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朝小地主 > 分节阅读 338

分节阅读 33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惊没有喜,甚至多了几分忐忑不安,李泰心急火燎,不过也没有失去理智,朝宫殿拜了拜,扬声道:“既然如此,父皇好生休息,儿臣就告退了。”

十分果断,李泰转身离去,反正父皇心意已决,留下来也徒劳无功,不如归去,仔细梳理案情,说不明现其中的疑点,还自己清白,流言蜚语自然烟消云散。

出了皇城,天空云层最积,隐隐乌,好像李泰现在的心情,驾车的奴仆,也是个善于察颜观色的人,见此情况,xiao心翼翼问道:“殿下,这是回王府,还是”

“到京兆府。”李泰沉声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自然问心无愧,与其胡1uan猜测,不如到府衙探个明白。

奴仆应声,轻轻挥动鞭子,骏马嘶鸣,顺着人流缓缓而行,蹄声滴答作响,声音清脆响亮而整齐,一听便知是久经训练的良驹,马车拉得十分平稳,转过几个街角,就在京兆府衙门前停了下来。

车厢还在悠悠的晃动,李泰就迫不及待的掀开帘布,示意随行的仆役前去投贴。

“越王”

签押房中,听到衙役汇报,京兆尹皱眉,好像想到什么,已经半起的身体,慢慢的坐了回去,一脸的迟疑不决,斟酌考虑片刻,摇头说道:“不见。”

“什么”听到衙役的转述,李泰气得浑身颤抖,父皇不见自己也就罢了,连京兆尹也是如此,分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衙役xiao心退后半步,轻声说道:“府尹让xiao的代为转告,陛下限令府衙三日之内破案,现在已经是第二天了,时间有限,不能分心招待殿下,多有得罪,请殿下谅解。”

李泰脸色由青转白,又变得了红色,那是ji愤的,xiong口好像有团火在烧,随时可能爆,不过又忍了下来,伸手扯帘,怒声道:“走,回王府。”

一帮奴仆互相打量了眼,如同见了猫的老鼠,大气也不敢喘,驾车的驾车,骑马的骑马,有些干脆步行,拥着李泰而去。

自然而然,李泰在皇宫求见天子,被请退,到京兆府拜访,无功而返的消息,以最快的度,传到了关注此事的权贵耳中,一时之间,众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大致分起来,无非是支持、质疑、中立三方而已。

支持者认为,越王贤名天下皆知,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质疑者悄悄的反驳,自古知人知面不知心,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当年的王莽,没有篡位之前,还被誉为圣人在世当然,这个言论,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没有付诸于口。

至于中立者,纯粹就是打酱油的,不用理会他们的存在,纷纷扰扰之中,一天又过去了,除了这件事情,一切风平1ang静,案子在查,泼皮无赖捉得差不多了,隐约传闻,越王李泰回到王府之后,砸了好几个瓷瓶器皿。

不过,最让人觉得好奇的,却是阎家与岑家,确切的说,是工部shi郎阎立德与中书shi郎岑文本,无论外面流言怎样飘摇,两人稳如泰山,屹然不动,阎立德也就罢了,作为受害者,世人同情的对象,等待案情真相大白,天子自然要给阎家一个jiao待。

然而,岑文本身上的嫌疑未消,却没有丝毫的动静,这怎么也说不过去了,难道是默认了不成或者坦dang的表现,根据可靠的xiao道消息,两人一前一后,分别见过了天子,难道是得了什么保证

众人猜测纷纷,八卦的火焰,熊熊燃烧,继续关注,很快又是一天清晨,也就是京兆尹临危受命,查办案件的最后期限,关键时刻,能不能破案,揪住凶犯,绳之以法,以正法纪,很多人心中没底,其中也包括了京兆府诸官,或许连京兆尹也头疼不已。

稍微知情,又不知道全情的人,都清楚这件案子,看似简单,其实扑朔i离,错综复杂,不认为京兆府有能力破解,预言,到了最后,还是要在朝堂之上解决一切答案,尽在明天,众人期待。

第二卷 长安行 第五百一十二章 姑且信之

更新时间:2011928 17:31:00 本章字数:4833

第五百一十二章 姑且信之

次日,凌晨,五更二点,官街鼓敲起,百官响应,熙熙攘攘而来,皇城门前,热闹如市,飞车华盖停落,官员披着斗蓬下车,冰雪寒1u扑面而来,透过厚厚的锦缎丝绸,渗进血rou,让人打起了寒噤。

其实,现在的气温,已经回暖很多了,要是在十天半个月之前,那种风雪jiao加的日子,简直是要人命,不要说打寒噤,连身体都冻僵了,幸好,就要开,再咬牙熬忍一段时间,就能结束严寒的冬季,迎来暖hua开,阳光明媚的生活。

又是一阵冷风扑面,不少官员连忙收起了憧憬,身体缩了缩,轻轻低头,三三两两结伴进了皇城,或是返回官署办事,或是作为朝参官,到太极殿临朝议事。

唐代的朝参官,待遇还是不错的,没到规定的上朝时间之前,可以在偏殿等候,那些高官大臣,甚至有自己独立休息的房间,里面准备了暖盆温酒,新鲜出炉带着火气的糕点很是让人羡慕。

在偏殿稍坐片刻,烘着暖盆,身体恢复正常温度,文武官员,纷纷解开披风斗蓬之类,理了下官袍,悬挂太极殿角落的大钟敲响,浑厚雄壮的钟声悠扬,百官连忙出来,在走廊之中列队,鱼贯而入,进了宫殿,恭候李世民的到来。

时间不大,向来以勤政著称的李世民,在几个内shi宫女的簇拥下,龙行虎步而来,文武百官连忙觐见,呼拜,李世民应礼,众人起身,回席列坐。

今天殿中气氛有些诡异,很多人的视线,不时看向京兆尹、阎立德、岑文本,毕竟三天的限期已到,案件是否已经侦破,凶犯是否已经擒获,流言是否属实,一切即将揭晓。

然而,当事人却浑然未觉,归席坐下之后,如同得道的高僧在参禅,低眉垂视,鼻观口,口观心,身体纹丝不动,表情如常,不1u丝毫异样,想来也是,如果连最基本的收敛情绪也做不到,也坐不上朝廷的高位。

众人期待,不过高位的李世民,似乎不打算这么快就揭晓答案,见到大臣没有上本奏言,就吩咐内shi,拿出昨日积聚下来奏折,与文武百官商议,众人也不敢怠慢,暂时抛开心思,仔细的应对。

对于议事的流程,百官驾轻就熟,或是赞同,或是驳斥,或是拾遗补缺,或是搁置不议,度很快,就将诸事处理完毕,文武大臣,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要说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随之宫殿就安静下来,大家好像在等候什么。

沉y了下,李世民终于开口说道:“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一些官员互相打量,默契的摇头,李世民微微颔,眼睛看着京兆尹,就当众人以为,皇帝要点名之时,却听他干脆说道:“既然如此,退朝。”

众人愕然,却听内shi声音尖利道:“陛下退朝,摆驾回宫”

“恭送陛下。”声音稀疏,显然有些人还没有回过神来。

直到李世民身影消失,一些官员才恍惚清醒,i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