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导演传奇 > 分节阅读 182

分节阅读 1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众越来越多的走向了电影院,我们的供给将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也就是说,一个黄金时期的内地市场,已经敞开了大门。我看到了,我不知道你们看到了没有。

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国产电影,收获了爆炸般的票房,破亿美元不再是奢望。可是我也看到了一个隐患,那就是中国电影市场钱太好赚了,只要你拍一个好故事,观众就愿意掏钱观看,就能得到很高的回报。

有人会问了,哎,钱好赚算什么隐患钱好赚才能鼓励更多的人投向电影圈啊,发展华语电影啊。

不是这样,我说的是一句大家可能都听烦了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不希望在这个黄金时期,我们华语电影,两岸三地浮浮沉沉百年历史的华语电影,彻底在国际上失声。我不希望我们华语电影,仅仅是会讲一个好故事,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了。

因为诸多的因素,事实上我们现在连讲一个好故事都还没学会。

总有一天,黄金时期会变成白银时期,白银时期会变成黑铁时期,变成石头时期。我们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再醒悟过来,我们还不够强大,还不能应付除了黄金时期之外的任何时期。

这两年,美国是次贷危机最严重的地方,但是好莱坞电影依旧是世界的中心,没有因为次贷危机而变得衰颓。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也是我今天最想说的,从老男孩和阿凡达两部电影,来审视我们华语电影。

老男孩在亚洲取得了好成绩,在世界范围,却很勉强。阿凡达不仅仅亚洲取得了好成绩,世界上依旧非常疯狂。剖析一下,我们就知道了,阿凡达有5个亿美元的制作费,有iax3d格式,有表情捕捉技术,有梦幻般的cg特效。

哪怕你不喜欢它讲述的故事,你也会忍不住掏钱去观看,为了这样强大的视觉效果。老男孩不一样,没有符合这样年代的体会,根本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所以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了,为什么华语电影不能走出去了。我们说一些别人不懂的,好莱坞也说一些别人不懂的,我们的看着头晕,好莱坞还能看看场面。久而久之,看场面的渐渐看出了门道,头晕的只能是被扔掉。

以前香港电影也很厉害,全世界都喜欢,因为功夫帅酷好看,即便别人看不懂,也喜欢看然后就能看出一点门道。都知道这是中国功夫,厉害、截拳道、黄飞鸿等等,渐渐的将香港电影全球炒热了。

可是功夫片炒了这么多年,菜都被炒糊了,不能再吃了,该换一道菜来炒了。结果呢,变成了大家都不会炒菜了。开始炒什么呢炒穷外国人喜欢看我们炒穷,一看到中国人生活的穷啊,他们就高兴。炒傻中国观众喜欢看电影人犯傻,你傻了,他们就笑了乐了,因为你之前恶心到他们了。”

邵帅军看着不停做笔记的记者们,喝了口水,继续说:“我刚才的话是不是很难听我每一次发表意见,都说的很难听,因为我不玩虚的。我不跟你们扯有的没的,我想说就说了。最近阿凡达热映,有多少电影人,准备去学习一下iax3d技术,学习一下表情捕捉技术

我想很少吧。我们电影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一个很玄乎的状态中,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五代学院派导演探索了商业电影道路,六代导演又走了回去,新生代导演还未成型。我们华语电影处在一个很微妙的时期,不知道是不是中庸思想的影响,还是怕枪打出头鸟,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往前再踏一步。

现在韩国电影业起来了,每年都有很多特效大片拍摄,很多科幻电影制作。我们还停留在一个圆圈中转圈。

我当初建立新电技研究院为了什么,我不是闲着无聊开个学校显摆啊。我是真心的想给华语电影一个技术储备的地方,我希望能够通过建立学校的目的,让电影的技术不成为我们华语电影的掣肘。

