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1046节

第1046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光头阿哥其实都是好听的说法,没了先帝爷,身上少了皇阿哥这层平,说到底就是一普通的宗室。如今没人敢小看,那是因为这些兄弟们还都顾着兄弟间的情分。

可这情分,也是越用越单薄了。平时没什么机会走动的亲近,时间长了,可不就疏远了。

如今看到跟以前一样的十三,他的眼窝子还是热了一下,长叹了一声才道:“十三啊,这次真是求你来了……”

十三爷面色不动,叫人给上了两碗热奶子来,“十二哥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求不求的,我老十三是那样的人吗?自家的哥哥上门了,有话就吩咐就是了。”

十二爷就笑,十三是真会说话,当然了,他也相信他说的都是真心话。毕竟此时两人是兄弟相称嘛。既然相互称兄弟,那这说的就都是私事。所以老十三的意思非常明白,只要是私事,遇到难处了,只管开口,我打个磕巴就算是我老十三的不对。

可自己能有什么私事求他呢?府上除了福晋就是几个上不得台面的女人,没有孩子整日里死气沉沉的。花用都有限的很。还真就没什么私事。

这么想着,就觉得浑身的劲都松了,也不在这里跟老十三磨牙了,直接从袖筒里拿出来个折子递过去,“事关重大,烦请十三弟转呈给万岁爷。”

十三爷深深的看了一眼十二爷,这才伸手将折子给接过来。折子是常见的折子,只是上面贴着封条,说明这是个除了万岁爷意外没有人有权力拆开的折子。

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十三爷将折子往桌子上郑重的一放,“我知道了,马上就打发人转呈给万岁爷。”

十二爷肩膀一塌,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那我就放心了。”说着就起身,“知道你累了一天了,早点歇着吧。我就回了。”

看着一转身仿佛腰身都佝偻下去的十二,十三爷心里挺难受的,他起身叫住十二爷,“十二哥……”

十二爷回头,瞧着十三,等着他说话。

可是该说什么呢?

十三爷嘴角动了动,长叹了一声,“我送你吧。”

十二爷苦笑一下,缓缓的点点头。

从书房出来到角门其实挺远的,兄弟俩一路走着,都没有言语。

眼看都要到角门了,十三才道:“十二哥放心,定太嫔娘娘在宫里一切都好。”

十二愣了一下,没想到十三说的事这个。他点点头,心里不是滋味的很。

定太嫔说的是自己的生母。早年是贵人,即便生了自己也没能晋为,自己一出生就抱给苏麻喇姑了,跟自己的生母并不怎么亲近。直到到上书房去上课了,才有机会见生母,隔三差五的去请一次安,想亲近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亲近了。再后来,自己打了,出宫建府了,倒是福晋见额娘的时间更多些。直到康熙五十七年,自己能慢慢的办差了,皇阿玛才升了额娘的位份,从贵人升为嫔,算是一宫主位了。可这日子没过几年,皇阿玛驾崩了。老四继位了。别人的母妃都接出来了,包括过继出去的十六,也因为差事办的好,早早的就将他的生母接到府邸去奉养了。兄弟里只自己的额娘还在宫里熬着呢。

以前还有明目进宫,顺道能去瞧瞧的。现在呢?皇上和皇后在圆明园住着,太后在畅春园住着,他们这些人有什么由头非得进宫不可的?

后宫先帝的妃嫔不多了,有些老贵人老常在都被太后带过去扔在畅春园的角落里生灰去了,只那些生了公主的,待遇还好些。宫里留在的除了自家额娘,也就是万岁爷的妃嫔了。

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跟禁足在宫里也没什么两样。就算是有弘历关照,就算是有熹嫔照看,可到底,逃不过一个‘熬’字。

角门就在跟前了,灯笼的光线并不能叫十三爷看清十二脸上的表情,他带着几分遗憾的道:“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十二哥,回家能叫一声‘额娘’,那是一种福气。”

十二鼻子一酸,重重的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才道:“十三,留步吧。以后如何……看造化了……”

十三没出门,十二爷连灯笼都不用,摸着黑又走了。十三这才转身回来,将那份折子夹在他自己的折子里,八百里加急给送去了。

等睡下的时候也都半夜了。

可不是当事人的十四爷比十二和十三只怕睡的还晚。那盯梢的人不得等跟着十二爷,确定这位是回府了,才能回去禀报吗?

