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晚明 > 分节阅读 381

分节阅读 3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营伍”卢传宗惊讶的问道。

“去看看你们武备保养。”陈新没有解释,指指前面的武库,领头走了过去,卢传宗知道陈新脾气,只好把疑问放在心中,跟在后面赶过去

他们第二日到了掖县,自从朱万年走了之后,莱州府的缙绅就消停了许多,屯务司和情报局联合打击那些顽抗者。新来的的莱州知府是个老好人,每天都是乐呵呵的,缙绅钱照收,但要他对付登州镇,他就没了下文。

外务司与这个知府也打了交道,仪金是送了的,给陈新的报告说这个知府是个老油条,任何得罪人的事情都不会干,莱州缙绅几次要求他帮忙,银子收了最后啥也没干,后来那些缙绅也不再找他。

陈新当然最欢迎这种知府,现在的平度州、昌邑县等地的地方官都不敢得罪登州镇,知府再来一个老好人,登州镇吞下莱州府的乡间已经不成问题。只要不去动掖县城中的利益,大家也能相安无事。

陈新并未通知莱州知府自己要路过,在掖县的一处屯堡视察了一下,顺便在这个屯堡吃过午饭,吃的就是玉米。

掖县的土地也比较贫瘠,山地较多,农业研究所在这里推广玉米种植,山边新开垦的土地都不收粮税,屯户可以自己拿去售卖,以鼓励他们开荒的积极性,玉米是登州农业方面重要的补充,虽然明代玉米产量不高,每亩也只有百余斤,但可以不占用良田,山边和半山的土地也可以用,用途十分广泛,可以人吃,可以做家畜家禽的饲养,也可以用来酿酒。

那个屯长本来要准备些其他饭菜,但陈新和刘民有都不讲究,随行的吴有道等人也只好跟着一起吃玉米,此时的玉米甜味十足,陈新等人倒也很快就混了个饱。

屯堡体系在登莱十分成熟,那些屯长也都是从原来屯堡中抽调的总甲,也算是熟手,总甲这一层就有每月五钱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能指望往上面提升,屯长是登州镇最小的官吏,往上就是到各个民政司当主事,提升的标准是完成各司的考绩,种类繁多,包括学校、税粮、预备兵、水利、道路劳役、防火防盗等等。

外面总是关注登州镇的预备兵,却没有人注意到总甲和屯长有工资收入,包括李永芳在内。其实这才是登州的行政根基。

陈新的检查属于走过场,他们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下午继续赶路,过了掖县之后是平度州。那里屯堡林立,到处都能过夜。

从掖县屯堡出来后,陈新嘿嘿笑着对刘民有问道:“你上次说,督查局收到很多对屯长的上告,处理完了没有”

刘民有耸耸肩膀,“没有处理完,撤了三个,还有几个在调查,都是涉及贪墨物资。接受请托分地之类的,该处理就处理。”

陈新摇头道:“由屯长控制生产物资,本身就有寻租的空间,以前屯堡里面物资不丰富,现在有些屯堡繁华起来,店铺这些东西也很值钱,屯长弄钱的机会就多了,这是有投诉的,没投诉的不知还有多少。”

“作为基层行政。有物资分配权本来就不妥,屯堡只是我们在卫所体系下偷偷发展出来的一套,带着卫所制度的一些残余。屯长的权力确实需要减少,至少耕牛、种子发放、店铺这三项要取消。”

陈新转头看看他。“民政这边还要继续调整”

“确实需要,我已有个初步规划,屯堡现在还只能这样继续。否则咱们没有治理的基础。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登莱地域远远比文登广大。如今又有了辽南和青州府,以前由各有司直接下令到屯堡。由屯堡执行。上次的调整只是确定各司职能,方式却没有改变,地域广大造成的结果,就是有司的反应速度很慢。更有莫怀文这样的,屯务司司长又驻扎平度州统管民事,平度处理速度很快,但莱阳、宁海州、文登几处就更加缓慢。所以在各地设置民政主官,统管民政也是必需的,有一些权限内的事情,就可以在当地处理。”

陈新哈哈笑道:“那咱们要任命知县知州了,就叫民事官吧。这事儿你要弄的话,最好试点一下,中间要扯皮的事情太多。”

在平度州两人又和莫怀文碰头,先给他通报了陈一敬的事情,让莫怀文安抚平度的民事部官吏,表明这事不会扩大化,让各有司人员安心做事。

莫怀文与陈一敬少有交集,与徐元华却一直很熟,徐元华以前是莫怀文的最强竞争者,这次手下出了这么大一个漏子,没有能一起视察工厂,被留在了情报局协助调查。以后的前景还能难说。

刘民有也跟莫怀文说了地方民事官的事情,莫怀文一直身兼两职,是实际上的平度州民事官,现在要划分开的话,他就不能再兼着。所以他有些难以选择,地方上有一定自主权,但层级比起屯务司就要低一些,莫怀文心中更倾向于当民事官。

吴有道则是一直在民事部,他当然希望有司权力大一些,所以这两人讨论起来,一点小事也要争执一番,刘民有、吴有道和莫怀文说了一个时辰,也没有理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陈新听得不耐烦,拍拍桌子对三人道:“莫怀文你不用东拉西扯,有司和地方划分,是迟早的事情。青州和文登不说,辽南也要搞屯务,你一个屯务司司长远在平度,建一个屯堡还要送到平度来批准,往来就是多少天,你是不是舍不得屯务司司长的职位。”

莫怀文看陈新发火,连忙道:“属下不是那个意思”

“你们就是那个意思,吴有道你不用缩头,你们说了一个时辰,还没有定下任何事情。按大明这个道道,地方上与六部有些差别,一省巡抚是三品,尚书就要高那么一些。地方上权力大些,下面管的实际事务多,咱们地盘也不大,最多划五个民事区。咱们这个民事官,与司长一个级别,民事官和有司打交道,不低人一头,现在让你们跟刘大人商议,只是定下地方民事官的职权,让他们能就近处理一些普通事务,不需样样报到有司,但是也不是像朝廷那些地方官,一个人管所有事情。民事官下面也对应各有司建一些机构,民事官还能有副职,各自分管一块,谁管的事情出错就找谁,不是唯民事官试问。”

莫怀文连忙道:“民事官下面机构既然对应有司,那是听民事官调派,还是听有司调派人事又是谁来定还有他们的用度,以前都是财政司分到各司,再拨到下面的屯堡或是工坊,日后地方的机构,是财政司管银子,还是民事官管银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