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恐怖档案 > 分节阅读 36

分节阅读 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负责保护顾君恩的大将谷可成。

顾君恩摇了摇头:“将军不用再劝,我意已决,倒是要连累将军和诸位兄弟了,顾某实在过意不去。”

谷可成叹惜了一声:“先生说哪里话,既然先生都能不顾生死,我等贱命一条又有何可惜,也罢,等于见到明军,诸位兄弟都打起精神,休让他们小瞧了我们大顺。”

顾君恩在崇祯七年就跟随李自成,其间多次献计献策助闯军脱离危险,当年顾君恩刚投靠时,不久便遇上李自成被明军陕西总督陈奇瑜困于车厢峡,正是用顾君恩之计闯军才出峡复振,只是在李自成先后收宋献策、牛金星等人后,顾君恩又多次与李自成意见不合,地位才有所下降,但在闯军老卒中,顾君恩的声望却比宋献策,牛金星等人要高得多。

谷可成话一落,数十人一起用低沉的声音回道:“是,将军。”一个个挺直了胸膛。

顾君恩奉命与左良玉联络,最理想的情况是让左良玉答应共抗清军,如果不能,至少也要让左良玉同意买粮食给关中,只是顾君恩一行千辛万苦到达武昌后,才发现武昌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左良玉早已起兵南下。

顾君恩顿时陷入左右为难中,回去吗,任务没有完成,关中数百万民众,数十万军队挣扎在饥饿旁边,如果搞不到粮食,关中非但普通百姓要饿浮遍地,就是大顺军数十万军队也可能瓦解。

不回去,左良玉已经不在了,最主要的是武昌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左军临走前连城外的稻子都放火烧的差不多了,大顺军无法南下就食,左良玉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把火竟然会让大顺军无法从武昌得到补给,否则在得知左军南下后,大顺军肯定会就势占领武昌。

就在顾君恩不知如何是好时,左良玉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不用说顾君恩,就是与顾君恩同行的那些大顺军将士无不觉得难予致信,大顺军在早期可没少吃过左良玉的亏,虽然后来左良玉变得怯战起来,大顺军对左良玉还是颇有顾忌,毕竟左良玉算得上兵多将广,若非如此,李自成在受到吴三桂追击后,也不会与左良玉相安无事,直接老实退回陕西。

可是这样一个颇有实力的军阀却在起兵不到一个月就被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打败了,这实在让他们感觉到意外。

顾君恩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见一下大明皇帝,随行的大顺军都以为军师疯了,大顺军攻占了北京,逼死崇祯,身为大顺朝重要的官员跑去见大明皇帝,岂不是自寻死路,只是顾君恩决定之事,其他人无法劝动,只得一同跟着顾君恩来到安庆。

“启禀皇上,我军抓住了一伙奸细,他们自称是闯逆的使者,要求见皇上。”冯可宗向皇帝禀道。

“闯逆的使者,李自成”王福大为惊讶,大明的士绅官员对李自成可是恨之入骨,许多人还对吴三桂借清兵击败李自成大声叫好,若不是王福改变历史,现在的弘光朝已经派出使者携带大量礼物去北京执行借虏平寇之策了,没想到李自成的使者竟然敢来见自己,也算得上胆大包天了。

见皇帝沉吟不语,冯可宗会错了意:“皇上万乘之躯,岂是这些流寇想见就见,这些流寇不知死活,索性砍了算了。”

“慢,为首之人是谁”

“回皇上,他说叫顾君恩。”

“顾君恩,这个名字朕好象听过。”

“回皇上,顾君恩是流寇中的重要人物,曾做过流寇军师,多次出谋划策,替闯逆立下过汗马功劳。”冯可宗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对于李自成重要的部将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还是掌握了颇多信息。

“朕想起了来,不过,此人既然敢冒生命危险过来,朕见见他也无妨,传”

“是,微臣遵旨。”冯可宗掩饰着自己的懊恼,他对流寇也是切齿痛恨,何况这次顾君恩带来了颇多的礼物,从头至尾又是锦衣卫接手,若是直接杀了顾君恩,大半的礼物倒是可以瞒下来,只是这样的大事他可不敢私自作主。

顾君恩被两名侍卫押着走了上来,他的衣服已经破损,上面有不少暗红色,脸上可以看到青肿,显然已经吃过了苦头。

“跪下”

顾君恩顺从的跪了下来,大明享国二百八十年,正统形象深入人心,虽然大顺军攻占了北京,只是败得太快,他们的自信心刚刚建立就被击得粉碎,何况这次又是有求于朝廷,顾君恩明智的没有把自己当成可以与大明平起平坐的使节,对于下跪没有什么排斥。

看到顾君恩脸上的伤势,王福颇有一些恼怒的望了冯可宗一眼,冯可宗心虚的低下头。

“小民大顺使者顾君恩拜见大明皇帝。”

第一卷 风雨江山 第67章 决择二

“说吧,你要见朕,所来何意”在王福前世所学的历史中,闯王一直是正义的形象,是天下穷人的福星,只是后来网络的兴起,各种不同的论调都冒了出来,有人拨高,有人就将之妖魔化,其中真假难辨。

如今王福身为大明皇帝,看法的角度自然又不同,李自成是穷人福星也好,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也好,眼下鞑子才是自己的死敌,正因为如此,王福才愿意见顾君恩,了解其来意。

顾君恩见大明皇帝丝毫没有让自己起身的意思,苦笑着挪了一下膝盖,他身上的伤势隐隐作疼起来,对于锦衣卫的阴狠总算领教过了。

“回禀大明皇帝,鞑子占据京城,明为替大明崇祯皇帝复仇,其实狼子野心,妄想占据中原,如今鞑子兵强马壮,闯王不愿大好江山落入鞑虏手中,愿意捐弃前嫌,与大明交好,共抗鞑虏。”

天无二日,眼下李自成虽然称帝,可是大明朝廷绝不会承认,顾君恩为免起争执,素性还是以闯王称之。

听到流寇想与大明联合,冯可宗听得冷笑,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行,流寇攻占京城,杀害君父,与朝廷之仇不共戴天,若是这些流寇有悔意,当自缚双手,等侯朝廷发落,朝廷或可宽宏大量,饶其一命”

王福扬手止住了冯可宗的话,一阵头痛,虽然眼下他身边只有冯可宗一人,恐怕冯可宗的话代表了朝中大部分人的共识。

弘光朝占据着半壁江山,虽然鞑子能征善战是共识,只是许多人并没有受到鞑子的切肤之痛,又有南宋的先例在,大部分人还是一厢情愿的以为最起码可以和鞑子划江而治,要与李自成等人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清人,哪怕王福是皇帝也不可能轻易办到。

后来的永历朝只所以能接受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一方面是朝廷已经被清人快逼得走投无路,另一方面李自成,张献忠已死,他们的余部是以招抚的形式加入朝廷,如今李自成,张献忠还在,即使他们愿意投降,大明接不接受还末可知,何况他们恐怕不会有投降之心。

“哦,要说捐弃前嫌也是有朝廷对尔等捐弃前嫌,李逆现在想与大明交好,恐怕已经晚了,先帝曾言道,寇亦我赤子,不忍派兵剿杀,多次派人招抚,可是尔等是如何报答朝廷,降而复叛,如今更是攻击京城,逼死先帝,犯下滔天大罪,朕如何相信你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