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1921节

第192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四爷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但两人回去也从不说孩子,孩子问了,他们就说挺好的。

但没想到第二天孩子放学哭丧着脸,为啥的?

原来是那位班级第一的家长,找老师反映情况了。说了,他们家的孩子学习好,同桌也要个学习差不多的,第一名跟第二名坐着,这才能相互促进学习。找个学习不好的,要是老问问题,还耽搁自家孩子的学习时间。

如今这座位,不是按照高矮个和视力的程度综合考虑排的。而是按照成绩的好坏,自己挑座位。谁考第一,谁就能可着全班挑座位,以此类推,越是名次朝前的孩子,这个选择就越大。倒数第一就没的选,空了哪里坐哪里。

老师觉得这是促进,但对孩子们来说,还挺伤人的。

尤其是像因唯这么大的孩子,人家第一名不跟她坐了,气的孩子在家哭。

但这其实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就你爸你妈现在给你攒的这些底子,那孩子学的再好,除非有特别惊人的才华,否则他奋斗一辈子都没你的起点高。那要这么说,弘晖非得跟状元郎比才华才能做皇帝吗?

就不是这么一个事对吧?!

但如今跟孩子说这么现实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

林雨桐还专门去了一趟学校,找人家老师单独说了。又给人家老师送了礼,四爷晚上还专门请了学校的校长、主任,包括各科的老师,去了酒店吃了一顿,又挨个把人家老师送回家,赠送了礼券。

结果因唯的座位调到正中间的第三排,叫第一名跟第三名坐了,因唯跟第二名坐同桌。

可跟第二名坐同桌了,人家第二名是个姑娘,人家小姑娘也不喜欢跟因唯一块。下课总找前面坐着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说话讨论题。倒是第三名的小少年坐在因唯前面,爱跟因唯说话。于是,私下里又调换座位,因唯跟第三名坐了。行吧!老师也不管。

林雨桐也没觉得因唯的性格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只能出在这孩子本身的长相和打扮上了。孩子个子高,营养跟的上,也发育的好。外面穿什么其实林雨桐没太给讲究,但孩子里面的衣服,林雨桐是相当讲究的,如今很多姑娘家穿的都是那种背心式的胸罩,松松垮垮的。自家的孩子不是,里面穿的有型,加上身条好,衣服又合身,一星期里的衣服不带重样的,可大部分孩子如今还是校服校服的,校服穿一周,周末洗了,周一再穿。这就显得她跟别人不一样。跟男孩子的人缘好了,小姑娘们就不待见。

成长的烦恼吧。

这个家长也解决不了啊!好在因唯在班里的朋友少,但是不缺玩伴,家里有同龄的姐姐,和小一点的妹妹,还有一个同龄的堂姐,一个同龄的表姐,两个姑姑家的表姐跟她也不差多少,周末也常一起玩。不算是孤单。

相比起因唯,因何性情温顺又不张扬,替别人想的多,虽然成绩不突出,但在班里的人缘却很好。还当了个劳动委员。

这个劳动委员常被因唯嘲讽,认为自家姐姐是傻,那是值日干的多,人家才选的。

可踏实本就是个极好的品质。

如今没有说羡慕班里谁家有钱之类的,都是看谁学的好。这也是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缘故。有钱,大多数人看来,那就是暴发户。暴发户人家瞧不上的,认为钱是走了大运赚来了,可这好运不能跟着人一辈子。什么能跟着人一辈子?那便是知识学问。只要学到肚子里,将来就不愁了。

可在很多人或是酸或是妒的把四爷和桐桐当暴发户的时候,却有大学朝两人抛出橄榄枝。

是姜有为跟人家提的,结果xb大学就给两人发了邀请函,说我们开设了企业管理这样的函授课程,你们要是有兴趣就来吧。

函授文凭,在这个时候是国家承认的文凭。

现在很多领导的学历不够,都是这样通过函授的方式,取得文凭的。而且xb大学在本省来说,是一等一的。便是放在全国排名,也不算是低。

函授又不需要整天去上课,都是社会人士,便是面授课程,也是放在寒暑假,然后为期也不过是十天到半月。考试相对来说也容易,当然了,学费就很贵了。

但如今对两人来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先是姜有为的好意,认为有个学历对两人的以后有些好处,这个就不能拒绝了。又鉴于那点知识考起来对两人也没难度,真不占用时间。想想要是以后不叫人质疑,当然还是叫人觉得越有文化越好。

