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恐怖档案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起义,山东一东一西同时乱了起来,方大猷也是逼得实在没有办法,才想请动满人出面,迅速将这股浪潮扑灭。

冯可宗摇了摇头:“没有,鞑子主帅拒绝了方大猷的提议,只调了孔有德、耿仲明对其进剿,目前大军正在出发途中,微臣估计再过数天双方就会打起来。”

听到满人军队没有出动,王福脸上微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若是谢迁的起义真的能让满人动用主力的地步,王福不介意帮一把,让黄得功率军进入山东,施机再歼灭一部分满人,务必要将满人打痛。

在王福的规化中,要等到三年后,朝廷再编练出五万羽林卫,所有的羽林卫换装完毕,南明才可以对满清发起决战,当然,中间也不能让满人消停,能削弱满人一份实力就削弱一分,所以王福才毫不犹豫的向大顺军出售军械,不要钱的武装给满人带来麻烦的榆林贼。

三年给羽林卫换装完毕完全没有问题,军器局现在燧发枪的产量已经到了每月三千二百支的样子,就算保持现在的产量,三年后也可以生产出十万余支燧发枪,何况以后的产量只会进一步提升,只是要再编练出五万羽林卫,军费却是一个大问题,以现在五万羽林卫计算,军费一项每年就高达四百多万两,加上其他开支,一年不下五百万,大明一年税收不过七百万两,若不是王福还有其他进项,这五万人已经养不起,何况还要再养五万人。

要想再养五万羽林卫,必须使大明的税收在三年内至少翻一番,增加赋税是杀鸡取卵,唯有从二项入手才能大规模提高朝廷收入,一项自然是海贸,眼下大明的海贸利益几乎完全掌握在郑芝龙手里,单凭着给沿海一带的海商发放船引,郑芝龙每年的收入就有数百万两之多,加上郑芝龙自己的船队,郑家在海上的收入完全可以和南明朝庭收入相比,甚至要远高于大明。

只凭这一点,不管郑芝龙对朝廷还有多少忠诚,王福就要打他的主意,何况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郑家军已经独自成了一个体系,放在身后完全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没有解决郑芝龙之前,王福即使练出了十万羽林卫也不放心北上与满清决战,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王福看得明白,依靠庞大的船队,郑之龙的军队完全可以突然投放到沿海的任意一点,若王福与满清决战之时,郑芝龙稍有异心就可能导致王福的决战失败。

第二项就是成立银行,银行不但可以铸币,而且可以发行银票,用户部信用作保证,只要银票能够通行全国,以大明民间的财富之巨,这其中的收益不会比朝廷收取的田赋少,若是二项都完成,王福预计朝廷的收入比现在翻两番还不止,到时不但可以负担得起十万羽林卫的费用,而且朝廷的财政会比现在轻松的多。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153章 海上支援

眼下银行之事,王福已经让户部着手准备,先别说是银票,单单将银两铸成银元,朝廷不但可以坐收至少二成以上的巨利,而且消除了火耗一项,可以大大降低百姓的负担,银元比银两便于流通,又可以促进商业的发展,进而增加朝廷的税收。

这个看起来百利而无一害之事却不是那么容易实行,火耗对百姓是一个大负担,却是地方官员的主要收入,官员薪俸极低,平时迎来送往,聘请文书幕僚,全靠从火耗这一项中支出,可想而知,若是突然少了火耗这一项,官员们肯定会群起反对,即使王福是皇帝也没有让官员们饿着肚子办公的道理,安守清贫之人毕竟是少数。

至于银行其他事务,更是复杂,王福并没有打算一蹴而就,先要定好章程,漏洞越少越好,最主要还是人才难求,在打理银行的人才没有培养出来之前冒然推出只是下策,若是因为出现问题导致银行信誉受损就得不偿失。

解决郑芝龙之事更是麻烦,郑芝龙有兵有钱,根本不需要朝廷供养,眼下王福能压制郑芝龙更多的靠一个大义名份,王福曾想将郑芝龙直接调入京城给其加官升职,然后再将他的水师收归朝廷所有,可惜郑芝龙不知是否接受了以前四镇的教训,找出种种借口就是不肯进京,来的只是他两个弟弟郑鸿逵、郑芝豹及侄儿郑彩等人。

