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唐谪仙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挑软的捏,杜伏威和李子通之间,毫无疑问的前者要难啃得多。而且现在陈棱正在六合县与杜伏威相持,朱浩也懒得凑那个热闹。只要杨广不再如历史上那般“考察”地方官政绩搞得江都鸡飞狗跳、民不聊生的话,陈棱和杜伏威短时间内是分不出高下的。更重要的是在海陵养精蓄锐了一年多的李子通已经尽起四万兵马,准备去凑这个热闹分一杯羹了注。

所以说海陵才是个软柿子,趁着李子通带走大部分兵力的时候抄了他的后路,再来几次轻骑扰袭,用五千黎明精兵拖垮才放下锄头不久的李子通部义军应该不是难事。然后挟大胜之后的锐气与陈棱夹攻杜伏威,想必破掉“袖里乾坤”杜伏威也大有可能。只要这样,朱浩此行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老师”

“嗯”

朱浩偏头看着身旁打马上前与他齐头并进的寇仲。

寇仲拿眼睛斜了斜前面不断和徐子陵比划着的来弘,道:“这个来弘的本事有没有他的脾气那么大”

朱浩没好气的道:“注意你的言辞,你现在已经是左前锋了,说话可不能这么随便,这里可是军中。”

口中举手想要挠挠脑袋,却带动了一身盔甲叮铃哐啷的摩擦,看着一身儒服,潇洒自若的师父朱浩,不禁羡慕道:“还是师父好,这一身盔甲穿着真不爽”

朱浩戏谑道:“不知是谁当初见了这身玄甲披风就迫不及待的换上在我面前显摆来着现在你可是果毅都尉了,手下统领着六百兵马,可是要做好表率的。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这个长官如果都做不好,下面的士兵怎么做得好”

寇仲在马上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朗声道:“是,长官”

后面又小声加了一句“放心吧老师,我和小陵绝不会给您老人家丢脸的”

朱浩瞪了他一眼,道:“知道就好”

放慢马速,朱浩等着虚行之上来,道:“虚军师大人,还习惯否”

虚行之现在乘的是之前朱浩所骑的那匹白马,也就是原本属于傅君婥的那匹。而朱浩自然骑的是王世充送的这匹神骏高大的白马了,只是没想到上次用来驯服“乌云”的那种简单的方法竟然那么有用。不期然的想起在飞马牧场的那段日子,应该算是来到这个世界过的最丰满安逸的时光了。美貌高雅的商秀珣,睿智深沉的鲁妙子,豪爽大气的柳宗道,还有可爱活泼的小婢小娟姑娘,甚至包括朱浩潜意识里并不喜欢但实际上却是精明干练、娇俏迷人的李秀宁,还有盛夏牧场迷人的景致和可口的美食,外出狩猎时策马弯弓的豪情,还有那些真诚而善良的牧场子民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令人回味无穷。

而将他比作知己、倾诉了许多心事的商秀珣的形象却越来越清晰,坚强、高雅、敢爱敢恨的她无疑会吸引异性的目光,这种介于欣赏和倾慕之间的感情却是令人更加难以忘怀的,朱浩只希望以后的日子里她能得到更多的爱护,她还很年轻,不应该让一个小小的牧场禁锢了所有的希冀。

可是他留在牧场的那样东西真的是合适的么

或者说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合适吗

现在已经没有犹豫追悔的时间了,一切都已经发生了,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思绪游离的时候,却听到虚行之熟悉的声音唤道:“天威上将军朱大人”

回过神来,朱浩看着一脸没好气的虚行之,歉笑道:“真是对不住,我有走神了。”

虚行之暗自腹诽道:邀别人说话,自己才打了个招呼就走神的,朱浩算是他见过的第一位了。口上自然而然的答道:“无妨,多谢大人关怀,下官也非什么身骄肉贵之人,这些小事还是没问题的。”

注:在原著中的记载是“东海李子通的义军,刚渡过淮水,与杜伏威结成联盟,大破隋师,并派出一军,南来直迫历阳”第一卷第五章。实际上次我已经说过了,李子通去年势穷之时曾投靠杜伏威,然后又谋反夺权阴了老杜一把。从此两人就算是结下了解不开的梁子,老死不相往来了。更何况这个时候李子通还在海陵,不是在东海。本文中依照着部分尊重历史,部分改编原著的原则,将现在的李子通势力定在海陵,而且暂时依照原著中和杜伏威结盟。