这一折腾,十四是一晚上没合眼啊。

可人家折腾了一晚上,至少都明白在折腾啥。可他呢,跟着陪了一宿,是啥也不知道。

冤不冤?

四爷接到十三的急报的时候,已经在回銮的路上了。

他靠在软枕上,左手拿着桐桐的信,右手拿着十三的奏报,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只一双眼睛幽深的很,叫人看不出半点想法。

桐桐在信上,只将得到的消息一一罗列了出来,至于结论她没给。一个多余的字都没写。怀疑弘历弑君?四爷摇摇头,桐桐对这事持谨慎态度。

要说弘历没有过那个想法,四爷不信。但要说弘历敢那么干?四爷不信!并不是对弘历的人品又多信任。而是知道能成为后来的乾隆皇帝,绝对没那么蠢,真要是叫自己出事了,不说桐桐,就只十三,他就没办法。更何况还有直亲王理亲王在!这些人啊,是谁想压住就能压住的?扶着弘晗上去,也不会看着这么一个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人上位的。只一个富察家,就想翻天?马齐可不是蠢货,历经三朝的老人儿了,那肚子里弯弯绕可多了去了。

这点道理,弘历稍微一琢磨就能明白。他不会干这种看起来诱人,可其实是万丈深渊的一步的。至于说他想从里面算计什么?这现在还不好说,四爷将桐桐的信放在一边。重新拿起十三送来的这份急报。

裹着十三的外皮,里面却是十二的密折。

十二这几年没什么差事,他上折子得过好几道手。平时上的请安折子,遇到喜事上了贺喜的折子,这条途径都行。也会被送到御前,但这类折子基本在桐桐手里就给筛下去了,只她自己批个‘知道了’,或是干脆直接拿着印玺往上一盖,就算是完事了。

所以,他这几年也没见十二的折子,十二也没别什么要紧的事上折子。

如今通过十三转呈的折子,其实是一道请罪的折子。

到了如今,他倒是不瞒着了。将他是怎么想的,都干了什么,都在折子上一一说了。更是将犯下的事一五一十都交代了一遍。临了才说,因私心作祟,险些酿成大祸。想起皇阿玛的教诲,幡然悔悟,如今闭门思过,愿意领受任何罪责。

看着十二说已经将图纸彻底毁去,并没有落入任何人任何势力手里,他还是叹了一声。

等再看到有倭人在觊觎图纸的时候,四爷的眉头微微皱起,其实这也是早在预料之中的事。有了好东西,从来就不会少了觊觎的人。但这倭人到底是倭国官方的还是一些‘流寇’‘海盗’之流。老九将海外的消息不断的报上来,欧洲人已经到了家门口了。不列颠不就开始统治印度了,还造成了印度的饥荒。东印度公司为了赚钱横征暴敛,其统治下的印度东部田赋提高了近一倍,造成了连年的饥荒,仅是今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饿死了一千万人口,差不多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从去年到今年,英国人却在一直囤积大米,几乎是全部的大米,不出骇人听闻的高价就拒不出售,这才造成了那么多人的死亡。老九当时说的时候还颇为感慨,“……那不是胡来嘛!在这之前,印度的富庶可不在大清之下,可是如今呢?”语气颇有些后怕。

四爷将这折子合上,如今广州的繁华比之京城一点也不差。也聚集了颇多的洋人,形形色色的,抱着各种目的的都有。以前在京城想见个洋人,那是难上加难,除了能被请到皇宫成为皇帝的座上宾的一些神职人员,其他人人士几乎是没有的。但如今却不一样了,京城的外城,稍显偏僻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条洋人街了。那里聚集着各国的商人,也算是一景了。

十二提到的丰臣酒馆就在其中。

桐桐的信他没回,十三的折子也没批复,等回去再说吧。还能真翻了天。

他将老七的密报从桌子下面拿起来,回复了几个字,叫苏培盛发出去,就不再管了。坐的时间长了,伸伸胳膊动动腿,一扭脸,从风吹着的帘子中间望出去,路边的不远处几株枫树红彤彤一片,枫叶已经红了。

四爷叫停两人御辇,后面的也都走不成了。九爷跟着圣驾,正跟十爷聊的好呢。就见万岁爷从龙辇上下来了,还招手叫他们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