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825节

第825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两人跟牛郎织女一样,偷偷摸摸的在城外的一处农家乐见面玩了两天。当然了,还带着苗苗和文娟这两个挡箭牌,林博才放行的。

等回去的时候,重案重启已经剪辑完成。花了两天时间,将成品看完了。

张文扭脸问林雨桐,“觉得怎么样?”

感觉真不错,至少没觉得无聊,跟着看完了。而且是不知不觉得,两天就过完了,“不错。张导出手,非同凡响。”

张文对于演员是赞了又赞,同时又对于黄依然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演技不错,看着也乖巧,可一进这圈子,变的也太快了。”

这早不在林雨桐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在这里她就是个小角色,而且这次的丑闻牵扯到董东才牵扯出她的,论起来她本身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林博插手了过审的事,程序走的很快,周一送审,周五就过了。

海纳的渠道相当成熟,运作团队都是现成的,这部片子最后以单集一百八十万的价格卖出了首轮播出劝。可制作的成本一集不到五十万。最高的演员片酬也就一集二千块,这不是赚了,这是赚大了。四十集的电视剧呢,加起来得多少钱。另外还有第二轮的授权,网络独播权。这些加加减减下来,一部片子就赚疯了。

“好片子赚钱就是这么容易,但是有些大投资一旦不被观众认可,那么赔起来就那也很可怕。”林博心有余悸的道,“之前海纳也拍过赔钱的片子,历史题材的,光是女一号的服装,就花了两千万,可是结果呢,阵容倒是豪华了,画面也是唯美了,但观众就是没人看。豆瓣打分还不及格。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这片子好不好,还得看故事和演技。抓住这两条,就是拍摄的手法稍微生疏点,这都不是主要的。说到底,它还是个故事的载体,仅此而已。演员要是演不出精髓,好故事也得毁了。这也就是我一直不敢购买ip 的原因。网络小说好不好,能被大众认可,那自然是好的,但是拍不出来,咱们还是别招骂了。你就按照你的路子,稳扎稳打的走吧。一年出一部好片子,就足够了。”

林雨桐忙不迭的点头,这部电视剧税后能赚个五六千万还是能的。最要紧的还是压制住了成本,要是换成一二线的明星,光是片酬就得多支付四五千万去,最后即便能赚,也非常有限。可这部剧的这些演员,赚的少了吗?半年的时候,主演的收入除了底薪还有分红,再加上最后的红包,税后能拿到八十万。这个收入,比大部分人都高了很多了。

“我这边聘请的几个退休的老教授,一年也就要求三十万。”四爷在电话里这么说。

三十万?

四爷随后就补充道:“这是不想来,想开出高薪吓走我开出的价钱。在他们看来,三十万已经算是不容易让人接受的高价了。”

也是!现在退休的高级教授,一个月退休金能领到手里的,上万的都少。

“不光要应下来,其他的福利也得跟上。”林雨桐心里有些感触,“什么级别的贡献给什么样的福利,车子房子都不是问题。他们值得这个价钱。等孩子们的理想都成了当明星而不是科学家,这就成了社会的悲哀了。”————

第835章 奇爸怪妈(31)三合一

《重案重启》卖价不错,是因为大家都看好。可真等上映了,结果还真不在林雨桐的预料范围之内。第一天收视率过百分之一,第二天过了百分之二,第三天百分之四,第四天竟然过了百分之五了。随后的几天,一直在百分之四和五之间徘徊。

“我问过了,这是今年上半年至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了。”林博嘴角高高翘起,“我闺女就是了不起,一出手就非同凡响。”关键是舆论评论也很好啊。主流媒体说这部戏是快节奏、高密度的情节,粗犷纪实的风格,将镜头对准公安干警,通过他们层层剥笋,带领观众去侦破各类形形色色的案件,从而塑造出正义的警察形象,深受观众的欢迎,因此被网友誉为“警察偶像剧”。

而公司也正在处理第二轮甚至是第三轮的播出权,因为成绩确实出人意料,第二轮的价钱其实也没掉多少,仍然在单集百万以内。无形中所获得的收益比原想的还要多出个两千万左右。

有了这笔钱,林雨桐就有了底气,将自己写的剧本整理了一遍打印出来,决定找几个老教授给看看,怎么修改合适?可还没出门,电话就响了,是导演张文,“怎么?张导急着要结账啊。”这次演员、导演、编剧等等,都是按照底薪加分红的形式签约的。片子要是卖不出价,那就少的。要是卖出价了,都有一部分分红。这就是为什么主演一集两千,但最后却能拿到八十万的原因。导演和编剧自然也是跟着赚了个盆满钵满。

张文在电话里哈哈就笑:“小林总,出来喝杯茶,有些事想跟您谈谈。”

林雨桐放在电话就有点明白了,赶过去的时候开门见山的就问:“是不是想拍第二部 ?”