卷六 江淮之战 第一百二十三章 牧场来人

海陵离江都仅有不到两百里路,此时出发,以骑兵的速度,不出两天就可以到达。

朱浩对身旁的虚行之道:“虚先生,李子通趁乱攻打盐城高邮,如今我们尽起五千兵马袭取海陵有多大的胜算”

虚行之榈了捋下颌的黑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道:“事前已多有讨论,我们只许胜不许败,这胜算自然是十成十了。”

朱浩面上的表情一滞,才到:“没想到你也会开玩笑了。”

虚行之道:“不是会不会开玩笑,而是想不想开玩笑。”

朱浩提了提缰绳,促狭道:“开玩笑有益于身心健康,我们师徒是在为你好来着,成天捧着圣贤书会读坏人的脑袋的。”

虚行之原本含着笑意的眼中忽然闪出一抹精光,转头目视朱浩回道:“如此说来那读书人尊崇的孔孟早就是疯癫白痴了,这圣人之学还有谁去看”

一谈论到这些问题,朱浩马上来了精神,辩道:“孔孟之学只可修身养性,其用止于修身齐家而已,于治国平天下何用难道将六艺贯通就可以封侯拜相,无所不通了吗”

虚行之针锋相对的答道:“用人之道最重德才兼备,有德无才,可以服人,有才无德,可以乱国。两者相较,德更重于才,是以君子六艺修身养性必不可少”

朱浩并不争执,而是反问道:“既然你如此说,那么你胸中谋略、行军布阵、军务处理这些都是从六艺中习得的吗”

虚行之知道他的意思,遂坦然答道:“不是”

朱浩盯着他,目光灼灼的道:“农人乃是国之根基,他们种田种地靠的可是儒家学说商人交流货物,乃是国之命脉,他们东货西贩靠的可是君子六艺工匠专制巧器工具,可节省人力,增加产出,他们发明什物靠的可是圣贤之书兵者,国之大事,将帅统兵打仗攻城略地靠的可是孔子孟子士人官员处理公文案件,要做到公正无私明察秋毫,靠的可是论语、春秋可是朝廷开科取士以及举孝廉取的哪些人呢皆是苦读圣贤书,脑子里只剩下成仁取义,空谈误国的迂腐之人而已”

虚行之仔细听完,方才反驳道:“士人治国,若无圣贤之道养成的道德修养,怎么可能做好一方官员那只会祸害百姓而已。所谓士工农商,士独占首位,若是官员失德,害得是一方百姓,黎民失德,害得只是自身而已。人人有成仁取义之心,又何愁乱世纷争”

一听到“士工农商”这种极度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排行,朱浩心底忽然生出一股怨气,与他并骥同行的虚行之最快的发现了他眼中那稍闪即逝的寒光。

虚行之微微皱了皱眉头,这已经是朱浩第二次莫名其妙的情绪失控了。

回过神来的朱浩歉意的笑了笑,道:“对不起,又出了一点状况。”

虚行之大度的笑了笑,答道:“没关系,已经习惯了。”

“今天不谈这些了。”朱浩道,“不过我却是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

看着一夹马腹赶到前面去的朱浩,虚行之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低声自语道:“不学儒学,发扬诸子百家”

天色昏暗的时候,黎明军赶到了距离江都一百二十多里远的泰县。这里是李子通与江都官军势力对峙的前线。扬州总管尉迟胜和江都通守王世充都曾带兵在此处集结讨伐李子通的海陵军,出了县城二十里外,就已经不是隋室掌控的地界了。

在泰县的城南驻扎下来的黎明军刚吃过晚饭,朱浩正想要到虚行之那里去的时候,忽然有一名带甲校尉跑步过来立定敬礼道:“报告将军,营外有人请求接见,他们报上的身份是飞马牧场”

听到是飞马牧场的人来了,朱浩顿住脚步,大喜道:“快请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