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雍正小老婆 > 分节阅读 336

分节阅读 3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都后悔的。

“哟,四哥,你才来了啊,那可真早。”老九冲着老三的方向挑衅的一眼,他才不怕老三,再回头的时候便眼尖地见到了朝他们而来的胤。

“四哥这是刚从户部过来吧,户部可真忙啊,离了四哥可不行。”老八看着胤温和地笑了,话里带着真诚,所以让人听不出他的真正意思,若是计较好似就小肚鸡肠了。

“今日正好是发奉碌,户部是有些忙。”胤看着老八三个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刚从户部抽身,才过来看康熙。

老八三个一顿,倒是忘了,今天是发奉碌之日,他们三个都不缺钱,也从不关心这个。

不过怎么说都是他们该得的,他们自然也不会不要这份钱,钱怎么说都是好东西。

“我进去看皇阿玛。”胤说着越过老八三个,并没有什么话同他们三个多谈,他还要去向康熙请安。

胤的气场一向强大,最主要的是身上的寒气,给人的感觉就是冷冰冰的,没有感情那种,很不讨喜,可就是这样的胤莫名的让兄弟们有些畏惧。

老八没穿越前,也觉得历史书上对胤的什么冷酷、冰山、寒气逼人之类的话有些夸大,可是真的见到本人,和胤做兄弟的时候,才觉得这世上还真有这样一号人。

虽然他们也都习惯了胤这样子,可还是不舒服,心里更是不甘心,都是皇子出身,凭什么胤就这般的拽。

老九看着胤的背景,想上前一步,被老十拦着了。“九哥,你要做什么,这可是乾清宫。”

老九无力地白了老十一眼,道:“你不会以为我要跟四哥扛上吧,四哥可不是三哥,我这是想跟着进去,谁知道皇阿玛会跟四哥聊什么。”

他才不那么傻,和老三扛上,他不怕。但是因着从小和胤的矛盾,胤因着老九剪他狗毛的事情,舀着剪子剪老九的发辩,那股狠劲至今还是让老九发悚着。

他对胤还是有些悚的,可因为这样的感觉,所以让老九一直恨着胤,有时候恨不得胤死了。

“九弟,十弟,我们走。”老八看着胤的背景,失策了,他们来的时候怎么没有注意到胤不在,现在倒让胤和康熙单独相处了。

“玉妃不是很久没见到皇阿玛了,这个时候皇阿玛差不多康复了,玉妃怎么也带着二十二皇弟给皇阿玛请安才是。”出了宫门口的老八对着老九和老十道。

老九眼一亮,是哦,他怎么没想到这一茬,若是玉妃去打扰了,皇阿玛哪里会注意到四哥了。

“八哥,这个交给我吧,你们先回去,我得见见母妃去。”老九拍拍老八和老十的肩膀,便转方向朝着后宫而去。

感谢diywne打赏的两份平安符,感谢dhn投的粉红票,感谢情、玉米小怕怕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爱你们

晚上还有一更。知道亲们急着看四四登基还有女主在后宫的生活,现在已经是康熙五十九年了,很快了。亲们耐心哈,轻轻有点么叽,可不知道怎么加快。

第五百零四章 父子相处粉红40加更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胤禛在通报得了圜的同意后,进来便规矩地先给康熙行礼。

“起来吧,朕没事。”龙床上躺着的康熙看着胤禛抬了抬头,淡淡道:“户部今天发奉碌了吧。”

“回皇阿玛,是的。”胤禛的语言很简练,若是平常他到康熙这里,会很习惯性的报告着工作上的事。不过因着康熙生病了,所以胤禛倒很少说了,有些事情他也不在这个时候来烦康熙。

细细地打量着康熙的精神面貌,觉得比昨天又好了一些,胤禛松口气。

康熙动了动身子,想要起身,李德全准备上前帮忙,胤禛便先一步走过去扶着康熙坐了起来,又在康熙的背上垫了个枕头。这一窜动作很是熟练,康熙看着胤禛依旧面瘫的脸,挑了挑眉,待坐舒服后,便问道:

“国库的银子使的差不多了吧。

胤禛一顿,点了点头,大清的国库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而这一次因西藏的事打仗更是花费巨大。

而如今十四在西藏,为了摆平西藏的事情,安抚西藏民众,需要用钱用粮的地方不少,而且边关将士等等都得靠大清的国库养着。

“坐吧,把情况同朕详细说说。”康熙指了指龙床前面的椅子,李德全在胤禛进来后,便很有眼色地让小太监给胤禛搬了张椅子放在龙床旁边。

胤禛坐下后,看着康熙他的汗父,顿时有些说不出口。大清的国库并不是没有银子,只是一个国家的国库用处是非常大的,而且要养的人非常多,如果银子短缺了,那是大清的危机。

现在看着康熙身体好了一些,胤禛又不想国库之事刺激到康熙了,钱虽然不是万能的,可是没钱还真是万万不能。

“就直说。”见胤禛这样康熙不满,绷着脸冷声道。作为一个帝王,若是真的冷酷起来,并不比胤禛平时冷酷的样子差多少,胤禛的冷酷定也是遗传到了康熙的这一点。

康熙都想听了,胤禛自然也不会瞒着,便慢慢地把国库的情况一一汇报给康熙知道,语速尽量缓慢。其实国库的事情,胤禛也是常和康熙说的,但是大清的国库也不是一昧的支出。

真的没钱的时候康熙会节制一下,但一有钱了,康熙又忘了节制了。做为一国帝王,康熙花钱还是挺厉害的,可以说是花钱如流水。好在康熙是个皇帝,还真不担心不够钱用,而且康熙也是个能干的皇帝,不然照康熙平时这样那样的大肆封赏,摆宴什么的,国库早空了。

何况大清也不少的灾事天灾,这个疫那个疫的,也是需要国库批钱出去救援的花费自然巨大。更何况,因着康熙的仁政,对朝臣们的管理并不严格,贪官污吏虽然并不猖狂,但也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