张文倒了一杯茶过去,“我们还真是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原班人马,只换个别不是很重要的人员。剧本质量、拍摄质量,绝对不会差。”

这恐怕不是张文一个人的意思,整个剧组都是这样的意思吧。毕竟这里面的这些主演,除了是演员,也没有成为明星的潜质。即便有戏用他们,主演的机会也不多。大多是配角,换口饭吃。有些甚至还在话剧团找活干,收入其实并不稳定。他们走在街上,大家能喊出他们塑造的角色的名字,可他们自己的名字,观众却是记不住的。这类演员其实很多。要演技有演技,要敬业有敬业,但就是不具备成为明星的潜质。碰上这么个能叫当主演,而收入相对很不错的片子,谁都不愿意轻易松手。

林雨桐当然得投资了,转手就是钱,“剧本我得先看了,要是确定质量没问题,那就放手拍。”

“这你放心。”张文笑了笑,“大家心里都有数,第一部 出彩,第二部继续出彩,这才能期待第三第四不是吗?”

有数就行。之后自己可能没什么盯着剧组,要的就是质量。

两人说妥当了,林雨桐没有多呆,直接去了一位老编剧的家,这位姚老先生都七十多了,这几年已经不怎么独立出剧本了,林博也是高薪请人家给把把关。林雨桐去的时候带了点水果,老人家很客气,“早前你的那两集,我看了。哎呀……我是没想到,你这么大的小姑娘能写那一段历史的故事。很有些感触,看的出来,你不光是用了心了,还用了感情了。”

林雨桐笑了笑,“这是剩下的,刚写完,拿给您看看。”用了一年的业余时间,写了改改了写,终于定稿了。

姚老先生接过来,戴上老花镜,“这么着,你要是信得过我,就放在这里,我看完之后,跟你联系。”

“没问题。”林雨桐急忙应了。老先生年纪大了,跟年轻人可是不一样的。一天能坚持看上四五个小时,就算是不错了。再加上修改的时候,她就没想着暑假之前能结束。刚要起身告辞,老先生的手又往下压了压,“丫头等一下,我也给你看的东西。”

等老人家颤颤巍巍的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手写的剧本的时候,林雨桐都震惊了,“这……这等写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中途改了之后还等誊抄。”

“我是用不惯那个电脑的。”老人家指了指一边的笔记本,“上网看新闻,用着还行。但是用这些写作,真是不习惯了。往电脑前一坐,脑子一下子就空白。还是用笔写的好!”

不光是用笔写的,还是用钢笔写的。如今有了中性笔,用钢笔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林雨桐小心的翻开,这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直到保姆过来倒茶,才将她惊醒。

“怎么样?”姚老抬起头来,摘掉眼镜,问了林雨桐一句。

“好!”林雨桐有些激动,“真的很好。”

“好在哪里?”姚老又问了一句。

林雨桐将剧本轻轻的合上,“《食医》跟之前拍的那些食神之流的完全不一样。现在很多荧屏上的片子,都是以玄幻夸张的手法,杜撰出一道了不起的菜色来。但您这个……可以说是史诗级别的。您这个讲的,是真正的饮食文化。每一道菜,每一个典故,都是传承。”其中还包括了礼仪,甚至与服装,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传遍绝对是有积极意义的。

姚老这才笑了,“真这么好啊?”

林雨桐点头,肯定不是那种一碗蛋炒饭就是食神的级别,只看了前面的一部分,她基本已经确定这个剧本的价值。

“我用了六年时间完成的。”姚老指了指半屋子书,“很多东西都要在历史资料里找寻,所以,我想给它找个好主人……”

林雨桐愣住了,“我?”她不确定,“为什么是我?”年龄上完全不占优势。

姚老哈哈一笑,说是就打开笔记本,点开一个节目,“你看看这个,是你吗?”

正是周潇在过年之前拍摄的那一期年夜饭的节目。

“你年纪不大,但这点心却绝对不是外面卖的那些什么宫廷面点。你做的这个才是最正宗的。”姚老笑了笑,“我年轻的时候,还真碰上过一个老御厨,也见过他做菜,就是这个样子的。即便没吃到味道,我也知道,这就是我要的感觉。怎么样?敢不敢做?”

林雨桐手搭在剧本上:“敢!我保证给您做出最原汁原味的东西来。”不要浮夸的演技,不要杜撰来彰显高度,就是实实在在的将我们的礼仪、服侍、餐饮等等的传承渗入里面就可以了。它本身就是最动人的。

“那就拿去吧。”姚老没有其他要求,“我就不留你吃饭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