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1215节

第1215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爱华就说:“想着城里做馒头不方便。”

怎么会不方便?

食堂的大师傅早就蒸好了,要了直接送过来就行。比家里做的精致多了。

好吧!是人家的心意,只能受着呢。回头叫周文和秦芳分着拿家去算了。

四爷问老五:“不忙了?”

“年前歇几天。”老五有些拘谨,他比起其他兄弟,几乎是没来过这边。

“坐吧。”四爷脱了外套,又帮着桐桐把脱下来的大衣挂在衣架上。

两人过去坐了。

小老太坐在一边拿着手里的棉鞋叫林雨桐看:“看这针线活做的,多细致。”

林雨桐这才注意到沙发上一堆的棉鞋单鞋,有小老太的小脚鞋,有给俩孩子的棉拖鞋,还有给林雨桐和四爷的。都是家里穿的便鞋。看的出来,是用了心思的。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林雨桐就问:“这个时候过来了,是有啥事吧?”

赵爱华就推了老五一把,老五愣了一下就说:“也没啥事。就是吴达,农闲没啥事干……”

赵爱华面色微微一变,就赶紧道:“到底年轻,光是出傻力气也不是个办法,就想着看是不是上个技校啊,还是直接去找个活干……”

不管是上技校还是找活干,这都得林雨桐和四爷来想办法。

这个时候的技校,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

找活干,那就是想进工厂,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老五对这事并不怎么热衷,大概是逼着来的吧,要么不会说出农闲没啥事干才找活这样的话。农闲找活那就是想找个临时的。可赵爱华抢了话了,就是想找个长期能干的。

这事对四爷和林雨桐都不是难事,可还是那句话,这事有没有必要帮。

为孩子求爷爷告奶奶,这事不稀奇。为孩子求人的爹妈多了去了。去了就是看人脸色去的。求人张这个嘴不容易。都是口问心,心问口,心口相问了无数遍的。

当初赵爱华跟老五那就是各取所需,可等真嫁过来了,才发现她的要求其实能更多些,金家远比她想象的好了太多的时候,难免就起了心思。

又是做鞋子,又是蒸馒头,下了这么大的本钱,为的也不过是孩子好过一些。

林雨桐把话也说的明白:“安排个人,这不难。不看老五的面子,也得看俩孩子的面子……”

话说的很明白,不是你在我们这里有多大的脸。也不是老五的面子好使,只不过是两个没妈的孩子,他们的面子好使。

这就带着点警告的意思了,满足你的要求这个很容易,但前提条件是,对俩孩子得好。

林雨桐没啰嗦,想了一遍就道:“开发区在招收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男女青年,学历不限,去省城培训一年,科目是游泳、划船、急救等等,以后会安排在开发区河务办公室下属的急救队工作。这也算是学了一门手艺和保命的手段。”这个安排进去也不算是走后门。“另外,还有区政府食堂需要打杂的……”

“叫吴达去学游水去,他过了年就十八了。”赵爱华赶紧道,“食堂需要打杂的叫吴双去吧。不要钱管吃就行。跟着大师傅学上两手,这也算是个手艺。就是将来摆个小摊子卖个吃食,好歹能拿的出手……这就行了!我真是感激不尽了。”

很清醒的一个认识。

快到吃饭的时间,赵爱华去厨房帮张嫂做饭去了。

老五才低声道:“就是不答应也没事。”

不是很想给那边的孩子找事干。

“家里好歹有个劳力。”老五的想法其实有点自私,想叫人家女人给他看孩子,还想叫那边的儿子给出力去下地干活。

四爷就说了:“我这是最后一次管你的事,也是最后一次说你。不管对谁,这都是相互的。你都不舍得下本钱,凭啥叫人无偿的给你付出。你有你的打算,她又她的打算。她的打算情有可原,可你的可算却上不得台面。啥好处都叫你占了?当谁是傻子呢?家里人肯叫你占便宜,那是不愿意跟你计较。那是这些兄弟们身上,都留着跟你一样的血。二姐跟帮你,那是看在二哥的面子上。你四嫂帮她,那是看在我的面子上,而我是你哥,你那俩孩子,是我的侄子侄女。不是你对你四嫂好,不是你对二姐好,他们才对你好的。你既然找了人家女人一块跟你过日子,她对俩孩子过的去,那你就得干点让她对俩孩子更好的事。今儿你要是主动揽下来了,自己带着东西来给她的儿子办事,你再看她会不会对俩孩子更好些。”

真当啥事天上掉下来的,那么天经地义。

老五抿着嘴不说话,好长时间才闷闷的说了一声:“知道了!”

走的时候林雨桐给带了不少糕点,过年走亲戚能用。就像是四爷说的,不是看着孩子可怜,干啥管这闲事?老五还没那么大的脸。

过年该拜年的还得拜年,然后也许是四爷这个当了县z意义就不一样了,找来办事的特别多。

小姨那边的林雨桐的表妹,十六了。

上初中到初三了,不上了。因为上课说话,老师直接扔了粉笔头砸脸上了,女孩子自尊心强,当天就回家了。死活都不念书去。

小姨那慢悠悠的性子,就跟林雨桐说:“桐啊,你说着可咋办?”

这个小姨,是亲妈的妹子,跟英子的感情自然深了。看着英子长大的嘛。

这些年也没求过啥事,只开了这一回口,还是商量的语气。

林雨桐能咋?

不能叫人说咱六亲不认啊!

第1057章 悠悠岁月(74)三合一

小姨以前的日子是不错,男人在省城的仪表厂上班,几年前折过一个孩子,但剩下的一女一儿还都养的不错。

不过儿子是后来添的,为了生这个儿子,姨夫算是有公职但是没有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因此从一线的生产车间,给调到附属的零件配件厂去了。这两年效益不好,工资发不下来,倒是有一半的时间在家里呆着呢。

英子跟林雨桐说过,“小姨有些怕姨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