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敛财人生[综] > 第46节

第46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有八百两银子,爷还要二百两。我的爷啊,你可叫我怎么跟太太报账。”平儿赶紧躲了一下,不敢叫贾琏得手。

“你如今可还不老实。心里不向着自家男人,能向着谁。我就不信你那主子,一点没沾手。”贾琏对着平儿冷笑道。

“二爷这话,好叫人心寒。你不见二奶奶这些日子什么时候出过院子了。这肚子里还有孩子,爷不说体贴些,还来说这话戳人心窝子。”平儿赌咒道:“我们主仆但凡动用了一分银子,就叫我们不得好死。”

“罢罢罢,没有就没有,什么话都敢说。”贾琏见平儿不似作伪,就道:“真得给我二百两。我在城东瞧见一个小铺子。虽是铺面小,但价钱也不贵,差点银子就能买下。你奶奶肚子里怀着呢,这要是儿子,咱们的开销可不更大了。我能不计算着。反正那东西就从你手里过了。当铺的掌柜我认识。打一声招呼,就露不了馅,你怕什么。你只说六百两,要是太太不信,就叫他们只管去当铺打听去。太太都知道往自己兜里搂,你怎么就这么傻,不知道往自家搂呢。跟你主子一样,一对傻狍子。”

这话还真叫平儿无法反驳。沉吟半晌,才取了两百两递过去,“说好的买铺子的,要叫我知道这银子帖给你哪个相好的了。这事咱俩不算完。”

贾琏伸手,猛地将银票拿过来,道:“啰嗦!爷的事,以后少管。”

“你个没良心的……”一句话都没骂完,贾琏已经甩着帘子出了了。气的平儿在屋里哭了一场,才去了正房,告诉了王熙凤一声。

“谁让咱们碰上了这么个爷们了呢。”王熙凤面色平静的很,“只这些你也不必回我,闹心。你多劝着就罢了。”竟是一副撒手不管的姿态。

平儿终于后知后觉的知道问题出在哪了。这奶奶对二爷的态度明显不对啊。她有些惶恐。

是的!她终于害怕了。奶奶确实不对劲了,自从自己成了姨娘,奶奶对自己和二爷真的不一样的。

她压下心头的恐慌,想要解释什么。王熙凤却催促道:“赶紧去把银子送去。一会子不定大太太听到信了,也来要银子。我看你怎么着。没银子不给说的过去,手里攥着银子却不给,这可就说不过去了。真闹起来,你又少不得受委屈。”

平儿这才顾不得其他,赶紧去了。

周瑞家的一见六百两银子,先就不信。似笑非笑的道:“只这点银子不成。”

平儿也不是善茬,就道:“往常在嫂子女婿那铺子里当东西,凡是字画都是二百两。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价码。难道嫂子还知道另外的行情不成。”

周瑞家的一噎,这话可要人命了。这家里的主子们,没去当过东西的不多。二百两算是高价了。如今自己再说什么,不就是承认了自己知道自家的女婿坑人一样吗。这府里哪一个是讲道理的,回头再找自己的茬,叫自己补银子,可不就亏大了。所以,明知道平儿给的这个数目不对,可也不能发作。不光不能发作,还得在太太面前给她们遮掩。她强自笑道:“我这不是以为行情能好点吗。”

平儿也不再挤兑,交代清楚,就转身回去了。

周瑞家的心里暗恨,但还是不得不把银子给太太送回屋里去。

“数目可对。”王夫人问道。

“大数目不差什么。平儿要贪,也就是三五十两银子。估计也是给二奶奶了。大面上是对的。”周瑞家的咬牙道:“这些个古玩,碰见爱它的人,那就是万金不换,若是时运不对,碰上不爱的人,那真是卖不上价钱的。”她将以往从冷子兴那里听来的生意经说给王夫人听。

王夫人这才作罢。将银子收了。道:“明儿就将月钱发下去。”

