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恐怖档案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士英等人逼宫,让马士英等人承认太子身份,并将监国之权交到太子手中,事实上也就是交到东林党人手中。

靠着顾锡畴、蔡忠、冯可宗三人的联合弹压,加上城中一万羽林卫的驻扎,马士英等人才顶住了东林党人和一部分勋贵的压力,坚持将太子软禁,东林党的这番上窜下跳才没有得逞。

当皇帝大败鞑子的消息传来,正在上窜下跳的东林党人顿时禁声,他们能够假借太子之名逼迫马士英等人交权,正是以为皇帝这次御驾亲征凶多吉少,即使逃了出来,也会声望大跌,皇位摇摇欲坠,可是现在皇帝不但没有败,反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在这样的奇迹面前,除非崇祯重新活了过来,否则凭着一个真假莫辩的太子,根本动摇不了皇帝的帝位。

果然,消息传来的第一天,一直骚动的南京城就平静下来,大家见面都是喜笑颜开,皇上圣明的内容不时挂在许多人嘴边,对于太子虽然还有许多人关心,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八卦的心态。

王福突然班师,不光是为了南京突然出现真假太子一事,王福还接到消息,李自成和张献忠已经分出了胜负,双方一场大战后,李自成取得胜利,重新夺回汉中,张献忠则灰溜溜的返回了四川。

不知两人是否达成了什么协议,夺回汉中后,李自成没有向四川反攻,而是正在向陕西南面移动,很有可能重新来到河南,李自成若是到了河南,谁也不知他会不会南下湖广,若是因为山东导致湖广丢失,实在得不偿失,所有王福马上下旨让金声恒、孙承胤等人重新返回湖广。

张献忠北上之路堵死后,恐怕也不会乖乖的待在四川不动,很有可能会打云贵方向的主意,王福也不得不防。

若是取了山东,满清要么认输退出中原,要么组织大军再与明军来一场决战,其中风险太大,这肯定不是王福现在所要的,才强忍取回山东的诱惑,直接班师回朝休整。

通过这次战役,王福不但威望陡涨,而且打破了以往鞑子吹嘘的所谓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谎言,大大提升了南明军民的士气,满清已经失去了速胜的时机,随着时间越久,大明会越强大,眼下稳定内部才要紧,王福相信,要不了几年,自己就可以亲率十万大军北上,不但可以收回京城,而且还要直扑满人东北老巢。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133章 回京

只是如何处理京城中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假太子,王福却是非常头疼,据说这个太子是鸿胪寺少卿高梦箕仆人穆虎发现的,穆虎以前失陷在北京,到年底才逃往南方,一路得遇一个年轻人,二人结伴同行,晚上同睡一个房间时,穆虎忽然发现这名年轻人的内衣织有龙纹,他大惊之下,连忙询问,这名年轻人才道自己是皇太子。

穆虎一路小心巴结,南行途中对年轻人呵护有加,将这位自称是皇太子之人一路带到南京,向自己老爷禀报,高梦箕不敢确认,又向马士英等人禀报,这才有南京传得纷纷扬扬的太子一案,如今经过东林党的暄染,这个皇太子的身份仿佛已经确凿无疑了。

崇祯的皇太子是何等身份,满人攻下北京时岂容得他逃脱,当时已经确认的死人现在又被翻了出来,竟然多数朝臣都半信半疑,经过东林党人的暄染,民间更是大部分百姓都相信这个太子是真,实在是这可笑之极。

这个穆虎的说辞太可疑了,皇太子就是从京城逃出来也肯定是惊慌无比,又岂会让一个外人轻易看到自己有龙纹的内衣。

这种骗局或许可以骗过大部分百姓,可是对经历过后世各种骗子满天飞的时代洗礼过王福来说,不用看就知道这个太子十成是假的,只是明知对方是假,如何处理依然是个难题,经过东林党人的暄染,百姓已经是先入为主,以为皇太子为真,处理不好,对王福现在建立的声望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一路过来,王福都在思索如何解决皇太子之事,只是依然没有想出如何应对这个皇太子的好方法,如果直接指出这名皇太子为假,不管找出多少证据,许多人依然会认为这个皇太子是真,只不过是皇帝怕自己皇位不保才故意假造证据,毕竟从法理上来讲,皇太子才是皇位的继承人。

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不管真假,直接承认这个皇太子,封他一个闲散王爷,以现在王福的威望,并不怕这个皇太子会威胁到皇位,只是这个皇太子却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必定会引得一些人蠢蠢欲动,说不定什么时间就会暴发出来,尤其是现在皇帝还没有子嗣,更给了许多人想入非非的空间。

想不出好办法,王福素性不想,自己连满人数万大军都击败了,难道还会被一个十六七岁的假冒少年难住

弘光元年的二月初份,出征在外一个多月的皇帝御驾终于回京,这一个多月来,大明上下就象是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先是面对清军南下的恐慌,接着是对皇帝亲征的担扰,然后就是皇帝大胜鞑子的消息传来,刚听到这个捷报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就狂喜起来,以前的担扰顿时一扫而空。

王福回京的当日,不但文武百官都到码头迎接,几乎南京城附近所有百姓都出动,伏于道路两旁,只为亲眼目睹一次龙颜,许多人虽然没有见到皇帝的面,依然兴奋难言,皇帝车驾经过时,万岁的声音震动天地,据说数十里外都可以听到。

面对数十上百万民众的欢呼,每名羽林卫都昂首挺胸,坦然接受,经过这次战火的洗礼,他们脸上仿佛一下子成熟了不少,以他们这次的表现,值得接受这些民众的欢呼。

王夫子、黄宗羲、侯方域等东林党人也站在欢迎的人群中,面对着近百万人对皇帝的欢呼,所有人都失魂落魄,从万历开始,东林党人就以天下为己任,自以为自己是正人君子,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就是所有的权利都要抓在自己人手中,凡是不属于东林党出身的臣子都遭到他们的排斥,即使在朝中斗不过,民间也要把他们搞臭。

万历朝,东林党和郑贵妃斗,所谓争国本,双方正事不干,每天都大立嗣上扯皮,斗了十五后,东林党大获全胜,万历不得不立不喜欢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天启朝,东林党人和魏忠贤斗,魏忠贤是阉党,东林党人与阉党斗大快人心,这让东林党人获得了很大的声誉,随着魏忠贤的倒台,东林党人获得极大成功,一时满朝都是东林党人的正人君子在列,可惜这些正人君子却没能挽救大明王朝日薄西山的命运,最终导致李自成进京,皇帝在煤山吊死。

弘光初立,东林党人又掀起了一场大斗,为了阻止昔日郑贵妃之子福王一系登上皇位,东林党人不惜向福王身上大泼污水,提出立贤不立长,与当初争国本时立长不立贤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迫使福王不得不借助江北四镇的力量才得以登位,这也埋下了日后四镇跋扈的祸患,若非王福到来,这个小朝廷再有几个月的寿命就要被清人如犁庭扫穴一般覆没。

如今东林党可以说在朝堂上一败涂地,唯一能借助的就是民间语论,可是目睹了民间对皇帝如此狂热的崇拜,东林党人又如何不觉得心灰意冷。

“哼,不就是御驾亲征打赢了鞑子一次吗。”黄宗羲愤愤不平起来,只是说出这句话时,连他自己的也感觉到心虚,后面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斩首四万多具,数千鞑子投降,其中竟然包括了满清豫亲王多铎,哪怕大明数十年与满人战斗所杀的鞑子加起来也不及这次多,又岂是简单的赢一次可以概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