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医骑绝尘 > 分节阅读 156

分节阅读 1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相信郭破军一定可以以这项事业做好,甚至比他亲自来做更要有效果。

一是他还要被其他的事情缠身,不能像郭破军这样把全身心投入到发展基金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二是他没有郭破军的身分和出身,世代传承的武术世家,在这个重视亲疏血缘的地方,他的资历摆出来,说可以让很多人没有任何异议;第三是郭破军自己打出来的名声,他足够强,才能让这个圈子里面强者为尊这句话诠释到极致。

也唯有郭破军当这个领导,才能号令性情各异、追求各不相同的国术宗师、传承者,把这个庞大的工程统合在一起,也只有郭破军才有这个资格了。

“郭老,其实我倒是准备不少的东西,还需要您一一定夺。”白蒙见两个人现在的意见已经达成一致,现在剩下的就是讨论今天的细目。

这一段时间之内,他都很可能没机会出现在郭破军的面前,他必须把自己现在的想法都交待给他,让这个基金会可能走的更顺畅一些。这不是白蒙的自信,觉得自己可能超过别人还有他给郭破军配备的智囊多少,而是很难再找一个人站在他的位置上,而且,背后还有白起为他默默的计算风雨分析,把一切事情都纳入到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在一定程度来说,白起就是无所不知不所不晓的。

“嗯,你说,我们一起参照,反正现在关起门来,我们两个就说的算了”

郭破军豪气的道,像过去的绿林好汉一样,他虽然注意这件事情,但是对于细节,传统的人是不太注重的。他们觉得只要方向和方法找对了,如何实施,都是可以成功的。

而且他们不以成败论,而是以想法和本心作评判的。一个人尽了全力,但是他失败了,也可以获得一个悲情的定义。

这就是很多传统华夏人搞起的运动,轰轰烈烈,最后却是只带起一个小小的波澜,他们只是做好了自己的美好想法,就足够的,而很少去想象一个事业真正的成败,如果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推行者来说,是很少考虑到的。

而对于现在的白蒙来说,从和秦心月请教经济学开始,他就向西方的管理手法看齐,最后融合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变通等等,才有了自己的风格。他自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一个基金会,会有专业的人来动作,而整个基金会发展步骤和目标,也有一个全局的统筹。

这是郭破军很难做到的,他只是一介武夫,连正规教育都没有上过几年,就被父亲逼着去学武了,等学成之后,也就不需要再去学校里面啃书本了,也没有那个心情了。

“首先,您得把我们的基金会名字定下来,这样才好去和别人交流与宣传。”

“我们不是叫国术基金会吗”

郭破军想到一开始这个简单直白的名字,简直是一目了解。

“已经被人注册了”

白蒙虚弱的道。拉出一大串备选名字给郭破军看,这都是白起推演出来可以有足够吸引力,又让人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名字。

郭破军挨个看过去,也面现无奈之色,因为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有劣势,除了一开始让他最心仪的国术基金会外,这里的名字,好像都是有所利弊,需要做出一个选择才可以。

“振武基金,简简单单就好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四人密会

对着一堆名字上上下下看了半天,郭破军知道这些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名字,干脆闭着眼睛一指,便算是完了。

“您老可真是浪费劳动成果啊。”

见到如此简单的选择方式,白蒙只能无奈苦笑。

郭破军也觉得自己此举有些不地道,却一点也不尴尬,反而是豪迈的笑了起来:“我这样简单的选择,正说明我信任你的劳动成果,每一个都是有足够重量的,你才会选择给我吧。”

“好吧,您真是那老奸巨滑的,什么都能找到理由,我说不过您。”

白蒙摇头苦笑,谁说这练武成痴的老人就是一个憨厚不争的性子这暗暗的送上马屁的时候,也是让人心里一阵的舒畅。

“你再看看这些,是给以后咱们的武馆建立起来,设定的升级制度。参考了日韩很多设定,也算是弥补了国术这方面的一片空白。”

现在白蒙给郭破军看的,是一套国术学员等级评定试行计划。也许是白蒙看到了这种升级制度的可以带来的好处,他便让白起推演出这样的一套计划,将国术学员初学者分为一到九级,而高段精通者分为一到九段,简单明了,都有不同的服饰和徽章可以分辨。

现在这套等级制度也就是在日后的振武基金内部能有用,但是白蒙计划是从自己做起,招收保安之类的都可以直接考虑员工的国术等级,有了一个直观的评定之后,就可以对一个保安的战斗力有一个最直观的评价。

因为这项评定过程,是线性增长的最权威分段,考核过程也做到了基本不可能出现舞弊的现象,以后施行起来再让郭破军监督力度严格起来,保证自己的口碑,才是这项制度推行开来的真正保证。

而且白起推演的体系,到了高级的段位之后,就不再有对动作和流派的要求,只考核最纯粹的战斗力,这一点便是为了以后振武基金的等级制度推广开之后,也可以让联系其他门类武术的学员进行战斗力评定,纳入统一的考试中。

这也算是白蒙的一个小野心吧,想要在这其中建立华夏人自己的标准,不必什么事情都仰人鼻息。就像拼什么诺贝尔奖,白蒙从心底其实看不太上,努力做出成绩求一群外国人的认可,这是我们国力不昌盛的体现,但是也证明一切学校啊影视啊文化的主流标准,都是控制在欧美手中,连审美都是他们在定,我们华夏人发展到以后,想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只会越来越难。

白蒙干预不了外界环境,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更亮,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他自己的想法无论如何,也只能存在自己心里,并不能影响到别人判断力。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推行自己的标准,成为日后国际上有用的标准。当有一天欧美人都接受了自己的标准,那么才是他真正感觉到扬眉吐气的一天。

郭破军看到的,却只有当前在国术系统内推行的标准,并没有和其他武术接轨的一部分。毕竟现在这东西也不是真的可以实行,还需要时间把人口基数扩展到一定数量,才能让这个标准成为行之有效的内容。

这项之后,振武基金的发展方向基本都定下来了。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先以开武馆办好为主,再一点点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振武基金,让全国各地都响应,办成类似连锁加盟的形式,让国术的武馆开遍全世界。

和一般的加盟连锁需要交钱加入,每做出一道菜都需要交专科费用不一样,国术和习武毕竟不是像食品之类的东西那么直观,有着它自己的特性和特点。

振武基金的连锁加盟,首先考虑的是想加盟者需要有国术宗师的水平,才能支撑起一家新武馆的建立。由振武这边资金、编制、相关配套设施、特供型的九转玉液等必须的物资,还要统一的装修和证明特色的色彩搭配,保证振武基金下的武馆有自己足够的特色。

这也是一个新运行的方法,毕竟不知道会有多少宗师愿意开放自己特色的武功,或者抛头露面把自己的本事传给很多的人。但是一切都要尝试,才能做好,而不是胆怯的不敢前进。

郭破军对于这些事情,比谁准备的都多,每一条每一字都有记忆和理解。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每次郭破军和白蒙说起来,都是感觉不到时间流逝,一直到外边的雨小了很多,一辆玛沙拉蒂跑车停在外面,走下了一男一女外形极端出众的两个人,关于振武基金的事情,白蒙也没有和郭破军讨论完毕。

这是一个太漫长的过程,想要从零开始就把它做大做强,这里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讨论的过程一直在继续,已经不光是白蒙和郭破军两个人,还有基金会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里面可是有不少高手跳槽加盟过来的,或者说,是被白起花言巧语猎头来,他那里的人才库,说是白蒙最大都不为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