行吧!那就去报名吧。

报名完了还有入学考试,两人又买了高中的教材在家里装模作样的看书。其实姜有为能说这话,就是说考试保两人过的。但也就是考语数英历史地理,能有多难?

为了不叫人家疑惑,自家考试还得悠着点。

比如英语,两人只挑初中有的知识点,答了一点,蒙了一点,成绩考个四五十分就行了。这个很好解释,只说是听家教老师给孩子上课,听了一点。语文这个好说,一百分的满分考个八十上下也是能的。数学也是,选择题能说蒙对的,填空题是答一大半胡乱的填一小半,计算能算的都算对了,大题不把整道题算完,都是算了一半,估计能得一半的分值了,就不做了。保证成绩在六七十之间。历史和地理好好答没事,这个便是爱看闲书的和有点常识的,都能答个八九不离十。

成绩平均下来,能过及格线,就差不多了。

不惹人怀疑,也不会叫人觉得这走了门路却水平太差。刚刚合适。

那边录取了,家里老爷子高兴的什么似的,花钱干什么他都心疼,只花钱上学这事,他一点也不心疼,“还是如今好啊,要是有个学历,在厂里怎么着也能当个领导了。”

呵呵呵!

一心念着的还是厂里。

如今厂里都抓瞎了。人家二厂三厂虽然波折重重,但是重组总厂的事也已经提上日程了。退休的工人,给每月发放最低保障金,在职的工人,下岗的,一次性买断工龄。每个人拿到的钱数也不一样,从几千到一两万的都有。

当然了,这都是流传在坊间的话,具体的还没下来。

可一厂已经急了,卖了那么一片地,也就是保证大家过了一个年。可这厂里的地皮是有限的,还能靠着这个过日子?不管是给最低保证金,还是买断工龄,钱到手里,大家就有活路不是?

现在轮到工人急了,急着找领导,找领导也没用,葛秋成压根就不露面。于是,大家想办法,那么些个工人,乌泱泱的上街,把整个纺织路给堵了。

人一排一排的站着,胳膊搭在彼此的肩膀上,组成人墙,前面打着横幅:我们要吃饭!

林雨桐和四爷回来,车都开不进去。

把车停在路边,两人走着去学校接孩子,这人太多,怕把孩子挤到。

好容易回来了,老太太还没做饭呢,也在小区门口站着看呢,好些个老人都在那里抹眼泪。

晚上吃饭的时候,人还没散呢,说是上面派了人下来,正跟职工代表谈话呢。

老爷子就说:“这回差不多了吧。”

差不多什么啊?

四爷就叹气:“工龄买断了之后,这算是把厂子得整合在一块了。可是咱们如今住的房子,是厂里的资产。说是买断工龄,可这买断工龄的钱搭进去之后,估计也未必能拿下如今住的这房子。”

自家这是六十平的,就是按照三百一个平米的价格算,这也得一万八千块呢。

这么一算,可不是!双职工的话,家里就得搭进去一个人的钱买下现在住的房子。

要是觉得这么糟心的话,想想那些本身还没从厂里分到房子的那一拨人。他们拿了钱之后,厂里真就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了。看是买城中村或是城郊的院子还是怎么着的吧,反正境况也不会很好。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不到退休年纪,买断工龄的钱也没几个,就算是分了房子,他们手里的钱也不够房子的作价的,又该怎么办?要么放弃房子,拿钱走人。要么就得借债买下房子,然后慢慢的还。这部分人子女也都刚成年,有个要供养大学生,有个急着给儿女婚嫁,又碰上这样的情况,真能逼的人跳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