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晚明 > 分节阅读 311

分节阅读 3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流民,也是不会拿出来教给别人的。

烧酒在北方是又一种十分紧俏的商品。特别在蒙古各部落那里,牧民酒瘾上来,几斤酒换一匹马都愿意,刘民有也不敢用粮食酿酒。他希望有一些较高纯度的酒精,可以给伤员清理伤口,这样能继续提高伤员的生存能力。

蜂蜜的消毒作用得到了检验。刘民有便让综合门市抬价收购,一时间原来养蜂的人变得十分吃香。很多屯户想把养蜂作为家中的又一财源。

蜜蜂养殖可比鸡鸭牛羊方便,家里屋檐下面找个遮雨的地方做个蜂箱。等到别人那里有新锋王分桶的时候,就过去收来,分桶的时候通常是会被扎得全身发肿,不过后面不用每天喂养,十分省力,在家中不占什么地方,后面几乎没有成本,还不会搞出满地粪便,十分适合屯堡当做额外养殖收入,当然收蜂糖的时候是又要肿一次的。

登州今年扩大了军队和工坊,物价有上涨的趋势,原来很多地窖里面的不动产到了原本一文不名的流民手中,一些基本消费品需求量很大,涉及到民生的粮食、盐、棉布仍然由综合门市在供给,其他的的各行业也渐渐变得兴旺,等到明年把五十多万亩地全数分下去,屯户有了自己的收入后,登州的消费规模会更加扩大。

屯堡在平度州占尽优势,不但绝大多数佃户都跑去了屯堡,连当地民户也在不断投靠,因为他们发现只要进入屯堡,就立即有了一座大靠山,缙绅官府都不敢再来欺负,税也少了很多,多出来的兵役不是白干,战兵收入还是最高的。

平度州乡间的中小地主日子最是难过,因为佃户和家奴都跑光了,剩下土地无人耕种,外地来的流民或许能骗来耕种一段日子,但他们迟早知道消息,然后便逃走了,进入八月后登州镇在各条道路入境的地方设了路卡,就地招收屯户,更是断了佃户的人力资源,当地残余的缙绅日子变得困难,土地又不想卖掉,但也找不到那么多人去耕种,唯一能抢人力的办法就是降低租子,但登州镇是要分地的,又能有个依靠,所以即便把租子不断降低,他们还是招不到足够的佃户。

所以刘民有心情很放松,今年屯堡的基础投入都做了,明年就该收租子了,目前人口达到了四十万,到明年开春达到五十万应当没有问题。

此时听了陈新说哈,不由暼他一眼道:“你不想当官那么卖命打仗干啥,你从来到这大明朝,不就一直在追求官位么。”

“所以啊,马上就要升到头了,一挂上将军印,就真是将军,五军府的署职也到头了,以后跟着文官一起升三少三孤什么的,多没意思。”陈新也在就着黄豆下酒,“眼下大明的武官,原本就不值钱了,当到登州镇总兵,最多就是军镇间换换总兵位置,上面没有其他通道了,祖大寿闯那么大的乱子,也只取掉了左都督和少傅,另外取消一个宁远百户世袭,连征辽前锋将军印都没摘掉,再看看吴襄,两百七十个人头就回到了团练总兵,张春可真是白守了大义,整日被吴襄拿来作挡箭牌不说,现在吴襄这个最先跑的官复原职,他这个打到最后的成了阶下囚,如此哪里能服众。”

刘民有想起那个吴襄,也是心中摇头,这人当个商人肯定绰绰有余。回了辽西官复原职,就连忙派人送来礼物道谢。连刘民有也有一份,是一匹青色的骏马。刘民有十分喜爱,打算换成日常坐骑,这种礼物很有考究,几乎天天能看到,随时都能想起吴襄这个人,就跟后世产品赠送台历一般,一点点成本就让你经常都能加深印象。

偏生他还是个镇守边关的武将,他这两百多个人头买回去,向兵部报功说是在喀喇沁夜袭建奴分兵。人头全都是真的,长山之战同挨了降职的祖大弼、祖大乐等人都官复原职了,连祖大寿也恢复了宁远百户世袭。

刘民有叹气道:“吴襄这人当个生意伙伴没的说,你以后打仗,千万别跟他一起,恐怕祖大寿都好得多。”

“祖大寿他打仗是有两把刷子,不过他也有一堆亲戚在皇太极那里,我跟耗子搭伴也不跟他一起。”

刘民有抓起京师那份情报看了看道:“流寇要来了,一旦他们摆脱了山西边界的山势限制。进入平原地区的话,多半会调你去打流寇的,没准也会碰到祖大寿。咦,张大会还灭掉建奴一个谍工窝子”

陈新把一颗黄豆抛起来。张口接了才道:“祖大寿不会入关的,一旦被抓就可能造成关宁军分裂,这事他很清楚。所以你也别担心我会碰上他了。这次我派宋闻贤去京师了,反正咬定咱们在复州损失惨重。还有金州旅顺要守,若是要调咱们去打流寇。那就给我两千匹马,再给登州镇加一个官职。”

“哦你还要官职,不是到头了么”

“我是给手下求的,我现在是挂印总兵,手下提升一个两个寻常总兵也无妨了。其实我是想去打流寇的,他们流得越宽,咱们的军队就能跟着扩大影响力,咱也公费旅游,播种机宣传队一下。”

刘民有自己拿起火钳往火盆里面加了炭,外面虽然冰雪飘飞,总兵府书房里面却温暖如春,喝过高粱酒之后身上也十分暖和。

他加完炭回来才对陈新说道:“你到底想要个啥总兵”

“登州镇团练总兵,有了这总兵,看谁还弹劾老子练预备兵。”陈新骂完,朝着火盆里面吐了一口

“剥”一声,火盆中冒出几点火星,是一块没烧透的木炭崩开了,皇太极没有去理会它。他刚刚才回到沈阳宫中,大军仍落在后面两天,皇太极赶回沈阳第一件事情,便是先去看望了病重的佟养性注1,然后招来了抚顺额驸李永芳。

这位在明末开汉奸先河的额驸辫子花白,恭敬的坐在下首,面前小桌上摆着两个盘子,分别是奶酪和萨其玛,这两样都是他们的传统点心。

李永芳在万历四十六年于抚顺投降,是第一个投降的明军边将,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跟佟养性一样是个额驸。不过佟养性是娶的老奴的女儿,而李永芳只是娶的阿巴泰的女儿,倒霉的是,长得丑不说,还死得特早,两年前就挂了,李永芳只好守了寡。

他刚投降的时候,老奴信任过他一段时间,后来爱塔在复州的事情一出,老奴对所有汉人都心存疑虑,李永芳当时为复州汉人说了两句话,希望老奴不要乱杀,结果被老奴一通怒斥,其后渐渐失宠,加上不断有新的汉官新鲜血液加入,皇太极也更着意培养自己的文官体系,李永芳能力和宣传效应都已经失去,逐渐淡出了后金政坛。这次皇太极的突然召见,确实让他受宠若惊。

皇太极有些伤感的道:“西屋里额驸病重,恐不久矣,又让朕想起多年前往事,当年便只得两位乃汉人额驸,是以找抚顺额驸过来说话。”

李永芳假惺惺的掉了两滴泪,实际上佟养性不认为自己是汉人,后来他的后人还编了一个段子,说是佟养性一直是女真人,连祖宗托梦都弄出来了,总之是要证明佟养性同志是正宗的真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