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孤王甚慰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会,只听窸窣的脚步声传来,未几,一个白色的身影闯入前方的月光与树荫交错之处。

田彬仔细看,只见那是个少年,身上穿着长得及地的绢袍,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面容在月光下莹白秀致。

好个俊俏小郎君。田彬心里赞道。

他以为这个少年是路过,可没多久,却见他走到槐树下,四下里看看,一脚踩着树干攀了上去。

田彬讶然,用口型问元煜。

元煜没回答,看着少年轻快的身手,眼睛微微眯起。

初华十分小心。她一直等到三更,竖着耳朵听到外面没有了半点动静,才开了窗子,小心翼翼地出来。冯暨那老匹夫耳目多得很,害她找只猫都麻烦得要死。

她远远听到了将军的叫声,果不其然,那笨猫爬上了槐树,却不敢下来,一个劲地叫唤。

“别叫了,来了来了。”初华嘟哝道,顺着粗壮的树干爬上去。

槐花才刚刚开放,四周飘着淡淡的甜香。

“别动。”初华对将军说道,可眼见着要够着,一声尖叫突然打破四周的寂静:“来人起火了快来人”

初华一惊,转头张望。视线越过院子的屋脊,只见不远处,有明亮的火光照出,滚滚黑烟看得真切。

她不禁皱眉。不是因为失火,而是突然出了这事,院子里的侍卫会惊醒,若是发现她不在果然,纷乱之声四起,初华忙一把抱起将军,顺着树干下去。

就在这时,树身突然一摇,不待初华回神,两道黑色人影已经矫健地从大树另一侧飞攀而上

初华目瞪口呆,贼她想看清些,却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回廊传来。

管他呢,先回去要紧。初华忙跃下,借着树影,无声遁去。

驿馆的大火惊了全城,第二日,陈留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据昨夜去救火的府吏说,那火是住客喝醉酒碰翻油灯所致,近来一连几日的大太阳,房屋干燥,火窜得很猛,把大半个院子烧得精光。

“怎么这样不小心,喝个酒还能丢了命。”

“听说还是个告老还乡的朝官,被活活烧成焦黑,唉,可怜哪”

“哎哎,听说昨夜中山王也住在了那驿馆里,差点把中山王住的房子也烧了”

离城十余里远的一处路边茶寮里,几个赶路的旅人七嘴八舌议论得热闹。

田彬几人一语不发地听着他们说话,吃完了茶,徐衡叫来店主人,付了钱,起身离开。

马匹在路旁的树荫下吃草,元煜自己解了马,踏着乘石翻身上了马背,动作如行云流水。

田彬也上了马,偷眼观察着元煜的神色,并无异常。

他们半月前从五原出来,来到陈留住了几日,今日午后,跟着出城的人潮离开。对于梁荣,田彬只知道他是太医署中的医官,年纪到了告老还乡。至于元煜为何千里迢迢来找他,昨夜他暴毙前二人说了什么,田彬一无所知。

走在路上,田彬和徐衡交换着眼色。跟随元煜多年,他们知道有事做事,不该问的不要问。

“怎么昨夜中山王在那驿馆里”徐衡想起方才那些人的话,讶异地问。

“中山王有什么稀奇,朝觐之时,京城的各路王侯多得跟不要钱似的。”田彬嘻嘻一笑,“依我看,昨夜那爬树的小公子才有趣,也不知是谁家的。”

“什么谁家的,就是小公子家的呗。”

“这你就不懂了。”田彬神秘地说,“我问你,那小公子看起来多大。”

“嗯”徐衡回忆了一下,“十几岁吧。”

“十几岁,却像个成人似的束发,你可想到了什么”

徐衡茫然:“什么”

田彬策着马贴近些,拍拍他肩头:“知道信阳的张偃么”

“信阳张偃”徐衡想了想,“哦,许多年在京中作赋得了陛下赏的那位我母亲都知道他。”

“告诉你一件秘闻,可不能传出去。”田彬眨眨眼,低声道,“这位名士,除了好文墨,还好娈童。我听说他最喜欢十几岁的少年,让他们打扮成大人的样子,行事时还要穿得端端正正”

徐衡听着面红耳赤,没等他说完就嚷起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是说昨夜那人就是张偃的娈童”

“哎呀你嚷什么不是不是”田彬连忙瞪他,还想再说,突然看到元煜瞥来的目光,两人立刻齐齐噤声。

“怎么不说了。”元煜似笑非笑。

田彬干笑一声,立刻调转话头:“殿下,那位中山王,不是说快病死了么,怎么突然要去春朝”

元煜看他一眼:“不许人家病好了”

徐衡有些不平道:“殿下你看看人家,香车卤簿,招摇过市,沿途供奉;殿下比他大多了,加起来就三人,风吹日晒还要自带干粮。”

“那也没有哪个王年纪轻轻就出征在外,手里管着几十万大军。”田彬道:“你倒是带着卤簿仪仗过来啊,再闯到驿馆里抓人,再把房子点了。”

“那也行,索性把中山王也灭了,朝廷肯定高兴”

元煜听着这两人肆无忌惮地吹牛,没接话,将目光望向路边广袤的原野。

“如果你对庙堂无所求,就别再回来了。”几年前,舅父郭越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知道先帝为何将北境交给你。”

握着马鞭的手紧了紧,元煜的目光渐渐沉下,低叱一声,加快了行速。

今年的春朝,恰逢太皇太后七十寿辰,于是格外热闹。

各地的大小诸侯云集京城,即便是不便前来的,也捎上了贵重的寿礼。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各种名贵的宝物,却是第一次入京朝拜的中山王。

当他进入章台宫的大殿,不少人都发出了惊叹之声。他大病初愈,皇帝准许乘坐步撵上朝。觐见时,中山王端坐在步撵上,宛若玉人。身后的随侍皆衣饰华美,持花捧香,在中山王身后亦步亦趋。

当今的天下人,喜爱形容修美之士。中山王身份矜贵,容貌出众,甫一露面,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拜见时,连皇帝也忍不住与他多说两句话。中山王年纪虽小,却极有章法。接人待物,有礼有节,面对天子也自有一番大方的气度,更令众人刮目相看。

朝会的隔日,太皇太后的长乐宫热闹起来,寿宴上,皇室的远近族支都派了人来,可谓子孙满堂。

灯烛灿若繁星,照得殿上通明。不仅各诸侯、藩王和宗亲,太后、皇帝、诸公主皇子也齐聚殿上。太皇太后端坐上首,太后和皇帝列次陪坐,乐声悠扬,来贺寿的诸侯和藩王轮番拜见,献上各式各样的寿礼。

太皇太后姓周,与中山王的曾祖母、中山恭王的王后是姊妹。中山王上前拜见时,她看着这个身材单薄的俊俏少年,满面疼惜。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只不肯放。

中山王献上的寿礼中,有一样中山国特产的金丝蜜枣,盛在精致的漆盒里。太后看着,忽而动容道:“你曾祖母在世时,也每年给老妇送一盒蜜枣来”说着,眼睛发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