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1663节

第166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得不说,这孩子其实挺有天赋的。尤其是在书法上。要是一般人,真不那么容易将两种字体联系到一个人身上。

更叫人意外的是,这孩子还是个姑娘。

一个叫做韩秋菊的十七岁的女娃娃。

这孩子跟丹阳是一个班的,从写字的用的碳素墨水,林雨桐就将这个范围缩小在了这个班之内。厂子这边的供销社是没有碳素墨水的,而厂子里用的墨水是不许拿回家的。因为有丹阳这个不计较的丫头,为了点墨水没人冒险做贼。但为了谨慎期间,连外班的,她也看了。

最后确定还是在丹阳的班里。

这个叫韩秋菊的姑娘长的高高壮壮,乌溜溜两条大辫子,身上的衣服带着补丁。被林雨桐叫出来的时候,还有些忐忑,“……林……林……阿姨……”

很聪明,不叫林处长,只按着丹阳的同学的身份叫林雨桐阿姨。

林雨桐笑的很和蔼,点头应了一声,搭着这姑娘的肩膀亲昵的将她往办公室带,然后叫她坐下,这才拿出信来:“这是你写的吧?”

“我……”她低下头,“我莽撞了。”

“没有!”林雨桐就道,“写的挺好的。金厂长专门把你的信拿道厂d委会上说了。大家都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来呢,就是代表厂里回复你。像是你这样思想进步,觉悟高的同学,技校那边有特招的名额。今年有五个,我提前告诉你。肯定是有你一个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不能跟别人拉下太多。至于你说的有问题的那几个同学,人事科也做了调查。但厂里的意思呢?有问题不怕,咱们可以改造他。你放心,厂里是有矿厂的给他们劳动改造的,也有政治思想学院给他们学习。对待这样的,改造他们,比放任自流要好,你说呢?”

韩秋菊被这一个特招的名额冲击的有些惊喜交加,听林处长这么一个大处长跟自己这么细心的解释,心里就更激动了:“您说的对!他们就该去最苦最累的地方接受改造!”

从学校出来,碰上计寒梅。

相互说了两句,计寒梅就从兜里掏出一封信来,“你今天找来了,那我就不用找了。这不,人家也给我写信了。我觉得这孩子说的有些道理,阶级觉悟是有的。虽然说看法有些偏颇,目的呢也有些不单纯。但这都不是大问题。这么着吧,要是人招进来,你给我送来。这样的孩子容易走偏……”

这事无所谓嘛,放在哪里都是放。

就算没有这个韩秋菊,激烈的竞争之下,肯定还有很多个韩秋菊。

但这叫丹阳也无法接受,别人不知道韩秋菊举报了谁,但是丹阳是知道的。她开始不知道信是谁写的,也还罢了。可知道是韩秋菊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偷偷的跟她妈说:“那个韩秋菊,跟刘平生正处对象呢。”

都十七八岁的人了,处对象很正常。但却因为考技校的事,把对象给举报了,这就不正常了!

第1244章 旧日光阴(56)三合一

技校那点事,在四爷看来是不可避免,但也没有什么大影响的事。

至少对于他要做的事,暂时是没有影响的。

等到七月一日,第一台拖拉机从生产线上下来,披红挂彩给上面报喜的时候,这才真的觉得可以放松放松了。

在整个攻坚小姐里,他还是那种能晚上回家,偶尔回来吃饭的那种。可其他大部分工人为了完成这个攻坚战,已经持续在车间了呆了一个来月了。

车间里,一直有人奋战。值班室里,永远有疲累不堪只合衣躺在地上打盹的工人。

所有人的信念都非常朴素,就是要在d的生日这一天,献上一份厚礼。

厂里四处招展的红旗,鞭炮声锣鼓声和人群欢笑与鼓掌的声音,一幕幕的从眼前过的时候,林雨桐有了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

这种情绪许是会传染的。

跟林雨桐一样红了眼眶的又何止一人?

在一片荒山荒沟上建起一座厂,把矿石变成钢材再变成各种设备武器农机,这得付出多少,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

而为之奋斗不息的动力,不是能获得多少物质奖励,不是能得到多少奖金,他们只是真觉得国家需要。如果这种努力,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能证明是有意义的,能得到也一次口头褒奖,那么,他们就觉得这是能自傲一辈子,等老了能在儿孙面前炫耀的事。

事实上,这个攻坚小组,确实是被表彰了。

刊登在报纸上,然后报纸张贴在厂里最醒目的报刊栏上。紧跟着,就是下达生产任务,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车间需要全负荷的运转,才能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而人事处,需要做的就是把每一个为之努力过的工人的档案拿出来,重重的给记上这一笔。

接下来是表彰大会,各种的表彰大会,披红戴花,用他们的话说,一辈子都没这么荣耀过。

而另一边呢?四爷并没有停下脚步,有了拖拉机不算,这只能说有了运输能力。我们还得将配套的犁地机、耙地机、旋耕机等等的都得给配套出来。这些东西都是作为附件,可以以拖拉机带动来工作的。生产不难,但想要耐用,关键在于犁片耙片的质量。钢材不好,耕地百十来亩就磨损的不能用,需要不停的替换,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生产出不同的钢材型号,然后同等条件下,去实验它。

自家的农场都不够用了,还得联系其他农场,将实验给完成,要收集到更为详实的数据。

另一边,什么大小型收割机,播种机,农药喷洒机,脱籽机,都已经开始启动。

要是能做出联合收割机,那就更好了。

为了解决水利供给不到的地方用水问题,厂里又抽调人员,研发打井设备。

以往打井,都是人力。其实机器打井,没那么麻烦。关键是得有这种设备。

所以,在一个个的计划往下下发之后,大家才恍然,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多工作要做的。

不光是后续的,就是现有的拖拉机,也是需要不断的改良的。更有不同的地况需要不同的机器,东北大机器能转的开,可有些地方,却需要小型的设备好调头。

计寒梅都提意见了:不能只埋头干活,还要注意职工的业余生活。

业余生活,四爷也很重视。

他就说:“我跟上面申请了电影放映机,快到了。以后每天晚上,都放电影,谁愿意去看,就去看。如今只能先是露天放映,咱们的文化宫还没建起来……”

露天的多好啊!

咱们这么多职工和家属,得多大的文化宫才能放的下这么多人。

就露天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