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恐怖档案 > 分节阅读 324

分节阅读 3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家会短期得利,到了最后其实也不会得利,至于南洋的矿产使得国内矿山倒闭,王福巴不得如此,大明本土资源本来就不丰富,有更丰富的南洋资源使用,何乐而不为,大明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资源价格高一点,完全可以从产品定价中消化。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434章 战争疑云

在南洋使用奴隶,并不是把南洋排在本土之外,只是为了减少当地土著的数量,使汉人占据人口的多数,才能真正让南洋长治久安,至于外来的黑人奴隶,大明同样需要禁止。

而美洲的印第安人,大明并没有当其作为奴隶看待,而是采取了尽量同化的办法,把印第安人尽量吸收到汉人体系当中,因为印第安人和汉人基本同种,而且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殷商移民渡海北迁的说法,将印第安人纳入大明体系当中,并把没有遭到太多麻烦,当然,如果有部族拒绝融入,明军也不介意让对方见识到钢铁和火药的威力。

樊跃已经彻底打消了劝说皇帝允许本土使用奴隶的念头,既然不能用奴隶贸易来平衡与欧洲之间的贸易顺差,樊跃马上想到从银行着手,向皇帝道:“皇上,不如授权户部银行在友谊岛上的分行,尽量将贸易顺差的银子存放在欧洲,然后贷款给各国政府和商人。”

禀承于服务金钱的原则,大明户部银行的分支机构已经开遍了各个洲,号称有大明商人的地方就有大明户部银行的分支,友谊岛上的户部银行在当年建设友谊岛时就成立了,只是除了承兑各国货币外,贷款业务一般针对大明商人,很少有外国商人能够在户部银行贷到款。

“樊大人,这么多银子,如果有人贷款不还怎么办”朱慈焯担心的道。

“殿下放心,这个世上还没有哪个商人或国家能够赖大明户部银行的欠款。”樊跃语气中透出强大的自信。

“那岂不是要挑起战争”朱慈焯口气有点不忍的道。

“殿下,猛兽必须时常露出爪牙才能让野兽畏惧,大明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欧罗巴诸国除西班牙、荷兰有过与大明交过手外,其余各国都没有见识到大明的战力,他们虽然有所畏惧却不会太强烈,如果真有小国敢跳出来挑战,大明正好杀鸡骇猴,以后自然不会再有人赖帐。”

朱慈焯还想说什么时,斗然想起当年草原上数千大明军队面对数万蒙古大军轻松击溃的情景,心中一松,没有再问。

看到长子没有问题,王福点头道:“恩,此策可行,朕准了。”

用大规模贷款来平衡欧洲的贸易逆差,确实是一举数得之好事,银子不运回大明,自然不会对大明经济产生冲击,而欧洲的银子不流出,也不会出现银根紧缩,东西方的贸易可以一直繁荣下去。

只是如果这种不平衡的贸易不作出改变,累积在各国头上的债务会越来越多,最终会成为一个绳索,牢牢的将各国脖子套住,到那时,才是大明真正可以对欧洲诸国予取予求之时。

眼下几年欧洲底子还很厚,不一定会找大明贷款,只是贸易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他们不想贷款也不成。

大明找到了可以平衡东西方贸易巨大顺差的方法,只是这个方法绝不是欧洲所需要的,路易十四显然是一个不愿长期欠款之人,在他亲政的数年,就将首相马扎然手上欠下的上亿里弗尔还掉。

路易十四连续邀请了波米西亚、丹麦、奥地利、瑞典、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驻法使节,一起参加宴会,企图商讨出一个可以解决与东方贸易不平衡的办法。

只是这种由生产力差距决定的贸易平衡,除非你的生产力能够迎头赶上,或者干脆闭关锁国,否则注定无解,当然,最后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选择战争。

法国此时已隐隐的欧洲第一强国之称,只是路易十四还不至于选择挑战远东第一强国,这样的商讨注定毫无结果。

当各国使节都离开后,英国使节却留了下来,英国使节是来与未法国签订密约,希望可以联手对荷兰发起战争。

这将是第三次英荷战争,前二次的英荷战争分别在大明弘光八年西元1652年和弘光二十一年,西元1665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的原因是由于英国议会在大明弘光七年时,颁布著名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在欧洲、美洲、非洲生产的商品,只有在英国船员管理的英国船只上才能运送到英国本土。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四万平方公里,最盛时却拥有1万6千艘商船,海上运输线等于是荷兰的生命线,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无疑极大损害了荷兰的利益,最终双方在第二年爆发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以英国取得胜利告终,双方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

第二次英荷战争则是英国主动挑起来的,英国人抢夺了荷兰在美洲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将之改名为纽约。第一次英荷战争失败,痛定思痛的荷兰对自己的海军大大加强,英国的挑衅使荷兰找到宣战的借口,这场战争同样进行了三年,在西元1667年6月,已经连续取得数次海上胜利的荷兰海军突入泰唔士河,炮击伦敦,祸不单行的是,当时伦敦正在流行鼠疫,一万多人死于非命,英国迫不得已,只得承认战败,与荷兰签订布雷达和约。根据和约,英国不但放宽了航海条例,还放弃前面抢占的荷兰殖民地。

这次战争的失败,使得查理二世威望大损,为了挽回自己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今离前一次战争结束仅过了三年,查理二世就决定发动对荷兰的第三次战争。

只是决定发动战争的查理二世却面临着无兵无钱的局面,为了防止查理二世象他父亲查理一世一样暴政,英国议会对查理二世的权力作出极大限制,国王不设常备军,只有王宫卫队和驻扎在苏格兰、爱尔兰各据点人数较少的部队。王室土地在克伦威尔时被拍卖,王室费用完全靠议会下拨来维持,查理二世就是想招募兵力也完全没钱。

如果没有法国支持,查理二世根本无力发动战争,这次英国使节其实是充当了查理二世的密使,希望与法国一起结成秘密盟约,一起出兵对付荷兰。

二年前的遗产继承战争时,路易十四已经想把荷兰这个低地国家并入法国,只是在英国和瑞典一起介入调解的情况下,路易十四不得不结束遗产继承战争,命令法国军队在荷兰边境前停了下来。

如今英国主动提出进攻荷兰,路易十四大喜过望,很快与英国签订了多佛密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