可是这几年新电技研究院,真正使用了我们所储备的技术的电影,非常稀少。算来算去,正在制作的画皮2是一部,在制作3d版本,然后,没了。很少有电影人,愿意去新电技研究院,接收一下新的电影技术。

从最开始,新电技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追梦娱乐甚至收购了很多好莱坞特效公司,来增强新电技的技术储备。后来投拍iax3d玉莆团储备了先进的iax3d技术,现在我们正在与维塔数码合作,研究表情捕捉技术,维塔数码的视觉特效总监乔莱瑞特,已经出任新电技的客座教授。

未来全球最先进的电影技术,都将源源不断的汇聚在新电技研究院,我的计划是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南加大”。可笑的是,我花了这么多代价,每年几个亿的产学研费用,面对的,仅仅只是几百人的学生。

没有几个电影人愿意来这里接受新技术,是你们看不起新电技呢还是我们设置了技术壁垒可以这么说吧,新电技的所有技术储备,都是完全公开的,面对每一个电影人,只要你愿意,就能得到新电技的技术支持。”

“不来,什么原因”

“因为我们还在做梦,华语电影欣欣向荣,正在崛起迈进之中,何须新技术。殊不知,迈进的是电影市场,不是我们的电影拍一部警匪片,一部喜剧片,观众乐呵呵的看,不是你电影有多好,而是没得选择”未完待续。

0325 不好好学习

“不管做什么事,破局永远是困难的。华语电影的破局之路,也是困难重重的。你们不要问我,该怎么去破局,我不知道啊。但是我明白一点,局,之所以还没破掉,不是广电的剪刀手,不是观众胃口挑剔,更不是我们没有优秀电影人。我作为华语电影的一名导演,所能给予的帮助,所能尽力的支持,就是新电技研究院的这些技术,以及扶持的青导盟、青风导帮扶计划。我们要破局,需要的是广大电影人,一起的奋斗。不是一部电影的成功,而是很多很多部电影的成功”

“今天我说这些话,是因为我是一名华语电影导演,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希望你们在反驳我说的这番话时,能够思考一下,有没有一点道理存在,可不可以对你带来一点触动那么,我的话就讲完了,你们提问吧。”邵帅军吐了口气,又喝一口水,有些神情疲惫的靠在椅背上。

说这么一大段话,还是很费神的。

轮到记者提问,新京报的记者立刻举手:“邵导,听了您振聋发聩的话,我们深有感触,我们回去后会检讨自己在报道上的失衡。请问一下,您觉得华语电影的现状,何种方向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增加竞争力,但是我觉得在我们找不到电影题材和人文方向的时候,不妨从电影的硬件设施上改善。提高画面质量,提高特效精良程度等等。毕竟我们说看电影,电影需要用眼睛来看,画面的效果提高了,对竞争力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几位记者又先后就华语电影,向邵帅军提了几个问题。不过,这个话题终究稍显沉重,没几分钟,就歪了话题:“请问邵导,您在好莱坞同时执导两部电影,这种拍摄方式,有什么与众不同吗”

“压力很大,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双开的感觉非常酷。两种不同的题材,两种不同的拍摄风格,不仅没有让我感觉到混乱,反而能够交织出非常美妙的灵感。这种方式累是累了一点,不过,可以发掘出我的更大的潜能。”

“猩球崛起采用了最先进的表情捕捉技术,邵导您也说过,喜欢学习先进的技术,詹姆斯卡梅隆是技术狂人,邵导您也是技术狂人吗”

“我文化低,得多学习一点。”邵帅军谦虚的说,不过,他文化的确低,名义上是北电毕业生,正儿八经受教育程度也就高中毕业。

“邵导,您在老男孩中的表演,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收获了很多粉丝。您有没有进一步在演员行列上继续发展的打算”

“没了。我演戏也就图个乐,当导演已经够累了,再演戏的话,岂不是要累死自己啊。”

“距离您求婚已经很长时间了,您计划什么时候结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