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恐怖档案 > 分节阅读 305

分节阅读 3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土人,如果要打仗,最多可以抽调出一千人,若是数年前有一千军队,哪怕对方有数万人迭戈去梅查孔也不怕,可是数次与大明军队交锋,迭戈去梅查孔明白,大明军队火器犀利实不亚于他的手下,甚至炮火更加猛烈,用一千人军队去进攻一千明军,迭戈去梅查孔没有绝对胜利的把握,若是一旦失败,整个马拉尼都会不稳。

“不,我不能冒险。”

见总督大人态度坚决,穆迪奥悻悻的摇了摇头,他曾扮海盗与明军有过几次交锋,深知明军不好惹,刚才的表态只不过做过部下看看而已。

“阁下,请你下令制止华人离开吧,否则过不了多久,马拉尼就会没有鞋匠、没有裁缝、没有理发师、没有小商人、甚至连码头工人也没有,成为一座死城。”一名市政厅的官员忧虑的道。

这种情况在每次屠杀过后都有过,不过,过一段时间后自然有另外的华人来弥补,江南沿海多山的地形实在无法养活过多的人口。在西班牙人看来,华人就象是非洲草原上的牛群,杀了一拨又有一拨,根本没有想到过华人会有主动离开之时。

制止华人离开,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一旦传出去,华人再也不会过来,此举还有可能引起大明帝国的怒火,导致远东的战争。可是若不制止,离开了华人,马拉尼的运转极有可能瘫痪。

“先回去,召集大家一起再商量如何处理。”迭戈去梅查孔有些无奈的道。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405章 南洋战争

经过数天激烈争吵,眼看着马拉尼的华人越来越少,西班牙人最终还是下达了禁止华人移开马拉尼的决定,这个决定让马尼拉的华人大哗,更是下定离开马拉尼的决心,只是面对港口荷枪实弹把守的西班牙军队,才不得不停止了迁移。

作出这个决定后,西班牙人颇为忐忑,生怕大明派人过来查问,只是还没有等到大明朝廷来人,西班牙人就不得撤销这个决定,重新开放港口,并制定出优惠政策吸引华商前来交易。

马尼拉禁开华人离开的消息传出之后,原本许多与西班牙人有生意来往的华商大为惊骇,不敢再与马拉尼有来往,这个时期,整个南洋除了西夷人外,有能力出海的只有华人,没有了华商,马拉尼的港口一下子成了死港,除了偶有西班牙本国和英法数国船只外,再也见不到其他船只的身影。

从禁止华人离开到重新开放,半年的时间里马拉尼这个西班牙人在东方最重要的港口繁华一去不复返,虽然在马拉尼禁止华人离开政策解禁后还是有华商贪图高额的利润前往马拉尼与西班牙人交易,可是马拉尼的华人却由数万人下降到仅仅数千人。

没有华人的工作,西班人原本优渥的生活变得处处不便,只好将更多的工作交给当地土著,只是土著的懒惰与华人的勤劳形成鲜明的对比,往往一个华人能完成的工作,数个土著也不一定能完成,只能交给更多的土著来完成,而更多的土著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马拉尼由原本一个干净的城市向脏乱差发展,让西班牙人苦恼万分。

而大明在南洋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从弘光七年第一批移民后,此后十年间,大明总共向南洋移民四百余万人,其中澳洲二百余万,南洋二百余万,仅婆罗洲移民就达一百余万之巨,将这个大岛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弘光十七年,连续十年的移民,江南人口下降到九千万左右,而北方人口则由二千万上升到四千万左右,北方人口大为充实,朝廷暂停了北方的移民,而大明东海舰队已经探索到了美洲大陆,只是美洲大陆相隔太远,大明尚无能力大规模移民,朝廷移民的重点全盘转向南洋。

弘光八年,皇帝应百官所请,前往泰山封禅,封禅归来后,百官各有擢升,奉禄再增加五成,至此,经过数年加奉之后,官员的奉禄已经增加了数倍,其县令的薪俸为三百二十五两,为太祖时期七倍有余。大明两京十三省官员数万余人,吏员数十万,奉禄开支每年高达四千余万两,养兵费用亦达四千余万两,两项合计达岁入七成。

就在百官都为自己擢升和加奉欢欣鼓舞时,皇帝同时下旨,表示自己封禅时应天感应,当善待百姓,实行全国减租减息,规定田租不得超地三成五,利率不得超过三成,并废除原本士绅免税政策,实行官绅一体纳粮。

经过移民,江南地租由原先的七成下降到六成,离三成五无疑还有很大差距;而大明户部银行的存在虽然降低了大明整体利率水平,可是对于民间小额借贷冲击几乎没有,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一直高居不下;官绅免税更是大明实施了数百年的国策,正是借助这一政策,大量农户托避土绅名下,使全国纳粮耕地愈来愈少,最终朝廷财政崩溃。

这几条旨意一下达,马上引起士绅激烈反弹,不少官员纷纷上折此举与民争利,理应废除,皇帝不为所动,接连罢免近百名言辞激烈官员,朝堂受挫后,士绅的反抗不得不转为民间,煸动士子游行示威,鼓动商人罢市,印刷小报,直接攻击皇帝本人大有让全国混乱之势。

针对士绅种种举动,朝廷早有准备,严查张贴各种小报之人,对于商人罢市加征高额罚款。为安抚士子,朝廷加大教育投入,朝廷岁入一成投入教育,弘光八年合计投入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银子,全国新建三千余所官学,新增教师三万余人,普通教师年奉九十两,有秀才功名者增加到一百二十两,举人功名者二百两,此举大大缓解士子和朝廷的对抗,全国混乱在数月后扼制,几起士绅的叛乱也迅速被军队平定。

弘光九年,官绅一体纳粮后,朝廷田赋收入激增,由原先二千余万两一下子增长到七千余万两,超过商税、关税,重新成为第一税种,朝廷岁入一万万五千四百余万两,为安抚官员,官员奉禄再次提升二成,新增的五千万两田赋中,将近一千万两成为官员福利。

这一千万两银子砸下去,原本因为利益受损而心怀不满的官员情绪得到缓解,不少出身贫苦的官员虽然不会大声叫好,对朝廷的政策却更加拥护,大明算是割掉了身上的毒瘤,开始轻装前进。

朝廷财政富余后,首先投入的是河工和道路的建设,将以前征发徭役统统改为募工,弘光十年,朝廷投入河工和道路整修的银子达到三千五百万两,除将黄河加固外,整修道路近万里,数百万募工受惠,原本底层的百姓第一次有了余钱,民间对于皇帝的崇拜大为加强,凡听到有人对皇帝抵毁,百姓自发痛打之后,扭送官府。

弘光十二年,由大明军器局划分出来的皇家科技院院长宋应星向皇帝汇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科技院制出实用的蒸汽机,皇帝大喜,带领百官亲往科技院观看,当蒸汽机的轰鸣响起时,数名大明官员由于惊吓过度,跌倒在地,其余官员也大为震动。

第一次的蒸汽机转换率不足百分之二,这个效率虽然不能让人满意,可是还是可以运用在许多地方,如开矿、纺织、炼钢等等,皇帝下令封赏负责蒸汽机研发的宋应星为博侯,另外封爵的尚有五人,宋应星成为除军功外封侯的第一人。

到弘光十七年时,大明蒸汽机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效率由不足百分之二提升到百分之十二,足足提升六倍:初速由三十转分提高到三百转分,提高十倍:功率由二马力提高到数千马力,提高千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