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朝小地主 > 分节阅读 204

分节阅读 20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陛下之言,恕微臣不能赞同。”马周说道:“微臣不是在替韩校书开脱,主要是此案仍有疑点未明,若是不彻查清楚,臣怕冤枉了好人。”

“什么疑点”李世民问道,只要不是马周徇情枉法,他自然不介意听其分析。

“乍看之下,此案十分明了,无非是韩校书耐不住朋友托求,徇私枉法,但是其中的疑点却是不少。”马周冷静说道:“其一,还是那个小吏,微臣已经查过,半个月前,韩校书奉了皇命,印制经书,原来的刻坊不堪使用,所以迁到了而今的地方,又扩招了许多匠人与书吏,但是此事,却是吏部的安排,没有经过韩校书之手。”

李世民耐心,聆听马周继续说道:“迁了地方之后,韩校书也经常前去视察,与那个小吏偶有接触,不过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只不过是平常的交际,甚至连他姓名,也记不清楚,如此说来,他与小吏,相当于素不相识的陌生之人。”

“那又如何,韩瑞是官,此人是吏,只要下达了指示,然后欺之以权,诱之以利,那人岂敢有所违背。”李世民说道,一针见血。

“初时,微臣也是这样的想法。”马周继续说道:“但是仔细盘查,却发现了个情况,在接触怀海和尚的第二天,却是三月初三,申时左右,韩校书与秘书监的同僚,准备庆贺秘书郎顾胤新官上任,相约而去宴饮,途中改变了主意遇到郑家二子前往皇弟元婴府上回到家中,夜里受凉,卧病在榻,第二天开始,直到现在,韩校书再也没有踏足刻坊半步,更不用说与小吏有所联系了。”

考虑了下,察觉其中的漏洞,李世民说道:“不必到刻坊,也不用出门,他可以派仆役与小吏勾搭,也不是什么难事。”

“三月初四,许多人可以做证,那个小吏一直待在皇城刻坊之中,就是夜里恰逢他守值,更是没有出城的机会。”马周说道:“三月初五,听从颜少监的安排,秘书郎顾胤晨早前往刻坊巡视,逗留了二刻钟就离开,就在这个时候,小吏扬言,受到了上级的指示,改印佛经综上所述,三月初四全天,韩校书自己,还有他的仆役,甚至同僚,根本没有与小吏接触的机会,吩咐安排此事。”

进出皇城,不仅需要牙牌,还要登记备注,一查就知,自然不用怀疑,所以李世民没有意见,而是问道,“那么三月初三呢”

“三月初三,才过了一夜而已,微臣觉得,韩校书自己,恐怕还没有考虑清楚,到底是否要帮怀海和尚的忙。”马周分析说道:“五更点卯,直到申时,众目睽睽,也是与小吏没有单独接触的时间,申时之后,出了皇城,又有同僚可以证明,到了曲江,遇上郑家子,前往皇弟府上,夜落归家,随之宵禁,一环一环,十分清楚,机会也不大。”

“当然,这也不能证明什么,诚心要与小吏勾结,总是能够找到机会的,微臣只是觉得,这样有些不合情理,除非韩瑞早就有预见,城府深谋,拉上那么多人给他作证,不然,事情应该不是韩校书所为。”马周拱手说道:“不过,这仅是臣的猜测,没有确凿的证据,韩校书身上还是有嫌疑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不动声色问道:“其他涉案之人怎样,是否也有嫌疑”

“微臣已经盘查清楚,那些匠人,还有余下的书吏,只不过是奉令行事,没有动机目的,自然与之无关,礼部几个官员也是如此。”马周列数说道:“这些人,嫌疑不大,甚至没有任何的疑点。”

敏锐察觉,其中漏了个人,李世民说道:“那么秘书郎顾胤呢”

“顾秘书”顿了下,马周说道:“按理来说,顾秘书没有嫌疑的,但是微臣却有些奇怪,初五印制佛经,直到御史上奏,期间的几天,顾秘书多次前往刻坊督察,应该早就发现了这件事情,可是他居然视若无睹,完全没有过问,到底是真不知情,还是故意为之,臣不好判断。”

翻出顾胤的供词,李世民看了眼,似笑非笑道:“他辩解说,并不清楚刻坊,不允许印制佛经,倒是个不错的理由。”

马周沉默,他只是把自己调查的情况,还有推测,不偏不倚的讲述出来,至于李世民得出什么结论,那就与他没有关系了。

李世民问道:“马卿,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没有捕获小吏之前,臣不敢妄下诊断。”马周说道,坚持已见。

“那么”李世民想了想,挥手说道:“你就继续查吧。”

“臣遵旨。”马周说道,识趣告退。

见到马周的身影在消失宫殿之外,李世民的脸色微沉,招来寺人,吩咐了句,不久之后,愈加肥润,胖乎乎的长孙无忌,疾步而来,好像已经清楚召见自己的目的,行礼之后,立即说道:“陛下,此事,有人居中推波助澜,在京城之中,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甚至牵扯到了虞秘监等人”

听到最近的流言蜚语,李世民脸上多了分凛然,冷笑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有些人终于忍耐不住,跳出来生事了。”

“这个,不正事陛下希望见到的吗。”长孙无忌笑道。

李世民也没有否认,问道:“虞卿他们,有什么反应”

“沉着冷静,不予理会,颇有些清者自清的意味。”长孙无忌说道,很是佩服虞世南的老谋深算,什么也不用做,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果然,李世民心中满意,肯定说道:“虞卿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是性情刚烈,耿正忠心,当政得失,直言敢谏,绝对不会为此小人行径。”

长孙无忌附和,也不嫉妒,反正李世民绝对是最会赞美大臣的皇帝,这么多年来,朝中的大臣,每个没给赞扬过几遍,当面,背后,又是赠言,又是赐赋,不把人感动得眼泪直流,绝不罢休,这种胸襟优点,杨广就相差很远了,居然嫉恨臣子的能力才学比自己高明,怎么是人君的料,难怪十几年时间,就亡国身殒了。

长孙无忌寻思,却听李世民说道:“铺机,你去查看下,初四夜里,监卿百司,特别是三省六部,在皇城守直的官员有谁。”

“陛下的意思是”

“一夜之间,能令小吏不顾王法,铤而走险,事后又安排其远走高飞,官衙追缉多日,仍然不见踪影,这样的神通广大,岂是寻常人物。”李世民讥讽说道,目光蕴藏怒火,作为天子,最为厌恶的,就是底下有人无视自己的存在,搞些见不得光的阴谋诡计。

长孙无忌拱手,连忙退去,不良之后,捧着夜班记录本而回,呈给李世民,也没有离开,就站在旁边,帮忙展开,以纸镇压平,李世民拿起朱笔,毫不犹豫,一个一个的涂抹名字,涂去的,自然是他相信的臣子,或许觉得,没有动机之人。

很快,记录本上,就剩下寥寥几个名字,李世民搁笔,目光冰冷。

事情真是他们的阴谋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怀疑,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