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1679节

第1679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因只有一个,不大她大学毕业,就会乱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b京的学生。真要是有个什么,父母的手够不到,所以,首先得排除。

中原农林大学,就属于一类院校。

而但愿的第一志愿的第一专业,选了种子工程。

四爷和林雨桐都没意见,就这么着吧。

至于大专中专,压根就没有填写。要是真发挥失常,再复读一年走都可以。时间还算是宽裕。

这个时候的高考,还是七月。

正是暑热难耐的时候,林雨桐给孩子把生理期调整好,确保这几天是绝对安全的。短袖和七分裤,又选的是最凉快吸汗的料子。她专门请了假,陪孩子考试去。

考试是在市里考的,干脆就住林家,那里的条件好。可考点距离学校又有些远,大原借了单位的车,林百川又借给了专职司机,来回的接送。

别的同学能不羡慕吗?他们中一少部分是家里人骑自行车送来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凌晨四五点从家里出发,走着过来考试的。像是丹阳这种能睡到七点起床七点半准时出发,赶在八点之前到考场外的,属于绝少数。

这些孩子考试来,包里背着干粮。条件好的,是白面的馒头或是包子,条件不好的,就是窝窝头或是菜馒头。至于水壶,那是没有的。一人一个洋瓷缸子,开水也没有,不过学校都有水龙头,接点凉水都行了。

丹阳看这阵仗,每次都是离校门口百米之外就叫停车,然后走过去。

班主任跟各科老师作息和学生一样,他们是全程陪同学生高考的。表现的比学生还紧张。

林雨桐把孩子送到考场外,说是会回去,其实就在外面等着她下考呢。

丹阳拿着水壶,背包里放着考试用的东西,就进去了。

考场在一不知名的中学教室,不如子弟学校那边的条件好。砖瓦的房子老旧的很,像是教堂学校似的,窗是那种又窄又高的形状,透风的效果感觉并不好。

这种天,早上都闷热的不行。找到自己的座位,感觉桌子凳子都在摇晃。得去外面找那种小石子或是瓦砾,将桌子角给垫一下。一个教室不到三十个人。每个桌子都离的挺远的。

铃声一响,老师进来。

考前,老师就强调说:“……一定要如实的向d汇报你们的成绩,这个……来不得一星半点的弄虚作假。”

是的!对d要忠诚。

作弊,就是一种不忠诚的表现。

因此,考场上是不会出现左顾右盼和作弊这种情况的。

老师的态度也很好,桌上放着墨水,备用的笔,还有橡皮铅笔尺子之类的工具,就是渴了,老师也会拿杯子给你送水喝,热的受不了了,俩老师会给拧个湿帕子叫降降温。其中一个年级大点的老师,差不多是二十分钟,就去外面接一盆凉水,悄悄的给教室里洒水降温。

丹阳突然觉得,自家妈出门前检查好几次自己的物品,不是很有必有。考场,也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严肃和冷酷。

这一切,都叫她很容易就放松下来。

头一科就是政治常事考试,满分一百分。所有客观题的答案都是背熟的,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林雨桐却觉得如今的考试难度大。如今可没有什么填空题选择题这一说。满分一百分,其实只有四道大题。第一题简答题,分四个小题,每小题五分,一共二十分。然后再有一道详答题,给四十分。第三题和第四题,只选择一道题。也给四十分。这是主观题,比如人家问你说,你到农村或是工厂劳动去过吗?说说你的感受。跟考作文是一样的。

语文更牛气,理工科的作文,是一百分。只有两道题,一道古文阅读,然后翻译,没有什么其他的什么通假字了,虚词之类的考试,就是特别干脆的翻译。一道是给你个材料,叫你根据材料些个作文。一般还是作文是第一道题,古文才是第二道题。要是文科的语文,更了不得了!还是一道作文一道古文翻译,但作文占一百分,古文占一百分,总分是两百分。数学文科也考,但是只作为参考成绩,不计入总分。

丹阳整个考试期间,感觉兴奋的要飞起。语文的作文材料和古文翻译,都见到过原题。答案只要往上默写就行了。数学更是觉得简单熟悉的令人发指。

这两科一考下来,她的心就定了。语文接近满分,数学满分,再加个外语满分,这种成绩,哪怕总分稍微欠缺,大学都会敞开大门。

这叫满分不舍,零分不要。

有突出的科目,大学会抢着要。

考完试,还得回学校。老师会讲解题目。这个时候是没有上面个发的标准答案让对照的,好不好的,得你们自己找答案。老师也给不出完全标准的,所以,这个时候的讲题,老师会说是跟大家探讨。他也不确定他百分百是对的。

但讲了一遍之后,大家基本心里就有数了。

丹阳的心更是方到肚子了去了。六百分的满分,她觉得她的成绩应该在五百八十到五百八十五之间。可以说,任何一个大学,都能考上。

高考之后,很少再有复读生。说我今年没考好,再考一年去。

很少很少有这种情况,越是小的城市乡村,这种现象就越是少见。考前,老师就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有句话叫做‘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考上了,就去为了祖国和人民继续学习深造。考不上,就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所以,高考一结束,想着玩?

那是没有的!该劳动就去劳动吧。

如今的高中生,那都算是高学历了。回了大队,去当个小学老师,当个村上的会计出纳或是文书,要是有些厂里招工,人家要求的学历也都是高中毕业。甚至是公社招人,也要这种高中的学生。

也就是说,高中顺利毕业,差不多就能找到工作。要是大学毕业,这拿的就是干部的待遇。因着这一点,也没多少人,非得补习一年补习两年三年的去跟高考较劲。

丹阳高中毕业了,在成绩没下来之前,她得参加劳动。

因为是厂里的子弟,被安排到宣传科去实习去了。如果没考上,那就算是转正,正儿八经的得上班了。

想说啥也不干的休息一个多月,那是做梦。

可真去上班了,这才十四岁的年纪,能干啥啊?

徐强就说:“妹儿,跟哥学放电影呗。”

行!不就是天天晚上看电影吗?

朝阳和骄阳跟着他们姐,天天晚上看。看回来就哭的眼圈红红的,朝阳跟大多数男孩一样,最爱喊一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而骄阳,在文艺演出中,她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英雄赞歌’,小姑娘一脸肃穆,用高亢嘹亮的声音唱着‘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每次听孩子在家里练歌,心里就不由的跟着涌动出不一样的情绪来。

朝阳更执着于画各种的枪炮结构图了,在他看来,还是我们的武器太落后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