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杨康的幸福生活 > 分节阅读 87

分节阅读 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祯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他除了有金国作为后台外实力有限,和手握兵权的李德任完全无法相比,至少在击败蒙古大军之前,他还有机会暗中发展势力。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们达成了这个脆弱的合议,可以想见,一旦蒙古人退兵,李承祯和李德任之间立刻便会爆发内战。

杨康得到的消息是蒙古大军已经攻破了黑水城,黑水城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那里是西夏国防御蒙古的最前沿,一旦黑水城陷落,中兴府便直接置于蒙古大军的威胁之下。

传到西平府的邸报上简单记述了黑水城之战,七万西夏士兵血战至死,无一生还。

黑水城上,杨铁心看着满地的尸骨,感慨不已,作为攻夏的先锋军,他带着士兵最先来到黑水城下,七天七夜的厮杀,他手下将士死伤过半,终于攻克了这座西夏的军事重镇,然而他却没有任何的欣喜,反而有些担忧。

这是一场和他无关的战争,无论是蒙古还是西夏,都不是宋国,但蒙古人的悍不畏死给杨铁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隐约的有些担心,西夏完了,下一个便是金国,那么蒙古人攻破金国之后呢

“穆将军,元帅有请。”一个士兵过来禀告道。

“知道了”杨铁心淡淡说道。

怀着这样的心情他去见了这次攻夏的副元帅木华黎,木华黎对穆易将军在黑水城之战中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原本以为找到了一个武将,却没想到这位穆易将军在排兵布阵上也有独到之处。

这次攻城战中是穆易带领的队伍第一个攻上了城头,而且损伤最轻,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将才,木华黎决定嘉奖穆易,并让他带兵直取中兴府,要知道有无数蒙古将士想去攻克中兴府,那里是西夏国的都城,这可是灭国的大功劳。

谁能攻克中兴府,便是这次攻夏的首功。

此时,在西夏太子李德任的催促下,在完颜洪烈的谕令下,杨康无奈的踏上了去往中兴府的路途,准备和西夏国签订结盟的条约。

在无常命运的安排下,父子二人将在西夏中兴府再次相逢。

第十章围城求月票

杨康原本想把娄师道留下的,这次去中兴府前途未卜,没必要把这个刚收的幕僚陷进去,何况到时候梅超风可以带着他逃离,多一个幕僚便成了累赘,然而这个刚刚投效的幕僚竟然表现出了出乎他意料的忠心。

娄师道用主公陷入危境,作为下属哪有独自逃生作为理由恳切的请求跟着杨康到中兴府去,看那架势若是杨康不允他就要以死明志了,这让英王殿下有些小感动,这古代人真是实诚,一旦认准了主公便会死心塌地的跟随。

看来自己的穿越者光环开始发挥作用,可以四处收小弟了。

英王殿下带着穿越者的优越感朝着中兴府走去,反正一旦遇到危险,梅超风会带着他逃跑,至于娄师道,那只能看天意了。娄师道也是这样想的,一旦遇到危险,他有自保的办法,至于这位英王殿下,该死哪死哪去,他才管不着呢。

娄师道之所以愿意跟着杨康到中兴府冒险,并不是他傻大胆,而是他想亲眼看看蒙古大军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般悍勇,只有真正看到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他和耶律楚材不同,耶律楚材是辽国皇族后裔,是契丹人,契丹源自于东胡鲜卑后裔,和金国的女真人,漠北的蒙古人在族群上相近,辽国灭亡后耶律楚材便成了无国之人,无论是投靠金国还是蒙古对他都没有心理负担,只要能施展抱负就行。

而娄师道是方腊政权的后裔,方腊虽然建立过政权,想要推翻宋朝,但那是汉人的内部矛盾,所以娄师道从来没想过投靠蒙古或者其他异族,因为他是汉人,便理所当然的认为汉人应该一统天下。

娄师道跟着杨康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对金国同样没有好感,他的目标是在金国境内的那些民间起义军,乱世就要来了,他觉得这些起义军大有可为,反正只要能让他发挥才智就行了,至于最终的成败,他不在乎。

中兴府是西夏的国都,公元1020年由夏太宗李德明从西平府迁都至此,原本称作兴庆府,在公元1205年更名为中兴府,是西夏国经济和政治的中心,若是中兴府被攻破,便代表着西夏国的灭亡。

杨康进入中兴府的时候得到了热烈的欢迎,无论是太子李德任还是城内的居民都热切盼望着金国的援军,英王殿下的到来对安定民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夏太子李德任三十多岁,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样子,对杨康非常热情,让英王殿下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结盟仪式简单而隆重,隆重说的是仪式,简单说的是谈判的过程,西夏对金国提出的苛刻条件全盘接受,包括向金国称臣,恢复中断了好些年的岁币,甚至割让了位于金国京兆府周边的部分地域。

西夏太子李德任唯一的要求就是让金国派兵援助,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若是西夏国灭亡了,一切盟约都会成为废纸一张。

这个问题杨康不敢贸然应允,他派人把盟书送回中都城,这份盟书要双方皇帝用玺之后才能生效,完颜洪烈不看到这份盟书是不会派兵的,英王殿下在等着完颜洪烈的消息,他猜不出那位皇帝陛下有什么打算。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蒙古大军势如破竹,直逼中兴府而来。

自从杨康进入中兴府之后,身边就被大批西夏士兵围着,名义上是为了保护英王殿下的安全,其实是怕杨康逃走,李承祯知道英王殿下身边有高手护卫,所以派出了数百的军士,这让杨康出入很不方便,感觉像是皇帝出行一样,于是英王殿下干脆躲在住处,闭门谢客起来。

远在中都城的金国皇帝完颜洪烈在思考着西夏的局势,想着是不是出兵的问题,兵部给出的方略是不建议出兵,而是固守京兆府。

西夏一旦亡国,蒙古大军会长驱进入陕西境内,京兆府成了金国抵抗蒙古大军前沿阵地,只要京兆府不失守,金国便没有危险,若是派兵进入西夏,不仅可能保不住西夏,还会损失金国有限的兵力,得不偿失。

兵部提出的无疑是一个保守的方案,但也存在着万一,若是能在西夏的中兴府击败蒙古大军,战争便不会推进到金国的境内,没有皇帝想在自己的国境内发生战争,只要保住西夏国,就能让西夏继续抗衡蒙古。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完颜洪烈有些头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