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1353节

第135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要不叫自家出钱,怎么都好说。

至于说李仙儿叫缝制被子的事,只当过耳的风。

她不光不给做,出门还找大家去评理,“……大家说这有没有道理?谁家是这么办事的?”

把李仙儿和金满城糟践了个够够的,才说:“其他几家好欺负,好说话,我可不好欺负,也不怕人家说我难说话。不能开这个例。”

这回没人说马小婷不对,背后讲究李仙儿的人倒是多起来了。

还有好事者问英子和姚思云,这两人难道跟李仙儿就是对付的?

吃亏也不是白吃的。

英子就露出迷之苦笑:“……真的假的……反正就那么一码事……你们都是知道我家那位的性子的,只要对他的亲的故的,别说搭进去点钱了,就是吃他的肉喝他的血也是愿意的……”

姚思云越发趋于正常人了,给人上眼药如今也是信手拈来,人家一问,她就一脸纳闷:“咱们这里娶媳妇不就是讲究叫叔叔伯伯家缝被子吗?二姐说要做被子,她还顺带了桐的,我懒的做,就叫我二姐帮着做了。还专门买了五十斤的皮棉送过去……说要做就做最好的,十斤的大厚被子,七八斤重的褥子。毕竟是家里小辈第一个结婚的嘛,该重视……这怎么听着不是这么个意思?”彻底装起了糊涂。

这人就说:“怕是老三想补贴他大哥他侄儿,糊弄你呢。”

毕竟不是本地人嘛,不了结情况也是有的。

姚思云就非常‘气愤’:“这人,想补贴就明着补贴,我还能为这个跟他吵?”

这话很快就被解读成了:老二和老三背着媳妇没少补贴金老大。

又有人说:连老二老三背着都补贴了不少,老四还不定补贴了多少呢。

就是过了个年的工夫,金老大靠着兄弟们补贴过日子的事就人尽皆知了。

别说金家的亲戚了,就是十里八村的,都把这事当谈资念叨。

这个说金满城有心眼,占了那么大的便宜还整天的装穷。那个说,金满城心也贼,自己的借的钱故意不还,一副还不起的样子,就是为了叫兄弟们看见他可怜替他还债的。

人人都会脑补,越是脑补越是不堪。

这话暂时是传不到金满城两口子耳朵里的,而且所带来的危害现在暂时也看不出来。不过那话是怎么说的,往往占了小便宜就要吃大亏。现在两口子看着老五帮家里干活,还真就想不到之后有那么大的一个亏等着他们呢。

婚礼订在正月初八。

初六,清宁和清远一人一个行李箱,机场,准备回老家代表父母出席婚礼。

下了车,徐强和清平来接的。

清平在路上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跟清平和清远都说了。

本来像是为了院子写凭条的事,外人是不能知道的。但是清收那小子,也不是啥省油的灯。听见院子没他的份,第二天就逛到县城,给他二叔三叔哭可怜:“……我大哥……结了婚一点人情味都没有……那家里都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

然后该知道的人,不该知道的人,反正是都知道了这事。

不孝不悌啊!

清丰的名声能有多好?

一出一出的戏,叫英子把当时老二骂她的话给原模原样的还回去了:“你金家的先人亏了人了!羞先人哩!”

然后老二悲哀的发现,想羞先人也没机会。

老大给儿子结婚,头一天竟然没叫孩子去先人的陵地里把先人迎回来!

按照正常的流程,是结婚的头一天,男方家的三代,即新郎、新郎他爸,新郎他爷爷,三代人得上女方家去。如果他爸不在了,就找叔叔伯伯,嫡亲的没有,同宗族的也行。爷爷辈的也是以此类推。毕竟,整个宗族里就剩下一根独苗苗的,这种不多,也不是结亲的好对象,一般都是家里也不怎么样的人才肯把闺女嫁过去,自然也就没那么些絮叨的礼仪。但是正儿八经的程序该是如此的,男方得去三代,去女方的家先人的陵前,正儿八经的带着祭品鞭炮,跪下磕头告诉人家女方的先人,两家愿意缔结秦晋之好,这个程序叫‘司先(仙)’。从女方回来之后,再拿着祭品,去自家先人的陵地,烧新衣,放鞭炮。这叫‘迎先(仙)’。就是请家里的长辈们的神灵跟着回家吧,家里有喜事了,请回来受新人的参拜吧。

就是这么一套的程序。

特殊时期的那十年里没这些讲究了,近些年又开始回归了。

大家基本都是这么办的。

清丰这个婚事呢,有点特殊,就是女方家实在是太远,这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

人家家里要是遇到这种女方家很远的情况,就是在十字路口画个圈圈,然后对着女方家所在的方向,磕头祭奠,除了没能亲自去陵地,其他的程序一个都不会省。

到了金满城和李仙儿这里呢,为了省了那些买祭品和给先人买衣裳的钱,以女方家远不‘司’女方的先人为理由也就罢了,自家的先人就在边上你家院子不远处躺着呢,你都敢不去迎。

老二就说他哥:“得把爷奶爹妈给请回来。”

李仙儿就接话:“请啥请?离的这么近,要回来就回来吧。还要人去请!活着的时候不叫人省心,死了还不叫人省心……”

老二扭身就走了。

侄儿结婚的大喜日子,为这个闹起来就把婚礼搅和了。再心里不得劲,可那话是咋说的,死人没有活人要紧。活人都顾不过来,顾啥死人呢。

英子就说老二:“要你操那些闲心。”

去先人的陵地烧祭品,衣服这些,有些人家讲究,就烧真衣服,大部分是纸糊的,你说用纸随便折一个拿去烧了能费多少事。李仙儿不是舍不得这个,是跟金大婶置气呢。

一副‘你能!你强!你了不起!但我儿子结婚我就是不请你,你能把我怎么着?我还能把你气的死的不能再死。’的架势。

所以,这事谁说,李仙儿都不会听劝的。

对婆婆的恨啊,到现在都没消。

金满城只当没听见这事,喊清辉呢:“找的那个摄像的找好了没?明儿准点来……得从八点开始摄像……”

李仙儿怼了老二,转身就问英子:“叫花花在县城去你那边住一晚……在那边发嫁,算是有那么一回事……”娘家远吗?去哪迎新娘子?得找个地方吧。这又能用的到别人了。

老三在边上本就生气,不用英子说就直接道:“去啥县城呢?不管谁家的屋子是那么随便叫闺女出嫁的?”再说了,从金家门里出,再从金家门里入,先人得羞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