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唐谪仙 > 分节阅读 236

分节阅读 2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十八年八月而不是开皇十九年或者更后面”

尚秀芳既觉忐忑不已又有些莫名其妙,心口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样难受,缓缓点头肯定地道:“是是开皇十八年八

“开皇十八年八月,开皇十七年十月”杨广不断的念叨着这两段时间。忽然以远超平常的矫健姿态大步过去仅仅抓住尚秀芳的双臂,欣喜若狂的大笑不止,语无伦次的道:“秀芳是明月地女儿,明月没有背叛我明月没有背叛我啊”

即使尚秀芳心里清楚此时地杨广没有丝毫亵渎她的心思,只是心情激动而已,但仍忍不住一阵惊慌失措。强自镇定唤道:“圣上。圣上请”而后求助的看向一边的朱浩。

朱浩低咳一声,道:“陛下定有许多事要与秀芳详谈,臣请告退”

杨广顿时回过神来,放开尚秀芳双臂,一整神情道:“王弟到别院等候一下如何”此时他如何不知朱浩刚才问尚秀芳生辰的用意,所以连带口气都温和了许多。

“遵旨”朱浩退出大殿时给尚秀芳传音道:“不必惊惶,一切顺其自然”

尚秀芳心中一定,露出一抹笑意。

朱浩在杨广的别院里陪赵王杨杲下棋讲故事许久,直到一起吃过晚饭之后神情复杂的杨广才从寝宫里出来。

杨杲是杨广的幼子,如今才十二岁。不过最得杨广疼爱。而且聪敏好学。自从明德太子死后,齐王杨又因阴谋弑君而身死寝宫,而长孙代王杨侑还被挟持在长安,所以杨广百年之后,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就是杨杲。所幸的是杨杲对朱浩很有好感,最爱听他讲故事和授课,并且朱浩一直都喜欢聪明懂事地孩子。杨广甚至有意让杨杲拜他为师。

杨广一坐下就直接进入正题道:“上次王弟你说地关于宗教管理的意见。朕觉得此事的可行性很高。而且很有必要。杜如晦与魏征两人的折子皆是痛陈利弊之事,因为以朝廷的力量插手宗教事宜容易令宗教中人恐慌。以为朕又要学前朝武帝灭佛之举。他们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亦没有固定军队,但是习武者甚多,而且信徒广布天下,如果煽动那些不知事的普通百姓造反,那么王弟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朱浩道:“陛下说地没错。正因如此,我才会选择在如今这个时候进谏。因为这些举措能真正执行地只在我大隋兵力与势力影响范围之内,至于那些自立或者叛乱的诸侯,他们肯定会借用宗教地名义来说事。所以我们行此举之前一样需要一个令他们无法辩驳的大义名分”

“哦王弟说说看”杨广露出颇有兴趣的样子。

朱浩神秘的一笑,将自己想出的方法娓娓道来。

冬日里天黑的甚早,所以朱浩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杨广在他走时低声道:“秀芳暂时住在你那儿。”

“嗯,臣省的”

杨广不甚唏嘘道:“唉,这些年来苦了她们母女了是朕对不起她们,真希望有生之年能得到她的原谅。”

朱浩劝慰道:“我想明月当年定只是左右为难那而已,陛下不必过于自责”

“是啊,谁会想到明月竟是向雨田的女儿呢唉,是朕当年错怪了她,使得她们母女在外流落二十余年。”杨广感叹一声,又抬头看着朱浩问道:“那姓卜的男子是石之轩么”

朱浩点头道:“大约是的”

杨广冷哂道:“以前朕一直看不起他,只觉他有才华却无风骨,如今才知道他的算计竟然如此之深,深藏不露的本事无人可及。他骗过了朕,骗过了向雨田、骗过了祝玉妍,还骗过了明月唉。不说这些了。天色已经不早,卿且回去吧”

“嗯,臣尚有另一件事要说”朱浩突然想起傅君师姐妹三人的事,补充道:“臣上次曾与陛下讨论专利法与大隋对边境诸国地态度问题,今天恰好高丽已经派来使者,想要与大隋和谈”

杨广皱着眉头道:“高丽王弟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朱浩答道:“此事臣无法做主,所以才请皇上定夺。”

杨广摆手道:“无事。只是随意说说你的意见而已。”

“鸡肋”朱浩想了想,觉得这个词语最适合大隋对高丽的态度,“高丽于我大隋来说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要征伐,势必再次劳民伤财,如果放弃征伐,他们又不会安分守己。”

“王弟说的对朕之所以征伐高丽。一是因为它野心勃勃。强时入寇中原,弱时俯首称臣,并且地理位置险要,难以挥兵征讨。如此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置我大隋威严于何地”

朱浩不禁点头称是。因为从五胡乱华开始到大隋一统,高丽王在这三百年间曾大举兴兵入寇中原十余次,得利则大肆扩张,失势则俯首帖耳,但始终是心怀叵测,虎视中原。抛开后世那些龌龊的东西。在如今这个时代看来。高丽同样是反复无常的代名词。

杨广继续说道:“朕还曾征讨过突厥、吐谷浑、南陈以及塞外诸族,但唯独对高丽用兵最多,也受损最重。朕不管别人如何看法,但朕实在心有不甘。因为高丽人的吃穿用度、生活习惯,哪样不是学自我中原比起野蛮而不开化地胡人来说,高丽更是应该亲近中原才是。不过事实证明,高丽人坚忍而野心勃勃。只会对强者摇尾乞怜。更兼自身势利自私,从不感恩。以怨报德之事多不胜数,何曾学来我中原人以德报怨的和善他们学习中原礼仪只是为了强大自身,所以其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朱浩已经明白杨广对和谈一事的态度,佩服杨广的远见的同时,朱浩心里还是微微感叹一声,不是他不愿帮忙,而是高丽人自己种下的因果。不是有句话叫做“天做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么

朱浩低头思索片刻,道:“陛下说地很有道理,臣亦是此观点。”

“哦”杨广颇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朕还以为王弟不愿多造杀孽的性格定会反对此事。”

朱浩耸耸肩道:“但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方法我依旧是会执行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