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 / 2)
似乎是想到谢斌心中的惊讶,老爷子呵呵笑道:“我老伴不喜欢我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在我的书房里堆着呢。”说着叹口气道:“不过跟小谢你的作品比起来,我收拾的那些东西真的变成了乱七八糟的杂货,呵呵,以前就觉得你小子有前途,可想不到这才一年过去,你就真的发达啦。”
谢斌客气道:“看您老说的,要是赚钱就算发达的话,那这发达也就太简单了,我到是更羡慕您老这样的生活,悠闲自在,没有压力也没有什么波折。”
王老爷子笑笑,泡了一壶茶后,看到谢斌手中的东西有些责备,“你也真是的,来我这里还拿什么东西,太见外啦。”
谢斌顺势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递过去,“我自己雕的一个小玩意,不值什么钱。”
老爷子一听是谢斌自己雕刻的东西,倒是来了兴趣,打开盒子取出来,放在眼前细细打量一番后,轻轻摩挲道:“不错,这小玩意也值个三五万块钱吧”
谢斌笑笑,没回答这个问题,“喜欢就好,成本没多点,做工也简单。”
“哈哈哈,小谢你啊,这小玩意做工是简单,不过从你手里出来的,就没一件是简单的,看得出来,你的手艺长进了不是一点半点。”王老爷子将那块青玉牌子放进盒子里,笑道:“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反正你现在也有钱啦,哈哈。”
谢斌笑笑,这件青玉牌子的做工确实不怎么难,可是跟市面上那些机器雕刻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而且这青玉虽然普通,可是却很细腻匀称,没有一丝杂质和裂纹,在普通的和田玉中也算不错了。
而谢斌也没有对这块牌子进行太大规模的雕琢,只是刻了一个云纹边框,然后雕了一丛竹子,跟竹子搭配的还有一首诗,正是郑板桥的那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历史上咏竹诗中谢斌最喜欢的一首,也差不多是最形象也最高明的一首。此时配上谢斌的雕功,倒是将那种坚韧不拔立志不改的精神表现出来了。尤其是谢斌在雕刻的时候,用的是雕刻印章的刀法,尤以冲刀用的多,有种畅快淋漓而又崛劲的气势。
这算不得什么太珍贵的东西,不过在识货人的眼里,还是非常可人的,这东西的可玩性非常高,拿出去也不怕丢面子。尤其是在懂行的人群中,这一手雕刻功夫绝对能增色不少。
一老一下先聊一会儿,老爷子问答:“小谢,你这才特意找我有什么事说说看,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说着还笑道:“别的不说,就冲你送我这件大礼,我也不能不帮,是不是”
谢斌笑笑道:“王老,你认不认识一些懂微雕的老师傅们”
王老爷子听了,有些皱眉,“微雕啊,这个东西比较冷门,懂这门手艺的还真不多,我们协会也没有这样的人才,不过我听说在黄海区的泊里镇好像有那么一位,不过那老头儿脾气不好,年纪也大了,我还曾经邀请过他加入我们协会,可老头儿却没答应。”
说着好奇的问道:“小谢,你想学微雕吗”
谢斌点点头:“最近接了一份订单,可惜我不太懂,想找个老师傅点拨两句,说实话,我自己摸索了个大概,可是到了现在却停在原地,无论如何也不得寸进,所以想找个老师傅教教,或者点拨两句。”
老爷子点点头道:“好,后天吧,我带你去泊里一趟,看看那老头儿心情顺不顺,要是能让他指点你一下,以你的天赋,说不定真能在这一行有所收获呢。”说着忽然问道:“谢斌,你有没有兴趣到我们雕刻协会来”
这个问题谢斌还真没想过,而且也不知道这雕刻协会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有些好奇的问道:“王老,这雕刻协会平时是做什么的”
王老爷子呵呵一笑,“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一下有关雕刻方面的技巧传承等等,并没有什么规矩,偶尔会组织一些活动,算是半个民间组织吧,当然,比起玉石协会来也少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毕竟玉石协会光是鉴定证书每年就要赚很多呢。”
谢斌听了眼前一亮,笑道:“这是好事啊,加入的话有没有什么要求或者条件”
老爷子摆摆手道:“哪里有什么条件只要看着顺眼在雕刻上有一手就可以了,就是一些纯粹的爱好者也能申请加入,咱们雕刻协会的门槛不高,不像玉石协会那里还要挑挑拣拣的。”
谢斌心里暗笑,这老爷子估计是对玉石协会的那些人十分看不惯,所以这话里话外的意见就多了点。其实想想也是,现在的玉石协会貌似都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捞钱工具,那些鉴定证书全都是批量往外送呢,只要给钱鉴定结果差不多就是随便填的。
谢斌开业的时候,他的那些鉴定证书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不排除玉石协会的会长周金华想要巴结谢斌的缘故,但是玉石协会这个原本的半官方组织现在已经有些变质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爷子看谢斌愿意加入雕刻协会,心里高兴,朝谢斌道:“后天吧,到协会来找我,我帮你入会,本来么,入会的会员都是要经过一些考验的,不过以你的名气和实力,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谁要是有意见,让他们到你那店里去看看,哈哈哈,吓死他们。”
老爷子这话说的有趣,不过玉雕确实是也算雕刻的一种,当然也能反映出谢斌的水平到底如何,因为摆在店铺里属于谢斌雕刻的那些物件,水平确实是没得说。
话说现在的谢斌在圈子里的名气并不算大,也没有得到圈子里那些宗师级人物的认可。要不然的话,谢斌光凭这一手玉雕功夫,已经可以算是开创一派之先河的人物了,当然只是在玉雕方面。
第十七章 隐士
雕刻协会的位置比较偏僻,在个居委会的二楼,只有几间办公室而已。按照王老爷子的说法,这雕刻协会平时没有什么收入,主要的经济来源一个是高一级协会拨款,一个就是协会的会员自己的捐款,至于拉赞助什么的,想也不用想。
整个雕刻协会中大大小小的项目,除了玉雕还能赚点钱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只是个人爱好,少有从业者。而玩玉雕的却又偏偏都跑到了玉石协会,少有跟雕刻协会沾边的。现在来了谢斌这样一位大财主,也难怪王老爷子会这么兴奋呢。
这么几间小办公室,装修的也很一般,不过里面摆着的雕刻作品真的不少,其中不乏精品,当然也都只是普通材质的。要是真有贵重木