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如果水浒传 > 分节阅读 25

分节阅读 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危险总是在身边伺机待发,似乎也不适合娶亲。现在,危险大部分解除了:县令暂时安抚了、齐四死了、野店小二死了、王森死了,其他有威胁的人也被赶出了阳谷。危险的消失,也带走了自己不娶亲的借口。

那就娶吧,娶个女人安定下来。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居无定所,打打杀杀,我不像月牙可以孤独的生活,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个伴儿的。

想到这里,武松点了点头:“那就听哥哥的。”

山上的道童

清月是一个没人要的小孩,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从哪来。从她记事开始,她就在这龙虎山上。

龙虎山上人家稀少,土地基本都归于这山上的道观。按说道观是不收女子的,可是她一个小姑娘,如果强行赶出门去,恐怕也没什么好结果。好在道观土地众多,倒不在乎给她一片瓦砾遮风挡雨。清月也就没事的时候帮道观里打扫打扫庭院,当然了观上有要求,平时为了方便,清月要打扮成道童的样子,好在年纪小,打扮起来倒也看不出是性别。

清月这名字来的也颇为怪异。观里的天师决定留她的时候,谈笑了一句:“都说清风明月,我这观里就收你一个,留头留尾,就叫你清月吧。他日你或许离去,这个名字也可以继续叫。”

所以,清月早就忘了自己的名字本来应该叫什么。

清月这一天正在打扫右廊的院子,突然感觉到一阵阴风刮来,好像是什么东西,在自己身边跑过,消失了。小孩玩心大,想来可能是观上的道士做法搞出的什么花活,一想到有自己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小姑娘就兴奋不已。与其去问那些满嘴胡扯的道士,不如自己去看个究竟,于是清月凭着自己的记忆,像刚才风吹过的地方走去。

向前走了一阵,阴郁的感觉越发明显。甚至她都能看见,天空明显变黑了。这让她有些害怕。不过随即一想,自己是在龙虎山,张天师的道观里,这只是一些道士的鬼把戏,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小姑娘想及此处,更是信步向前走。

嗯,顺着方向,别跟错了。到了。

当清月抬起头的时候,到了一座偏殿。殿门的匾额已经有些残破,但朱漆上的金字还能辨认。

“伏,魔,之,殿”清月缓缓的读出了四个字。她来道观很长时间了,基本上所有的正殿偏殿她都去过,但这伏魔之殿,似乎一点印象都没有。看起来今天道士是纯心跟自己玩,那好啊,就看看这伏魔之殿到底里面有什么魔。

清月伸出手来拉殿门,并没有上锁,一道画着清月看不懂东西的黄纸贴在门口,清月随手揭掉,拉开殿门,走了进去。

殿内看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了,有一种阴潮之感,殿内没什么供桌神像,甚至殿内没有铺设地砖,只是土上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上大大小小刻着奇怪的字,这些奇怪的字一组一组的排列,像是什么名单。清月看不懂,于是绕道了后面,这回能看懂了,上面是四个字“遇洪而开”,清月哈哈一笑:“遇洪而开,莫不是这伏魔之殿命中注定会被洪水冲在这龙虎山上可不太容易啊。”

清月自顾自的说这些,突然感觉,背后有人。她感觉到危险,急忙回头,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但发现身后并没有什么,这太奇怪了,这帮道士,到底是想玩什么啊。等到清月再转身回来的时候,她感觉到,那个东西已经越过了自己扑向了石碑,只是一瞬间,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随即,清月也看到,石碑正面那组看不懂的名单起了一些变化,仔细数来,第十四个名字似乎被从名单上抹去,只是留下一片小小的空白。

清月想不明白,但是也觉得玩够了,蹦蹦跳跳的出了殿门,去别的地方玩了。

附:我考虑了一下,还是对以上情节加以解释为好。水浒传原文中第一回所载故事情节,就是洪太尉到龙虎山请张天师上京做法,一番波折之后达成所愿。然后在龙虎山游览道观,不顾众人阻拦强行打开了伏魔之殿,放出了一百零八颗凶星,即梁山好汉。当然洪太尉的此番行动在水浒故事正式开始前很久,也给了凶星转世的时间。另外,武松最后在梁山排座次的时候,是第一十四名:天伤星行者武松。

因考虑到并不是每一个读者对水浒传原文都有着充分的了解,所以我会做一些必要的解释来减少各位查找原文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清月与武松同时代。感谢sven童鞋的指正。

当然,我想说的东西,不会完全在注解里说明,也欢迎各位读者对我留下的细节进行更多的解读。

正文 第三十八节 搭茬

更新时间:2012118 10:53:59 本章字数:3341

王婆

王婆对阳谷,那真是相当的熟悉。熟悉到什么程度呢,地头蛇活着的时候也经常需要跟她来扫听一些事。端的是黑白通吃的角色。

王婆最近看上了一桩买卖,那就是本县的都头武松。这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猛虎,当了都头之后又力毙了数个歹人。据说有一次他晚上与人打斗,长啸如同猛虎,响彻半个阳谷。

王婆那个时候正好外出给人说媒,没有听到。刚开始的时候她听人这么说,以为是别人信口胡说,那虎啸的声音岂是人的身体能发出的但是后来,不同的人都告诉王婆同样的答案,这让她不由得不信了。

这武松好生了得啊。而且不知这武松有什么关系,县太爷对他也是毕恭毕敬,这么看来,仕途也必是越走越宽阔。而且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卖的烧饼在阳谷和附近的县城卖的都很好,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多,武大郎乃是一个侏儒,那家里的事儿不都是武松当家,这么看,武松的家底也颇为殷实。

但是,就这么一个男人,他居然是光棍,没有媳妇。

这让王婆好生不解。虽说大宋朝好男风的人也不少,但即便是好这口,也得娶个老婆充充门面,而且自己暗自扫听,也没听说武松跟谁不清不楚,这太奇怪了。

但是王婆也不傻。细细想来,武松来阳谷的时间不长,之前是做什么的并不清楚。要说武松这个身手一直是安善良民,那真是打死王婆也不相信。如此推断,这是刚安稳下来,还没来得及成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