现在看来,要想和平解决郑芝龙几乎不可能,除非王福亲领大军进入福建,只是王福一直下不了决心,从历史上看,郑芝龙把陆上的基业看得很重,有一点守家犬的味道,若是郑芝龙舍不得留在福建的基业,只有向朝廷屈服,王福怕就怕郑芝龙断然将福建舍弃,重新窜入海上,那大明的海疆就要不得安宁了。

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王福将银行和郑芝龙之事暂时抛到了脑后,想着这次谢迁的起义到底会给大明带来什么好处,他依稀记得,历史上这次谢迁的起义声势浩大,那个向多尔衮建议所有汉人都要剃发易服的无耻官员孙之獬就是落入谢迁手中,被义军处以极刑而死。花了数年时间清军才将谢迁所部剿灭,当然,那是在清军主力已经分布在南方的情况下,如今清军在山东的兵力虽然比历史上要多,可是若有外部的力量介入,谢迁的义军拖上数年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眼下清军所占之地只有三省,若是等到自己反攻时谢迁的义军还没有剿灭,其间足可以让清军元气大伤,想到这,王福连忙向左右道:“把地图拿来。”

数名内侍将一张巨大的地图拿了过来,王福的手轻点在青州高苑县上,高苑位于青州北端,离大海非常近,用小船可以从海中沿河直上县城,何况以谢迁的兵力,就直接拿下靠海的乐安、利津两县也不是不可能。

“冯爱卿,朕交给你一个任务,以最快的速度和谢迁所部联系上,传达朕的旨意,朝廷并没有忘记这些陷入鞑子铁蹄下的子民,如果他们愿意,朝廷可以尽可能的支持他们对鞑子的作战。”

“微臣遵旨。”冯可宗犹豫了一下,还是道:“皇上,这个谢迁虽然打出了驱除鞑子的口号,可是前面还有一个除暴安良,明显是流寇的手段,对朝廷并不丝毫恭敬之心,若是朝廷支持了他们,日后会不会成尾大不掉之势。”

王福大笑起来:“爱卿多虑了,朕连闯逆都不怕,何必怕一个区区谢迁,他的势力越大越好,朕就怕他没有野心。”

冯可宗这才释然,确实,闯逆虽然被鞑子击败,可是毕竟曾经连京城都攻破,皇上尚且和他交易,又如何会在意一个谢迁。不过,他还有不解,道“皇上英明,谢迁不比榆林贼,有河南可以借道,朝廷又如何给予支援”

王福微微一笑:“冯爱卿莫非忘了大海”

“大海。”冯可宗一呆,马上反应过来:“微臣明白了,这就下去准备,微臣告退。”

王福挥了挥手:“去吧。”

冯可宗下去后,王海却发起呆来,依靠大海给谢迁所部支援,说起来轻松,眼下顾三麻子的船队完全可以办到,只是这样一来,船队带来的收人要大幅度减少不说,还不能在此时动郑芝龙,否则顾三麻子的这支船队只能缩回江里,不然,郑芝龙轻易就可以将这支船队覆灭。

或许这是一个试探郑芝龙的契机,试探的当然不是郑芝龙对朝廷的忠心,而是眼下郑芝龙对朝廷有多大敬畏,若是下令由郑芝龙的船只对谢迁所部进行补给支援,郑芝龙会不会遵令而行。

想通此事后,王福松了一口气,郑芝龙若是恭敬也就罢了,自己还可以容忍他一段时间,先把户部银行建起来,若是郑芝龙一口回绝,那么长痛不如短痛,自己拼着以后沿海不得安宁也要先行将郑芝龙在陆上的势力铲除。

南京码头,一艘数层高的大船缓缓向码头驶来,船头上方插着一高一矮两面鲜艳的旗帜,高的那面旗帜上方绣着一个斗大的明字,矮的那面却是一个顾字,周围的船只看到这两面旗帜纷纷避让,让这艘大船先入港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