不想第二天,贾家有又一事,就是贾母在园子里吹了风,竟是着凉了。王熙凤准备了不少东西,先将刘姥姥送走。听闻老太太病了,才不得不踏出院子,给老太太请安。刚进屋子,就听贾母说道,“如今儿孙就在跟前,唯独缺了敏儿。只打发人叫了林姑爷来,把黛玉也叫来,有些日子没见了。想得慌。”

王熙凤心里一叹,这都病了,而且明显是真病了。要不然鸳鸯不会折腾出这么大的阵仗来。人都病了,还惦记着人家林家干什么。从来都是只有儿子在床前伺疾的,哪里见过女婿伺候丈母娘的。真是越老越昏聩了。普通百姓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林姑父如今的身份。人家凭什么要满足你的要求啊。

还真有贾珍接过话茬,叫贾琏去请人。贾琏哪里肯接话,见王熙凤进来,,就先使了个眼色……

第45章 红楼(45)

王熙凤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个二爷,可真是一位爷。家里的事,总是第一时间推到她身上。但在外面到底是夫妻,该维护的还是要维护的。她笑着接话道:“大哥哥也真是的,如今正是上朝的时候。林姑父只怕不在府里。咱们怎么请人啊,还能追到金銮殿上去不成。”

贾珍一愣,这话也对。贾家的男人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又很快的错开。这一屋子的爷们没有一个有上朝的资格,如今更是险些忘了做官还是要上朝的这一码事。贾政顿时觉得脸上烧得慌,多少有些不自在。

就见王熙凤呵呵一笑,走过去朝贾母道:“老太太,您这想外孙女的心,咱们都知道。只是林妹妹只怕来不得。昨儿我打发丫头去林家要几罐子酸菜,才听说林妹妹也是刚刚病愈。前几天下了一场雨,妹妹她贪凉,就病了一场。因怕老太太担心,林家也没来说。那我知道了,就不敢说。不能说林妹妹有孝心,知道不叫老太太操心。我这当人嫂子的,反而不懂这个道理了。要不是老太太问,我再是不敢提的。咱们这个时候去请人,只怕不合适。一是怕你们祖孙相互过了病气,都不容易好。二也是怕林姑爷多想,还以为老太太责怪人家没照顾好林妹妹呢。平白多出是非来。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贾母听了,就颇有深意的看了王熙凤一眼,总觉得这话很不对味啊。还想再说卸什么,就听王熙凤道,“您老要是记挂,就打发人送点药材去,也是您的心意。”就是不提接人的事。

王夫人也松了一口气,如今王熙凤怀着身孕。没个出门办事的人。

按老太太说的,去请人家林如海,肯定是请不来的。估计老太太心里未尝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是她先提出一个条件来,等着林如海讨价还价罢了。不能说他自己不来,还不准林黛玉来。这一进一退,也就达到了要接林黛玉过来住的目的了。可真要是如此,人家林家同意了,可贾家谁去接人啊。横竖不能叫王熙凤挺着肚子过去。王夫人心道: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自己。自己还真就舍不下脸面,去做人家明显不待见的事。

王熙凤说的话,叫贾母不高兴了。她不相信一向是聪明的王熙凤今儿怎么就偏偏的听不懂她的意思了呢。

再一看一边的王夫人也明显的不想帮腔,这让贾母的临时的起意无疾而终。

太医给来了,见聚了一屋子的人,就还以为这贾家老太太怎么着了呢。多大的病症啊,如此大的阵仗。可这一把脉,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不过是人上了年纪,经不得风,只是有点着凉罢了。等闲人家,一碗姜汤灌下去,捂着被子睡一觉,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偏偏贾家这般的郑重其事请了他来,也不知道这是做给谁看的。难不成还指望自己给他们宣传孝顺的名声不成。要不是看在给银钱还算丰厚利索的份上,哪里会伺候这一家子。

