他”

“依我看来,四阀之中最有希望成就一番霸业的就是镇守太原的李阀了”吴浩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意的看了李靖和虚行之一眼。两人都露出关注的神色,只是李靖的眼中更多了一番欣慰和赞许。

“李渊本就是皇亲国戚,在朝廷和民间的声望虽不高,但是却也没有什么恶行。他镇守太原,手中之兵虽然不多,但是常年和突厥作战,却是隋军中名副其实的精锐。而且骑兵的比例在隋军中也是最高的,部属皆是久经沙场的骁将。如果趁势而起,一鼓而下长安,则具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最重要的昏君虽然无道,可是各地基本上仍是由朝廷掌握在手,如果让他们选择非要投降一方的话,多半都会投李阀而不是义军。因为许多人和李阀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而且这些官员、士子正如药师所说,心中有很强的门阀等级观念,义军的首领大多起于平民。或者本身就是绿林出身,不到万不得已,这些人是不会投降义军的”

李靖听到这里不停的颔首点头,而虚行之则是一脸的惊奇。吴浩把李阀说得这么好,这与想要说服自己和李靖投靠与他似乎很有些矛盾,难道吴浩实际上是李阀的人吗

“不过,可惜。李阀的问题也不少,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处理和突厥的关系。如果不改善和突厥的关系,李阀这边出兵,突厥那边就南下端了他的老巢太原。恐怕李阀不但自己是死路一条,而且会为中原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所以他只有和突厥联合这一条路。可是如何处理好和突厥的关系实在是个不小的难题。在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之前,李阀是绝对不敢起兵太原的。这里就有一个时机问题了。如果在中原大定之前,李阀始终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那么他就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江山为他人所有。更重要的是突厥人历来狡诈,签订了的协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即便李阀和突厥一开始谈拢了,也很难说之后突厥会不会翻脸不认人。所以这是很可笑的结论:李阀能不能有所作为就看那些贪得无厌的,他此刻防备的突厥人的态度来决定。”吴浩当然知道事实上李阀在这件事情上处理得相当圆满,而其后突厥人的确是反悔了,出兵攻打李阀,结果李世明采用了离间计,和突利可汗结为兄弟,最后突利退兵,而颉利可汗独木难支,不得不怅然而归。当然在隋末争霸天下的时候,和突厥交好的势力比比皆是。先是李渊借突厥兵兴唐,而后刘武周、梁师都也先后借突厥兵攻打李唐。不过,此时的李靖还没有加入李阀,仅仅站在一个汉人的角度上,对于李阀要联合汉人的大敌突厥来夺取天下,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感吴浩赌的正是这一点。

吴浩看了看李靖有些灰白的脸色,说道:“所以我认为李阀如果真是为国为民着想,那么他就应该坚守在太原,堵住突厥的南进之路。如果李阀和突厥结盟以图天下,那他等于就是把整个中原百姓置于随时出现的突厥铁蹄之下。当年五胡乱中华,中原大地已是十室九空。如果再来一场的突厥之乱的话,那真是我中原百姓之大不幸”吴浩是越说越激动。到最后自己也有些被感动了。的确历史上,李渊借突厥兵兴唐,一切都很顺利,突厥只是拿了些财务,搞了些小动作而已,并没有造成什么大麻烦,可是如果突厥人背信弃义呢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李渊的作为实际上也就是在踩钢丝,只是运气好而已。如今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很难说,突厥人就不会这么做。吴浩瞬间又为自己争霸天下找到了一条理由。

“所以我认为如果李渊真是个明主,那么他就应该坚守太原,这可是千秋功业。如果他借突厥兵而起,那就是为了私利而置整个中原百姓的安危于不顾。这样的人,我认为再好也有限的很”吴浩义正严辞的说道。

李靖神色郁郁,虚行之笑了:“如今天下的各大势力被少帅评了个遍,看起来似乎没有一个英雄,没有一个明主,难道天下还要在昏君的荼毒下吗”

“人世间原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一定要有一个,舍我其谁”吴浩把胸脯一挺,大义凛然的样子。

李靖“霍”的站了起来:“请问少帅,你准备如何开始你的计划呢”

吴浩走到地图边说道:“第一步当然是巩固南阳,第二步则是相机剿灭四大寇。这四股流寇不但民愤极大,而且多为骑兵。打垮了他们,不但可以让附近的百姓归心,获得大量的战马,而且可以得到练兵的效果”

“四大寇”李靖皱了皱眉:“四大寇合在一起有数万之众,而且均为骑兵,不但彪悍而且飘忽不定,要剿灭他们恐怕不容易”

“容易的事情,我从来不错。而且我已有了全盘的完整计划,当然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在药师的帮助下敲定”吴浩神秘的一笑:“这第三嘛,则是要相机把飞马牧场掌握在我手中。骑兵乃是野战的主要力量,而飞马牧场的马匹除西域马外甲于天下,所以必须掌握在我手。这样不但我们可以有一支彪悍的骑兵,而其他势力的骑兵数量也要大打折扣了。这一正一反,我军的胜算也就大得多了”

“飞马牧场”李靖的眉毛皱的更深了。

“好了”吴浩拍了拍手:“我今天讲的已经更多了,药师如果想要仔细研究,以后有的是机会。我现在只想问一句:你们二人是否愿意过来帮我”

“少帅,自古忠臣不投二主。方爷虽然没有重用我。但是却待我如上宾,行之不能做不义之人”虚行之长身而立。

“竟陵乃是长江重镇。行之以为方泽滔能守得住这份家业吗”吴浩平静的问道。

“不能”虚行之毫不犹豫地说道。

“竟陵守不住,作为方泽滔手下的头号大将方道原,行之以为下场如何”吴浩再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