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巅峰权贵 > 分节阅读 344

分节阅读 34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二哥岂不是典型的汰渍档了么王群心中那个激动啊,自己跟着的人可是太子爷啊。

不过之前也算是太子爷,但是现在这个算是真正的太子爷了,要不就是干太子爷

李天舒笑着问道:“好了,就不说我这个事情了,对了王群,你媳妇呢”

王群笑着道:“她啊回老家了,说要回去看看自己的爸妈,今天刚走的。要知道二哥来了,我就不让她走了。”

李天舒笑着道:“我这一次回盐宁县都没有看到于海叔叔,听说是去党校学习了。我也就没有去找他,时间实在是太过的仓促,我原定于明天拜访几位叔叔,后天早上去东海县的。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可以提前到明天了”

张明浩笑着问道:“怎么这么着急啊我还准备留你在这多玩两天呢。不过东海距离这边也不是很远,天舒你是不是着急要回京城啊”

李天舒点点头道:“其实家里人没有怎么跟我说,但是我也知道,我爷爷的身体不太好了。我得早点回去看看爷爷,大伯的意思让我早些时候回去”

张明浩的脸色一变道:“老爷子的身体不好这”

李天舒道:“几位叔叔也不用太过担心,其实我爷爷之前的身体就是一直都不怎么好,只是这一阶段喜事比较多,所以身体才好了些的。可是毕竟年岁太大了”

王彬叹息道:“岁月不饶人啊那我们也得去看看老爷子啊”

s:今天三更,晚上有应酬,九千字。

第三百八十五章几点建议二更,求花

李天舒这一次及早回来虽然是想要看看老朋友,实际上他也隐晦的知道了一些自己爷爷的消息。这个消息并不是自己的父母告诉自己的,但是李天舒的京城不是没有朋友的。

有些消息是可以瞒得住的,但是有些消息是绝对瞒不住的。郭浩回到京城之后就收到了自己爷爷住院的消息,听说是没有什么大碍,但是李天舒知道,自己的爷爷这个年纪。

现在这样的年纪是最怕生病的,有些时候一个感冒什么的小病都能够引发很多疾病出来。

不过李家现在基本上算是传承完毕了,因为李宏远进入了政治局担任了常委了。李家最少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会有一个支柱在在撑着。就是要看看下一代能不能接力。

李天舒相信自己是能够接力成功的,非但如此自己的哥哥李天云恐怕也不会很弱的。不过李天云到底有多大的成就,这个李天舒还真的不是很清楚。

因为当年李天舒在一任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就郁郁而终了,没有什么比这个跟悲惨的事情。

李天舒和张明浩聊了很多,关于苏江的发展,李天舒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首先就是振兴苏南,然后是南北平衡,最终达到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当然了这个是定下了一个基调,目前苏北的经济基础非常的大,但是盐东市已经步入了发展的轨道,这个是苏北领军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天舒啊,关于盐东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啊能够南北同时发展的话,我觉得是最好的了。我看现在的盐东市整体水平应该可以上一个档次了。”张明浩问道。

“我也认为苏北现在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你们看,连州市、盐东市通往沪海市的高速已经修建完毕了。完全可以适应沪海发展的需要”封广德笑着道。

李天舒道:“嗯,这个是肯定的,高速的修建完全是为了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要有道路通往外面,咱们就不愁咱们的地方发展不起来。盐东市和连州市都是沿海城市,我看可以在苏北地区建设两个深水港口”

张明浩惊讶的看了看李天舒道:“我倒是认为深水港口建设在南边比较好一些”

李天舒摇摇头道:“我们苏江省经济的发展,未来肯定是南北不平衡的局面,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我们自然是要平衡了。否则地区差异和矛盾会越来越显现,这个是阻碍经济发展的。”

封广德问道:“你的意思是港口建设在连州市或者盐东市说实话吧,苏江是全国的经济大省,而且目前经济总量居全国前三的水平,国家也非常的重视”

李天舒笑着道:“正是因为国家的重视,才是我们发展的有利条件啊。要是我们晋西有苏江这个地理优势的话,我恐怕早就应该腾飞了。”

封广德笑着道:“首先就是深水港建设问题,西通市已经要建设深水港了。这件事情王书记也是力挺的”

李天舒拍了拍脑袋笑着道:“这件事情我倒是忘了,呵呵,不过西通市建设一个港口也是可以的。但是连州市在建设一个也无可厚非。那可是陇海线的源头啊”

“陇海线的源头,也对啊,盐东市的港口建设暂时就不要再议论了吧呵呵,要知道一个港口的建设那可是需要大笔的资金的,我们苏江就算是国家批下来,我们的财政也跟不上啊。”张明浩有些无奈的笑着道。

李天舒笑着道:“再过几年,等地方财政上去了,咱们就能够自主的多了。不过晋西那边可能麻烦要大很多了。到时候还需要几位叔叔的帮衬啊呵呵”

张明浩笑着道:“那个是应该的,嘿嘿,你帮了我们大忙了啊。我们现在也是在犹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思路,要是别人说的话,我会觉得是扯淡。但是从你天舒的嘴中说出来,我怎么看怎么感觉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呢”

封广德笑着道:“张书记,你这可是搞个人主义啊,我们可是要持反对意见的”

苏江目前的发展态势就是这样的,中央看出了苏江发展的勃勃生机,所以在苏江这一块的调整并没有做过多的打算,班子配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然了,这种事情绝对不会长久的,这个大家都知道。现在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定下基调那是绝对要得。只有这样,苏江的发展才能够打上他们的烙印。

张明浩对于苏江的思路原本是很清晰的,可是现在看来思路不得不转变了,因为苏北地区的强势崛起,又或者说苏北有李家的两个公子在那边。

与公与私,张明浩觉得苏北的发展都是势在必行的。其实这样的平衡发展,最终取得的收益是非常的巨大的。

李天舒道:“我提几点意见吧,这个是我在基层中总结的一些经验,那就是很多建设都是需要重复,比如说道路建设完成之后,铺个水管也要重新翻修一下,弄个电缆还是要重新的弄一下。为什么不能将这些都事先的弄好了呢”

张明浩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继续说下去”

李天舒继续道:“还有就是办公的效率问题,很多地方都是人浮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