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杨康的幸福生活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爷府中都有亲卫,大臣家中也有家丁,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若是再有禁军哗变,整个局势就难以控制了。

但他已然尽力,是成是败就看天意了。

杨康对目前的处境并没有太多担心,这总比半年前被囚禁在大宗正府的时光要好得多,最难熬的曰子他都熬过来了,今晚对他而言不过是又一场危机,而且还有念慈陪着,若是禁军真的哗变,大不了继续跑路就是了。

想想过些天便是七夕,皇帝陛下抬头看着星空,想要找找牛郎星和织女星,还有那条美丽的银河,或许是因为时间不对,杨康并没有找到,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低声和穆念慈讲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此刻他们身后大殿内的血迹还未干掉,整个皇城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杀戮,皇城外是数万的蒙古大军,这些都没有影响到皇帝陛下的心情,他在认真的讲着这个老掉牙的故事,想要博取身边女孩的粲然一笑。

终于,天亮了。

皇城内的喊杀声停歇了下来,羽林军统领和那六个孩子回到了宫中,向正坐在石阶上讲故事的皇帝陛下汇报情况,侯通海和吴青烈也回来了,他们浑身浴血,和刚刚升起的朝阳一样鲜红。

皇帝陛下静静的听着,这一夜,中都皇城内死了三千多人,几股意图哗变的羽林军也被杀掉,正在守城的军士没有异样,重要的府衙都有羽林军把守,整个皇城进入了全面戒严的状态。

杨康拉着穆念慈起身,看了看东方的朝阳,他知道,这一次,他赢了。

第十八章空城计

距离蒙古大军围城已经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任何好消息传过来,或者说中都城对外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了,中都皇城成了一座孤城。

自从那恐怖的一夜之后,皇帝陛下终于大权在握了,不过是在羽林军的高压统治下获得的,如今的中都城内人人自危,那些下层官吏被皇帝陛下的残酷手段震慑住了,加上禁军的强势介入,所有反对的声音完全消失。

大金国以武立国,但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推行汉化,文官一系逐步掌握了大权,儒家学说成为了治国的根本,历朝历代,文官和武官总是争斗不断,不过有一条很明确,那就是军人不得干政,军人干政是祸乱的开端。

杨康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极端,他用血淋淋的事实提醒了那些醉心于弄权的文官们,你们的姓命在我眼中什么都不是,羽林军作为皇宫的守军参与治国,在儒家看来这是历史的倒退,金国推行了多年的以儒治国在这一刻毁于一旦。

暴君

那些官吏虽然不敢诉诸于口,但他们在心里给皇帝陛下贴上了这个标签,他们在羽林军的监督下继续让皇城正常运转,不过这种高压统治显然无法持久,杨康站在了儒家的对立面。

皇帝陛下何尝不知道这种恶果,在这个时代名声是很重要的东西,想想宋江不过是个小官吏,但江湖上的好汉见了面都要敬称一声哥哥,那是因为他有着“及时雨”的美名,可若是一位皇帝被冠上了暴君的恶名,试问天下的贤达之人谁还会投靠过来。

不过杨康并不后悔,这是一个乱世,在乱世中只有枭雄才能存活下去,他设想过若是完颜洪烈处在他那种状况会怎么做,皇帝陛下最终认定完颜洪烈会比他杀的更多,虽然完颜洪烈已经死了,可杨康觉得完颜洪烈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深了。

为了维护皇城的正常运行,皇帝陛下没有杀掉那些真正做事的下层官吏,此刻他不需要那些只知道一心和蒙古议和的大臣们,而是要全城一心,坚守中都城,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杨康要争取的是时间,只希望一切别来的太晚。

然而一个月差不多到了极限,这不是说中都城内没有物资了,作为大金国的都城,即便坚守上一两年都没有问题,可高压统治的恶果出现了,那些下层官吏开始怠懈,守城的军士士气低落,百姓有了怨言,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看不到希望,认为援军是不会来了,中都皇城迟早会被攻破,大金国要完了。

在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下,蒙古士兵几次差点破城而入,中都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皇帝陛下知道又到了要做决断的时候了,他不知道荣王的援兵会不会到,不知道娄师道在西域做到了什么程度,不知道还能死守几天

既然守不住,那便逃吧

皇帝陛下如此想着,只要他还活着,无论到长安城还是开封府都可以重建金国的朝廷,即便中都城被攻破了,金国朝廷还会存在,坚守中都城是为了争取时间,逃离中都城同样是为了争取时间。

在中都皇城被围一个半月后,皇帝陛下让羽林军在城内宣传蒙古人有屠城的习惯,还让西夏王子李承祯现身说法,西夏国的中兴府被蒙古人攻破之后城内百姓凄惨的状况,这不是为了坚定城内百姓守城的决心,而是为了让百姓逃离中都城。

皇帝陛下丧心病狂的打开了金国的国库,把国库中的金银和财宝按照官吏等级分发下去,还把国库内的粮食物资发给百姓,杨康散尽国财,不是在做慈善事业,只是不想留给蒙古人罢了。

这些官吏和百姓拥有了大量的财富,自然不愿意被蒙古人抢走,皇帝陛下宣布会打开城门让百姓们逃出中都城,不过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会被蒙古人抓住杀掉。

于是在一个深夜时分,中都皇城的九门大开,城内数十万百姓蜂拥而出,带着钱财逃离这座皇城,这便是群体效应,几百上千的百姓不敢从蒙古大营边逃走,但数十万百姓一起壮胆就敢冲击蒙古军营。

蒙古大军被这疯狂的一幕所震惊,派兵追赶这些百姓,然而蒙古只有几万大军,想要拦住数十万百姓谈何容易,在这些百姓中还有逃离的金国士兵,战斗在中都城外随处可见,蒙古士兵开始屠杀逃亡的百姓。

趁着混乱,一身农人装扮的皇帝陛下悄然逃离。

和杨康同时逃走的包括穆念慈,容妃和小皇子完颜绪,那六个孩子,西夏王子李承祯和慕容烟,吴青烈和侯通海,当然他们不是一起离开的,那样目标太大,真正和皇帝陛下一起走的只有穆念慈和容妃母子。

时隔四年之后,逃跑专家杨康再一次逃离了中都城。

我还会回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