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误入官场 > 分节阅读 226

分节阅读 22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代东展望着雨花县的未来,不管自己能雨花县工作多长时间,能为雨花县留下这样的公路,也算是

为雨花县的人民群众了一点绵薄之力。

还有免费的教育,只要雨花县的经济发展能一如继往的发展,就一定能坚持下去。今年九月,将是雨

花县全面实行免费教育的开始。这对雨花县来说是件大事,也是一件值得宣传的事。

早八月的时候,朱代东就召开县政府常务会,把任务分了下去,九月,雨花县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必

须保证全县的免费教育全面落实下去。除了谭志鸿这个主管副县长外,包括朱代东自己,都频繁下到各个

乡镇听取汇报。八月底,县里召开了全县乡镇一把手跟主管教育的副职以及学区主任大会。

朱代东会上发了言,提到了目前发现的一些问题,有的乡镇,学费免了,但杂费还收。这部分钱,不

应该再由学生出,应该由乡镇财政补贴,像蒸饭费、住宿费、补课费等,如果有任何乱收费现象发生,一

经查实,党委政府一把手要接受严厉处分,学区主任、学校校长,立刻免职

雨花县为了实现全县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投入的资金每年都一千万以上,这一千多万,这也相

当于给全县群众减轻了一千多万的负担。这件事,必须要落到实处,并且县委县政府已经决定,要大力宣

传雨花县的这次活动。

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古南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报、沙常日报、

古南电视台、沙常市电视台、雨花县电视台、各个乡镇电视台的各路媒体记者云集雨花县,甚至就连人

民日报驻古南记者站、华社等大神级媒体也派了人来雨花县。

八月三十一日,雨花县政府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朱代东亲自主持。虽然这次媒体记者来雨花县主要都

是为了这次全国首次的免费教育,但朱代东也不介意向他们宣传一下雨花县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同时介绍

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各种福利待遇。

雨花县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这几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像雨花县这样的经济发展速

度,只能算中游。但是雨花县开发区的福利待遇,却让各种记者兴味盎然。免费教育早上半年的时候就已

经实行,免费医疗也正开展之中。

而且这种福利,不止针对开发区内企业的员工,还有他们的家属以及子女这样的待遇,就算那些大

型国有企业也未必有吧而现,雨花县开发区内的所有的企业,都享受了这样的待遇。虽然之前已经有媒

体报道过,像羊城晚报等媒体。但之前一切都还是开发区发布的消息,这次他们就能亲眼目睹。

走进开发区学校,环境优美、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宿舍楼、食堂、大型操场、游泳馆,都让这

些记者有种不虚此行之感。这样的学校真是属于雨花县这样一家县办学校吗看到学校里的国家特级教师

、国家一级教师、外籍英语教师,这样的师资力量,就算是国家重点中学也不过如此吧

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李志杰说:“这是一所全国一流的中学”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刘维忠说:“雨花县的教育,已经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羊城晚报的记者说:“雨花县开发区能为企业员工子女建一所超一流的学校,雨花县的做法,值得沿

海地区所有地方政府学习”

他们的这些感叹,很快便化为一篇篇闻报道,不久之后,纷纷出现国内各大报刊上。而华社的记者,

是将雨花县的所见所闻,发表内参上。这是朱代东所没有料到的,以至于很久以后,他才听市里的领导说

起这件事。

雨花县的宣传报道铺天盖地,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雨花县的群众就都知道了这件事。就算是知道了

,也并不代表了他们就完全相信。自古至今,哪朝哪代也没有听说过,没有关系没有权势,读书上学是不

用上钱的。

永阳乡的杨富贵八月下旬就开始为自己一双儿女的学费发愁,他是永阳乡一名本分老实的农民,一辈

子也没有离开过永阳乡,没有去过县城。全家的收入,基本上靠从地里刨食,以及农闲的时候帮别人打短

工。至于家里每年养两口猪,那是特意为孩子准备的学费。

但上半年,他老婆生病,杨富贵才第一次出了永阳乡。因为听说狮子山中心医院医生好,技术,而且

对外的收费也便宜。但就算如此,把家里一头猪给搭了进去,还欠了一屁股的债,这下半年的学费就没了

着落。女儿读初中,要一百多元的学费,儿子上小学,六十多元,加起来二百出头。可就是为了这二百元

,杨富贵发了愁。

八月三十一号的下午,他脱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从外面回来,女儿很懂事,已经把饭菜做好。但杨富贵

看了一眼,却没心思吃饭,只问了句,“你妈吃了吗”

“给妈做了荷包蛋,已经吃了。”女儿乖巧的说。

杨富贵嗯了一声,进了里间。虽然老婆已经出了院,但回来后一直不能下地干活,只能躺床上静养。

这对原本就窘境的杨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借到了没有”杨妻床上一直听到外面的动静,见到丈夫进来,悄声问。

杨富贵不吭声,为老婆的病,已经把所有能借的人家都借了个遍,现谁家还有余粮

“要不明天我回趟娘家”杨妻说。

“不用,我再想想办法。”杨富贵坚定的摇了摇头,自己已经让老婆跟着受了这么多年苦,难道还让

她回娘家低声下气

可杨富贵又能有什么办法想来想去,家里现也只有那十来只鸡可以拿去换钱了。那可全是下下蛋的

鸡啊,这是杨富贵为老婆补身子和给孩子补营养特意养的。自从家里多了十来只鸡后,他从来就没有尝过

鸡蛋是什么滋味,每天老婆三个鸡蛋,女儿、儿子早上一个,中午一个,剩下的他一个也舍不得吃,攒着

拿到集市上去换钱。

九月一日,杨富贵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去学校,他们很懂事,爸爸既然没有张嘴,也就不多问。儿子拿

着姐姐原来的课本堂屋学习,姐姐一旁指点,这一幕,看得杨富贵眼眶中的泪直打转。

自己无能、没用,窝囊了一辈子,没想到,现孩子们也要跟着自己受罪

杨富贵下了决定,拿出鸡笼,把家里所有的鸡都装上,后想了想,又留下三只。

“爸,你不能卖家里的鸡啊”女儿见到父亲的举动,立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拉着杨富贵的胳膊,

大声说。

“女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