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1220节

第1220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林家成拄着拐杖来了,瞎子爹林家娘,专门从省城回来,按照辈分,老太太给他们养了孩子,是恩人也是长辈。披麻戴孝不过分。

如此一算,穿白的,带红的,满满的一院子。

齐家也来凑热闹,一个个穿着丧服,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屋里跪不下,就跪在巷子里。

不少人私底下就说:这后辈有出息了,这上赶着来当孝子贤孙的就多。

说的就是齐家这样的。

还专门找人给四爷和林雨桐捎话,说是齐家坟里有老太太的地方,叫把小老太给葬过去。

才不!

就跟蔡姥姥挨着就行,俩人还能做个伴。老二就在跟前,随时都能照看坟场。有个四时三节的,就算是赶不回来,也有人给烧张纸。

从第二天开始,来祭奠的就络绎不绝。从镇上到县上到市里,跟林雨桐和四爷有关系的没关系的,以集体的身份的,以个人的身份的,人就没断过。

车多的得专门安排交警指挥交通了。

光是花圈把整条巷子靠里头的位置堵了一半,每天还在增加。

啥叫牌面?啥叫场面?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就说,好几十年,都不见这个热闹劲了。

放电影,就在英子饭馆门口,那里挨着大路,门前空地又足够宽敞。昼夜不停的演,也不管有人看没人看,因着这都是别人送的。图就是一热闹。

等到入殓了,英子就说,要不要添点金饰?

林雨桐摇摇头,没给添金饰,只把老太太一直保存的那颗子弹放在她的手心里,叫带着去了。

等到棺木合上,要出丧入葬了。

来帮着抬棺的几百人个都不止,把老太太的棺椁是举在头上一个个的往过传递着往前走的。谁家有过这场面?

根本不用抬,人乌泱泱的从家里能排到坟场去。都举着胳膊托着老太太。

清宁心说:我再也不嫌弃老家的人事多了,真的!别看平时麻烦了点,真到了事上,就显出来了。你把人家的事当事了,人家把你的事也当真的很。

就是一直不待见的大伯母和五婶子,到了事上,那也是不含糊。来回的招待女客,跑进跑出四天四夜的事,基本每天都是打个盹,醒来就去忙了。

别看披麻戴孝的多,可这里面没一个跟小老太有血缘关系的。都是些没丝毫血亲的人。

就是养了林雨桐,然后看着清宁和清远俩孩子长大了。

眼泪也只有他们掉的才是最真诚的。

可明知道别人都是假的,可这心里还是舒服。还是想着,把老人家最后一件事体体面面的给办了,叫她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走了。

看惯了生死了,难受着慢慢也就习惯了。

最接受不了的不是清宁,反而是清远。这孩子一下子都蔫了。

金大婶没了的时候,清宁是记得的,而且也是明白了,人死了是怎么了。

可清远那时候到底是小了点,有模糊的印象,但到底跟他奶的感情没跟小老太那么深。

孩子就问他妈说:“人为什么会死了?”

是啊!人为啥会死?为啥要死呢?

生老病死就是这么循环的,天道就是如此。

过了头七,一家子才回城。以后封双七三七都回来烧纸,一直要烧够七七。然后是五十天,一百天。

清远到家就发烧了,迷迷糊糊的。

林雨桐给灌了药,四爷看不是办法,“跟着咱们睡一段时间吧。”

没想到一个男孩子,在这事的接受能力上有这么大的问题。

林雨桐都没急着上班,就在家陪着清远。

清远有时候会对着小老太的房间愣神,要么对着遗像眼泪就下来了。

四爷就说送学校去:“转移一下注意力,就都好了。”

好是好了,可这孩子明显像是长大了懂事了一样。

每经历一件事,就会叫人成长一次,蜕变一次。大人只能默默的看着,帮不了他。

但这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

去的人去了,其实还是有些不方便的。小老太在家,也不干啥,也不叫她干啥了。有张嫂呢。以前吧,林雨桐出门就很放心。张嫂再是保姆,可小老太只要在家,孩子在家就没啥操心的。可如今没这么个人了,张嫂再是熟悉,再是觉得不错,可把孩子跟保姆放家里,林雨桐就不放心了。

白天的事就尽量白天完成。真有工作要谈,咱不出去应酬,家里交保姆做俩菜,咱们在家里喝都行。

林雨桐把理由先说了:“我两都忙,真再外面不回来,孩子谁管?”

闺女大了,到了青春期不好管。儿子大了,开始调皮了,更不好管。

理解理解!

然后清远不怎么出去玩了,他发现更好玩的事了。

听爸爸妈妈跟那些人说话,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