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晚明 > 分节阅读 374

分节阅读 3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还只是在金州附近杀的。

那个主事进去通报,陈新亲自出来迎接他,吴襄一番溜须拍马,两人往来了几次,比起以前亲热许多。陈新客气的请他进了大帐,里面装饰朴素,中间有一个没有完成的简易沙盘,后面有一面屏风,然后就是上首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

卫兵来上过茶后,吴襄对陈新拱手佩服的道:“陈大人这次大挫建奴,下官心中的敬佩已无以言表。下官前些日子在宁远听说建奴去了辽南,心中激愤之下上书兵部请战,可兵部一直没有回音,祖总兵焦急之下抗命领兵直取三岔河,又派下官赶来登州,说只要是大人需要的东西,辽镇有多少给多少。”

陈新当然不信辽镇这帮人会这么积极,这吴襄就是看菜下饭的人,看到后金兵已退,马上就是这套说辞。他对吴襄微笑道:“兵部一向都是慢的,难得祖大人和吴将军挂怀,既然是祖大人的心意,本官需要一千战马。”

“包在下官身上。”吴襄一拍胸口,一脸的毅然。实际他心头后悔不已,刚才话说满了点,没想到陈新这么不要脸,一句客气话居然还真敢开口。

陈新心中好笑,对吴襄说道:“还是老规矩,本官给银子买下,怎么也不能让吴大人破费,这次祖大人出兵三岔河,足可见辽镇也是对付建奴之要紧一环,与登州镇相得益彰,日后咱们还要多走动,兵部实在是慢了些。”

吴襄听完心中有底,祖大寿临行前专门叮嘱他,首先要看双方真实的战果,如果登州镇竟然能顶住,说明登州镇的力量已然接近后金,辽东的局面就出现了四股力量,分别是后金、登州、辽镇、东江。

这几股力量里面,东江最弱,但是东江明显偏向登州镇,基本可以算登州分支。辽镇就属于三方中最弱的一边,那祖大寿就要探明陈新对辽镇的态度,祖大寿才能决定辽西以后的策略。从陈新刚才的话中,他是把辽镇当作对等的一方,而不是要压制,而且暗示吴襄双方可以绕过兵部,私下分配辽东的利益。

有了这个认识,吴襄感觉自己已经知道了陈新的态度,马上对陈新拱手道:“祖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军机瞬息万变,按朝廷的新三方策,头腰尾此进彼退,熊大人常驻山海关,这消息传来传去,也容易走漏风声,宁远直接与旅顺传递消息更稳妥。”

陈新连连点头,两人很快就抛开了朝廷,祖大寿最怕的就是陈新真正站在朝廷一边,朝廷靠登莱压制辽镇是显然的,不过只要陈新不动真格的,那辽镇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双方可以表面演戏,私下各取所需。

陈新则需要稳住辽镇,全力打击是后金是陈新的既定策略,后金覆灭之时就是辽镇失去价值的时候,以祖大寿多次公然抗命的资质,朝廷肯定要对付他,而朝廷最可依靠的就是登州的强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辽镇会做出什么反应很难说。眼下就是先与辽镇建立一些信任,捆绑部分的利益。

以祖大寿的眼光。他会知道陈新有野心,但这个野心大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他能判断的了。陈新希望祖大寿把自己当成当年的李成梁,祖大寿对李成梁的体系很清楚,李成梁八千家丁,除了戚家军没有对手,是实际上的辽东土皇帝,但是最后也没有什么谋逆的举动,在祖大寿这样的武人看来,造反风险非常大,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

“那吴大人回程的时候可告知祖帅。本官下月会派一些得力之人赴锦州,有些事情能做主,也方便贵我两镇互通有无,名义还是商社的人,这样在朝廷面子上好看一些。”

吴襄听完马上问道:“那下官也打算派几个得力的人来,有些事不用往来询问,生意也方便些,不知大人觉得是安排在旅顺好还是金州好。”

“旅顺。”陈新微笑道,“就在双岛湾。那里会辟一块地方作商港,谁来做生意都可以,金州以南以后有许多的屯户,所需的物资也不少。只要经营有道,吴大人既可与我登州镇协同打建奴,还可以顺道做大些生意。”

“谢过大人盛情。下官也有此打算,准备办几个私人的铺子。贩些蒙古的皮货。听大人意思,辽南也能放开给人做生意”

“自然。”陈新盯着吴襄道。“无商不活,南关南面都是屯田区,我们是敞开门做生意。吴将军也算生意人,咱们都知道商人也不易,赚些银子四处求告钻营,所以商人来登莱,我会给与力所能及的关照,若是在登莱置业安家,则所有合法收入都受到登州镇保护,无论谁也不能抄走,本官在此就可以给吴大人保证。”

吴襄眯眯眼睛,“大人说的合法收入是”

“不在登州作奸犯科的都是合法收入。”

陈新打量着吴襄的神情,在这个乱世中,就算吴襄这样的草头王,也会时常有不安全的感觉,大量白银藏在家中,既可能被建奴攻城后抢走,也可能在朝廷的抄家中变成抄家者瓜分的对象。吴襄上次对有利息的储蓄很感兴趣,已经存了几万两银子在四海钱庄,眼下也在收利息,加上双方交易往来的资金,他有十多万两在四海钱庄,使用习惯已经培养出来。

超强的武力就是登州镇的信用担保,他需要吸引资金到登州,通过钱庄或是股份进入登州的实业,做大他的几个大型产业,取得规模上的优势,再带动民间其他行业。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资金,光靠登州镇自己的资本还远远不够。

更大的利益在货币,登州的武力越强,四海钱庄的信用也越强,眼下的钱庄基本还是按手中白银数量发行稍多的饷票,除去在临清流动资金,登州本地发行的饷票不过二十万两,向外围扩张的时候需要本身有一定价值的银币或金币,其中的钱息就是一大笔钱。

吴襄暂时也不可能把所有身家弄来登莱,陈新只是告诉他私人财产在登莱收到登州镇的保护,即便朝廷也拿不走,这点是最打动吴襄的。陈新的难处在于不能直接制定个法律或宪法来公告天下,只能靠钱庄一点点积累信用,在民间传播这个消息

吴襄离开后,刘民有从后面的屏风后转出来,陈新摇头道:“还是要给许多人头给吴襄,不过能换银子也值了。”

“你要减弱登州镇一家独大的印象,分人头给辽镇和东江都是躲不过的,登州镇内里,还得给王廷试和吕直的人分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