在心里腹诽了一边,就提笔开了药方子。想到这一家的做派,药方中的药选的都是最贵的药材。要不然这一家子只怕还以为自己是庸医。

见太医说是没有大事,一屋子转眼就散了。王熙凤不愿意留下来看老太太的白眼,就挺着肚子,只说自己不在这里裹乱了,然后转身就走。

贾母躺在床上,靠着枕头问鸳鸯:“凤丫头这些日子,究竟是怎么了。”

鸳鸯对王熙凤一直保持着某种警惕,一直觉得这个人实在是太过于精明。就含糊道:“二奶奶跟林家的大姑娘好,或许知道什么也未可知。林老爷是进京述职的,可如今都几个月了,也没说回江南,也没说留在京城。可却也日日进宫,林家门前车马不停。想来必是有个什么咱们不知道的缘故。既然咱们什么也不知道,要是贸然的去叫人,或许还真是不合适的。二奶奶的心里,只怕也该是为了老太太的。”这折腾的去请人,最终反而请不来,岂不是让老太太面子上下不来。

贾母一顿,倒是没言语。

只第二天,贾母身子好了,就想起了马上就是王熙凤的生辰了。叫了宁国府的珍大奶奶尤氏来,只说要给凤丫头过生日。要她来操持。

一会子又说起了凑份子的话。老太太起了头,哪有人不给脸面的。一时之间都忙说着自己要凑多少银子进去。这边屋里热热闹闹的,不一时就传到了王熙凤的耳朵里。她心里一叹,说实在的,她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实打实的出银子的事,谁乐意啊。不管是大太太还是太太,都不会高兴。再加上家里的几个姑娘,她们的日子过的本就艰难,少了一个月的月例银子,还不知道得想什么法子往下混过一个月呢。又有许多体面的丫头婆子,自是也要凑一份出来的。这些人面上不会说什么,但要她们出银子,这心里只怕就未必真的乐意。这不是招怨恨是做什么。

小红道:“老太太出了宝玉的一份,太太说是要出了大奶奶的一份。只粗粗算下来,也有一百多两银子。别说是热闹三天,就是五天,也是尽够的。”

“其他的你只别管,想着怎么把这份礼给还了才是正经。”王熙凤叹道:“老太太那边不考虑。先挑一个重些的金簪,不拘样式,给大太太送去,抵上她那十六两银子。太太那边,未必就真的会给银子,估摸着也就是一句空话,也不用管。另外,你准备几匣子铜钱,给几个姑娘送去。就说是给她们日常赏人的。算是还了她们情分。下面的丫头婆子,你找几批好布出来,裁成尺头,给她们送去,就说我承了他们的情。薛姨妈那边,送些新鲜的点心果子过去,也算是心意。一则薛家不缺钱,二则到底是亲戚,把银子还了回去,就是不给人家脸面了。”她在心里又斟酌了一遍,就吩咐小红道:“就这么办。”

小红见自家奶奶没提珍大奶奶,刚要问,心里猛地就明白了。尤大奶奶经手办的,她自己拿不拿银子出来,谁知道呢。不过银子富裕,估计她也是不会拿银子的。不仅不会拿,反而能得了那剩下的银子来。于是就点点头,赶紧下去办了。

小红事情办得利索,人家这凑份子的银子还没送出门,这边价值只高不低的回礼就送到了手里。还能有谁心里不舒服的。这事办得敞亮啊。

尤氏第二天收到份子银子,心里还纳闷。瞧这利索的样子,这凤丫头倒是越发的得人心了。见独独没有王夫人送来的银子,尤氏就不由的摇摇头。那边真不给,自己难道还能张口去要不成。不过再想想下面的人都说,那府里如今的日子不好过,看太太如今的行事,倒果然如此了。

她心里一笑,就起身去找王熙凤商量做生日的事。

“你如今是越发的得脸了。”尤氏半真半假的道:“不光老太太看重,我瞧着这一家子从上打下,倒没有说你不好的。竟是真成了菩萨不成。”

“你只在那里挤兑我作甚。那不成是我劳烦了你。”王熙凤白了她一眼,道:“就那些银子,你看着安排,怎么着都成。我这身子重,还真受不得疲乏。懒得为这个费精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