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误入官场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着说道。

“朱乡长,十猪崽、二百只鸡苗、鸭苗以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钱是乡里出还是养殖场出

要是个人出,我们大山村那是一个养殖户也不会有。”大山村的村支书马明义站起来说道。

“代东,他是大山村的支书,叫马明义,非常精明的一个人,大山村也是我们乡里最穷的几个村子之

一。”陈树立在朱代东耳边悄声说道。

“马支书,养殖户的猪崽、幼苗都由养殖场免费提供,要不然,我们集资干什么不但猪崽和幼苗免

费提供,对于经济困难的养殖户,我们还要免费提供饲料,也就是说,只要肯劳动、肯付出,就能致富。

”朱代东微笑着说道。

“能不能致富,得看猪养大后能不能卖出去,鸡、鸭蛋会不会有人要”马明义哼道,虽然这样一来

,养殖户的风险就降到了最低,可是如果猪养大了,却没人要,那不白忙活了么

“养殖场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种苗和销售成品,所有养殖户的猪、蛋都将由养殖场统一收购,统一

销售。”朱代东说道。

“能给现钱吗”马明义不放心的问。

“只要抵销了赊欠,就能付钱。”朱代东说道。

“好,凭着树木岭酒我就相信你,朱乡长,我代表大山村,决定向养殖场入股十元,同时大山村的每

一户也保证入股十元。但有一点我可得先说清楚,我们大山村穷,因此,虽然都只入了一股,但养殖户,

朱乡长你可得向我们村多加倾斜。”马明义笑道,如果大山村每家都养十头猪,或是二百只鸡,他这个村

支书可就当得轻松多了。

“朱乡长,我们侯家塘村也全部入股,我保证,每户至少一百元,我个人入股一千元。”侯家塘的侯

立华可就比马明义要有气势得多,朱代东帮他们村搞了个豆腐厂,现在红火得不得了,现在朱代东又要搞

养殖场,他也是全力配合。

“侯家塘村支持朱乡长,我们金沙村也不例外,我回去就召开村民大会,保证至少每户入股二百元,

我个人也表个态,入股一千元”胡支书见侯立华说了话,他也连忙表态,说完之后还很得意。

大山村、金沙村、侯家塘村,这三个村在树木岭乡很具有代表性,虽然大山村只是每户都入股,而且

还是最低级的十元,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已经是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朱代东了。

村干部会开完后,养殖场就算是正式成立,而朱代东就更加忙碌了。要入股的村民以户为单位,先到

村支书报到,到村会计交钱,而想成为养殖户的也要先到村里登记报名,因为资金有限,朱代东也不可能

让全乡一万多户村民家家都成为养殖户,因此,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谁先报名,谁就先成为养殖户。

而大山村的支书马明义,在村干部大会后,就找到了朱代东报名。为他村里的养殖户,大山村穷得卵

子叮当响,只要是家时有劳动力,又不是太懒散的,他一口就全部给报了名。反正就算到时他们不愿意当

养殖户,也可以先占个名。

听着马明义口里连续不断的冒着一个个户主的名字,朱代东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个马明义还真是

个精明之人。

第八十四章我只相信毛主席

朱代东负责的养殖场进行得如火如荼,短短十天时间,他就收到了入股资金十五万多元,其中金沙

村和侯家塘村,就占了十二万多的入股资金。tgshuougt这两个村不但交得多,而且交得早。这次

金沙村憋足了气要跟侯家塘村斗一斗,胡支书只是回到村里随口提了提这件事,还没有举行村民大会,他

家和村会计家就被村民围住了,都是来交钱入股养殖场的。

而大山村的入股资金也很快交到了朱代东手中,大山村二百七十五户,每户入股十元,包括村支书马

明义在内也是如此,一共是二千七千五十元,在十天之后就送到了朱代东手中。这已经是大山村所能达到

的最快速度了。要知道大山村的村民,就算是一户拿出十元,有些人还是舍不得拿出来,要不是马明义有

先见之明,提前在朱代东这里预定了二百多户养殖户,恐怕就是这十元钱,也不是每一家都愿意拿出来。

可就算是这样,有几家还是固执己见,他们认为乡里搞这个养殖场,根本就赚不了钱,纯粹就是拿钱去打

水漂,因此,马明义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自己先垫着。

朱代东听到这种情况,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他已经将入股资金调到了最低,仅仅十元钱,可有些家

庭还是负担不起。tgshuougt区区十元,在朱代东看来并不多,他现在的工资每个月已经突破八百

,因此他不能想像大山村的情况。在来到树木岭之后,朱代东去过的村子不多,除了金沙村就是侯家塘村

,因此,在收到马明义的这笔入股资金后,他决定去趟大山村,亲自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

在大山村的村口,马明义很早就在那里等着,朱代东的摩托车并不能直接驶到村里,只能放在村口。

跟在马明义的后面,朱代东随他一起走进了大山村。

当朱代东真正走进了大山村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这里的村民会连十块钱都舍不得拿出来。大

山付的周围全部是山,石山,光秃秃的石山。村里二百七十五户人,精壮男子几乎都外出打工,反正他们

留在村里娶不上媳妇,还不如到外面去打拼一番,也许还能带个女的回来。

村里养了点羊,这是上面的扶贫项目,村民们几乎从来没有吃过羊肉,倒是经常为了几块羊粪而吵吵

闹闹,因为羊粪对他们而言,是不错的燃料。

“老马,你们村里的年平均收入是多少”朱代东听马明义一路介绍,心里说不出的酸楚,大山村虽

然通了电话,可是全村却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晚上是不开灯的,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家,根本就没通电,反正

他们不会用电,又何必费那线去拉电线装电灯呢。tgshuougt

“乡里每年的材料上不都有嘛,百吧。”马明义眼睛往朱代东这边飘了飘,笑眯眯的说道。

“我说的是真实数字”朱代东耳中一阵刺痛,现在他已经知道了,只要自己耳内刺痛,肯定是有人

说了违心之言,大山村的年收入有百元打死他都不信的。

“家庭年平均收入不到二百元。”马明义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虽然朱代东是乡里最年轻的干部,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